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劉備軍師!
諸葛亮這一夜都沒有睡好,心中有些興奮,也許這就是他一直以來的追求,光這並州繁華,比起曹等人的屬地就已經是天差地彆了,琅邪諸葛氏雖然曾經也是一方大族,但是現在早就已經沒落,要不然諸葛亮也不會跑到荒山野嶺去當什麼臥龍先生。
如今諸葛家早就沒有幾個人,哥哥諸葛瑾在孫策手下為官,可是如今的孫策已經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諸葛瑾估計馬上也要無家可歸了,諸葛均還在鹿山書院學習,他學成歸來之後一直在臥龍崗上,自幼便看透若肉強食的諸葛亮,如今看到並州之後,越發覺得自己的選擇明智。
就在這時驛館外傳來一陣嘈雜之聲,諸葛亮推開門看到一隊人馬走了進來。
為首一人諸葛亮還認識,正是荊州的使者伊籍,這伊籍乃是兗州山陽人,但是自幼便跟隨同鄉的劉表來到了荊州,但是並不得重用,後來劉磐成為荊州之主後,才升伊籍為從事。
這一次受劉磐之托出使並州,就是為了讓劉大爺出兵牽製曹,而諸葛亮剛好也被安排在驛館休息。
“機伯先生,諸葛亮拜上”諸葛亮走出大門拜道。
“這位先生…”伊籍顯然一時間沒認出諸葛亮來,這也難怪諸葛亮之前雖然也在荊州,但是很少露麵。
“你是臥龍先生?”伊籍驚道。
伊籍雖然沒有見過諸葛亮,但是經常會聽人提起臥龍鳳雛,如今鳳雛已經如日中天,而臥龍不知所蹤,劉磐也曾多次派人去請,沒想到竟然跑到並州來了。
“臥龍不敢當,先生叫我孔明即可”
“孔明先生何時投於中山靖王麾下了?”伊籍奇怪了,在他看來諸葛亮就算不投劉磐帳下,也會去江東投靠諸葛瑾,沒想到不遠萬裡前來投靠劉備。
“昨日”諸葛亮一笑隨即道“先生,請入內拜茶吧”
伊籍有些狐疑的看著諸葛亮,但還是進去了。
“不知孔明先生在中山靖王帳下,現居何職?”伊籍問道。
“無職”
“無職?先生說笑了,荊襄九郡之間有傳言稱臥龍鳳雛兩人得一便能安天下,如今鳳雛已經名震天下,先生如此大才,難道中山靖王還能不重用?”
“先生此來,可是為了讓中山靖王出兵?”
“正是為此而來”伊籍也不隱瞞。
“先生幼年便跟隨劉表前往荊州,這麼多年不受重用,想必先生也知道,劉磐現在自身難保,何不另尋出路?”
伊籍這才聽出來,這諸葛亮是要勸降他。
“先生說笑了,我主英明神武,龐士元智冠天下為相,黃漢升勇冠三軍為將,雄踞荊襄九郡,天下何人可比?”伊籍笑道。
“龐士元雖然智冠天下,但是那周瑜,司馬懿,郭嘉賈詡等輩亦非易於之輩,黃漢升勇冠三軍,可那馬超孫策,,許褚典韋等輩同樣是勇冠三軍,如今荊襄九郡已經失了七郡,劉磐被幾大諸侯夾在中間,進退不得,隻能惶惶求救於並州,先生難道還看不出來?這龐士元智冠天下,如今恐怕也黔驢技窮了”諸葛亮笑道。
伊籍一聽,思慮半晌,想想諸葛亮說的還真對,龐統要是真的還有妙計,也不可能不遠萬裡,來河北求救於劉備。
“先生可見到這並州繁華?”
伊籍點了點頭,剛一到並州的時候,的確是讓他吃了一驚,並州的繁華遠超出他的想象。
“孔明先生豈不知忠臣不事二主?”伊籍雖然嘴上這麼說,但是臉上表情顯然把自己出賣了。
“先生也當知良禽擇木而息,賢臣擇主而侍,中山靖王帳下雖然文武昌盛,但是卻缺少一位像先生這樣的辯才”
伊籍一想,還真是如此,劉大爺帳下還真沒有一個像他的這樣的辯才。
“可是中山靖王現在隻有並州一州之地…”
“先生,這錦上添花人人都會,雪中送炭卻少有人為,先生可知為何?”
“為何?”
“因為有些人一直在觀望,哪怕是自己已經猜到了結果,卻任然沒有決心去選擇,最後才會兩手空空”
“多謝先生教誨,但是伊籍此次為使,必先做好分內之事,否則豈不是為天下人恥笑?”
諸葛亮一聽,笑而不語,因為他已經知道伊籍心動了,投效也隻是早晚的事情。
兩人各自回房休息,第二天一早劉大爺便召集二人前去大廳議事。
文武齊聚,劉大爺端坐於大座之上,俯視群臣,威嚴有度,但是又不缺柔和。
“拜見中山靖王”
“眾位免禮”劉大爺舉手抬足之間,都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
“有請機伯先生”
其實劉大爺和並州的文武都已經知道已經來的目的了,現在也隻是走個形式而已。
須臾伊籍緩步走上大殿。
“楚王帳下,荊州從事伊籍拜見中山靖王”
“先生免禮,不知先生此來為何?”
“如今楚王危在旦夕,還望中山靖王出兵相救”伊籍也不打啞謎,直接實話實說。
其實劉大爺昨天晚上便已經接到諸葛亮的消息,說著已經有心投效,當先便試探道“荊州?你主為何求救與我”
“我主公有言兄弟鬩於牆而外禦其悔,主公先父與中山靖王同屬漢室宗親,論皇室族譜,當以兄弟相稱,而我主便是中山靖王子侄,如今子侄有難,中山靖王乃是帝室之胄,豈能袖手旁觀?”
“好!聽聞機伯先生乃是當世少有的辯才,如今一見果然是盛名之下無虛士,我正欲出兵”
“多謝中山靖王”伊籍趕緊行禮。
“先生稍待,我這便布置”劉大爺拿起手中的一塊兵符道“張飛閻行聽令”
“末將在”張三爺和閻行立即上前一步,大喜道。
“著你二人分彆率領飛龍軍團和錦龍軍團二十萬大軍進取冀州”
“諾”
“孔明先生,劉備不才想請你擔任軍師”劉大爺把目光轉向諸葛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