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過去好好生活!
其實在電影上映之前,《英雄》的製片方就已通過一套係統的操作手法,不僅收回了全部投資,而且還實現了盈利,也就是說不管票房多少,反正都是賺的。
歐美地區發行權以2000萬美元賣給了二十世紀福克斯;南棒與霓虹發行權分彆以200萬美元和700萬美元的價格售出;vcd、dvd內地音像版權以1780萬人民幣成交;《英雄》貼片廣告的標價是30秒200萬元,圖書、郵票等電影衍生產品更是賣得紅紅火火,簡直讓其他人流儘口水。
“這票房真的能達到兩億嗎?”曾離在旁邊小聲問道。
“隻多不少。”這次寧遠用了肯定的語氣。
看著曾離有些懷疑的目光,寧遠認真的解釋道
“首先這部電影在投資上就有3000千萬美金,和華夏幣就是25個億。這樣大投資在立項的時候就已經引起了轟動。
演員都是香江和內地最頂尖的演員,加上張一謀導演,這樣的組合票房號召力肯定是第一檔的。
而且這部電影光是宣傳費用就超過了一千萬,你想一下,咱們拍的《隻有你》製作費用隻有四百萬,算是宣發費用才五百萬出頭,而英雄這一部電影的宣傳費用就有這麼多。
張衛平這個人很有頭腦,在英雄的宣傳上簡直無所不用其極,電視、網絡,各種廣告牌但凡能做的宣傳手段他都做的差不多了,再加上這幾年的票房市場也在逐漸的升溫,這部片子票房絕對回把國產電影的票房記錄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曾離聽完寧遠的分析之後點點頭,沒什麼反應,對於電影發行宣傳這些環節她等於是個外行。
而這話被旁邊的於東這個內行聽見可就不一樣了。
這一陣有理有據的分析,跟空口白牙說個兩億可不一樣。
於東可是電影行業的資深從業人員。94年畢業於京城電影學院管理係,分配至京影廠工作。憑借勤奮努力和極佳的人際溝通能力,於東在那時便已嶄露頭角,很快受到了時任京影廠廠長韓山平的賞識和提拔,成為了有史以來京影廠最年輕的科級乾部。
99年,於東就創建了伯納也是華夏第一家民營電影發行公司。並獲得了第一批影發行牌照。
最初的創業階段,於冬帶領著僅由幾個人組成的小團隊,發行了低成本電影《我的兄弟姐妹》。在發行過程中,他跟各地發行公司協調檔期,打破了傳統的排期模式,共同推動電影上映。同時運用媒體炒作,在影片上映時,約好全國20多個城市的媒體同時開始宣傳,結果這部片子形成一個社會話題,最終這不隻有兩百萬的小製作,獲得了兩千萬的票房。
此後楊梓瓊主演的《天脈傳奇》,陳凱哥導演的《和你在一起》,都是由伯納發行的。
如果不是後麵當了陳世美,其實於東是個挺傳奇的人物。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於東結合自己的經驗,倒是對寧遠的話深信不疑了。
不過他看寧遠好像沒什麼想跟自己交流的想法,也就沒在交談。
首映禮結束之後,於東還是和寧遠相互留了電話,寧遠和曾離也去跟張紫怡打個招呼,就離開了。
“我看你好像不太想搭理那個於東啊”兩人回了家,曾離問道。
寧遠在外人麵前一直都是那副謙謙君子的形象,但其實寧遠本身卻不像在外人麵前那麼謙恭良善。
也就隻有在家人和老同學麵前他才會言談無忌。
“被你看出來了。”寧遠輕笑道。
“這人人品有問題,不太想理他,而且現在雖然算不上競爭對手,我搞製作,他搞發行。但以後一定是,也沒必要走的太近。”
“你就見這麼幾麵就知道人家人品有問題?”
“你看著就知道了。”寧遠總不能說,我知道他以後回拋棄現在陪她創業的老婆,然後娶個愛新覺羅的女演員回家?
曾離看著寧遠篤定的態度,覺得好笑,心裡卻沒當回事,隻當是因為寧遠競爭關係所以不願意結交。
“我跟你商量個事。”曾離突然很正經的說道。
“你說。”
“今年過年,能陪我去荊州過嗎?”
“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