嶽文軒的話讓郭大姐很高興,“有你這句話,大姐就算沒白為你操心。小曾對我挺尊重的,我在她那裡還是有幾分麵子,這才能夠說動她。
有了這樣的經曆,小曾對於相親這件事有多抵觸,想必你也能猜得出來。
最近這一年,好多人給她介紹對象,都被小曾拒絕了,連麵都不願意去見。我這一次也是磨破了嘴皮子,才算是讓她鬆了口。”
說到這裡,郭大姐輕啜了一口熱茶,她本以為隻是普通的茶葉,沒想到竟然茶香撲鼻,顯然是極好的茶葉。
她對茶葉有一些鑒賞力,但她喝茶是離休之後的事情,所以鑒賞力並不是很高,隻能辨彆出喝的應該是毛尖。
“你這給我泡的是毛尖嗎?我以前也喝過,但沒有這麼香。”
“這是頭采的信陽毛尖,還是當地的一個朋友特意給我寄來的。我一直舍不得喝,如果不是今天來了貴客,我可舍不得拿出來顯擺。”
“那我今天可是來著了,不但有餃子吃,還能喝到這麼好的茶葉。”
郭大姐原本想開口討要一盒,但想到這是朋友寄給嶽文軒的極品茶葉,他手裡肯定也不多,也就沒好意思說出口。
她雖然沒有開口討要,但嶽文軒借著這個機會說道:“既然郭大姐覺得還行,那走的時候拿上兩盒,我手裡還有一點存貨,多了沒有,隻能送給你兩盒表表心意了。”
“那我就不和你客氣了,茶葉確實挺好喝,我挺喜歡。”茶葉雖然難得,但又不能填飽肚子,郭大姐也就沒和嶽文軒客氣。
郭大姐很看好嶽文軒和曾丹苓這一對,為了撮合成功,特意把曾丹苓的性格和愛好都詳細的介紹了一遍。
說完這些又叮囑道:“小曾原本是一個熱情開朗的孩子,有了這些經曆之後,也就變得不愛說話了。你們見麵之後,你要主動找話題,千萬彆冷場了。”
“放心好了,我都這麼大年齡的人了,肯定不會冷場的。就算小曾不滿意,那也沒關係,就當是多認識個朋友,也沒什麼不好。”
畢竟兩人的年齡差距有點大,郭大姐還是有點不放心,但她能做的都已經做到了,到底能不能成,也隻能看二人有沒有緣分了。
郭大姐接著說道:“我已經和小曾說好了,你明天上午去圖書館和她見一麵。她見到你之後要是不反感,你就約她去飯店吃頓飯,借著這個機會相互交流一下,加深一下印象。
見麵之後,她要是沒有繼續交往的意思,也就不會和你去飯店吃飯。
畢竟是女孩子家,又有過那麼不幸的經曆,我這樣安排,你應該能理解吧?”
“能理解,小曾畢竟是女孩子,如果不想繼續交往,那也是她的權利。”
無論什麼時候,男女之間想要交往,相貌都是第一重要的參考因素。他們兩個畢竟沒有見過麵,如果見麵之後無法接受對方的相貌,自然也就沒有必要進行下一步了。
嶽文軒自己其實也是這樣想的,如果曾丹苓的相貌達不到自己的標準,他也不會委曲求全,肯定還是會委婉的拒絕。
也就是他相信郭大姐的介紹,覺得她不會誇大其詞,這才沒有在郭大姐的麵前提起他對女方相貌的要求。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老三推門走了進來。自從嶽文軒回來之後,老三還是和以前一樣,中午回老爸這邊吃飯。
看到家裡來了客人,而且還很陌生,老三微微有些詫異。
嶽文軒趕緊給郭大姐做介紹:“郭大姐,這是我們家老三,中午都是來我這邊吃飯。”
“挺精神的小夥子,個子和模樣都隨了你,一看就是個好小夥。”郭大姐出聲稱讚。
嶽文軒又為兒子介紹了一下郭大姐的身份,老三趕緊出聲打招呼。
簡單寒暄了兩句,嶽文軒吩咐道:“今天中午咱們吃餃子,我都已經包好了,你去把煤油爐打開,燒水的功夫再弄個蒜泥。”
老三很少下廚,基本上沒什麼廚藝,但隻是煮個餃子還是沒問題的。
等熱騰騰的水餃端上桌,三個人各自在飯桌前坐下,嶽文軒問道:“郭大姐,難得吃一回餃子,要不要喝兩杯?家裡有白酒也有紅酒,你喜歡喝哪一種?”
“哪一種都不喜歡喝,咱們在一起待了一個月,你看我什麼時候喝過酒?我這個人滴酒不沾,你要是想喝,就讓老三陪你,我吃餃子就行了。”郭大姐並沒有喝酒的習慣。
“那就算了,我也沒有酒癮,咱們還是踏踏實實吃餃子吧。”
郭大姐夾了一個餃子放在醋碗裡,蘸了點蒜泥,嘗了一口,稱讚道:
“竟然是豬肉芹菜餡,你這是放了多少肉?實在是太香了!”
“勉強湊了二兩肉,肉不算多,主要是我拌得餡兒好吃。”嶽文軒一點都沒謙虛。
“你這餃子餡確實拌得好,不算說大話,吃到嘴裡太香了。”郭大姐連聲稱讚,“我在大飯店裡也吃過餃子,而且不是一回兩回,都不如你包的餃子好吃。以後我得多和你討教討教,哪怕能學上一招半招的,我也滿足了。”
當著老三的麵,郭大姐一句都沒有提相親的事情。
她好歹也是六十多歲的人了,社會經驗豐富,哪怕嶽文軒沒有特意交代,她也不會在相親成功之前露口風。
在這個年代,老人想要再婚,子女反對的多,支持的少。
如果嶽文軒的這門親事成了,郭大姐還得親自出麵說服嶽文軒的兒女,要好好給他們做一做工作。她有這方麵的經驗,所以有這個信心。
但這是相親成功之後的事情,萬一相親沒成,她也就不用操這個心了。
嶽文軒包了一百一十個餃子,最後一個都沒剩,都被三人給吃光了。
他每天吃的好喝的好,不缺營養,飯量自然也不大,一個人吃了二十幾個就夠了。
郭大姐雖然是老太太,又在療養院好好休養了一個月,身體上的虧空還是沒有完全補好,飯量反倒比嶽文軒大得多,一個人吃了有三十幾個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