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大軍閥!
蔡瑁率領殘兵回到襄陽,劉表自是又驚又怒。
“蔡瑁,你可知罪?”劉表咬牙切齒的怒斥道。
“罪將知罪,任憑主公處置。”蔡瑁坦然自若的跪在州牧府大堂上,麵對蔡瑁竟然連爭辯都沒有一句,劉表反而愣住了。
“你難道不自辯一下?”劉表雖然盛怒,但他同樣知道,現在並不是處置蔡瑁的時候,不說蔡瑁昔日之功。
就說眼下他帳下的文武官吏,誰不跟蔡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如果自己就這麼殺了蔡瑁,引起的後果必然難以估量。
“如果吾要是辯解說此戰非戰之罪,主公必然說罪將狡辯,故罪將無愧於心,甘願受罰。”
蔡瑁可不是笨蛋,可不是一個視死如歸的忠臣,他所作的一切,不過都是為了保命。
跟隨劉表將近三年,對於劉表的性格,蔡瑁那是吃的透透的,與其先辯解,徒惹劉表生氣,還不如先認罪,如此反而更容易開脫。
“你,你說。”劉表皺眉伸手指著蔡瑁,嚴肅的喝問道。
“諾。”
蔡瑁隨即開口,先是推脫江夏太守黃祖守城不利,致使江夏失守,接著又闡述了陸信擁有八萬水路大軍,而他自己隻有三萬人馬。
“主公,若不是卑職見機得快,當機立斷與陸使君大成盟約,卑職以及帳下兒郎,必然全軍覆沒。”
說到這裡,蔡瑁早已經聲淚俱下,一副委屈求全的模樣“主公啊,卑職受辱事小,可荊州能否保全,這才是大事。”
“故卑職據理力爭,最終說服陸使君答應罷兵,還表示願意與主公達成盟約,共同進退。”
“同時陸使君還表示,結盟生效之後,不但可以為我們支援,攻擊袁術,還會主動歸還江夏。”
蔡瑁這一番說辭下來,不但把自己戰敗的罪名開脫了,還儼然成了促使兩家同盟的功臣。
“德高,蔡瑁所言屬實?”劉表將信將疑的看向韓嵩問道。
“陸使君確實擁有八萬精兵,並承諾與我軍結成盟約,共同進退,並在事後退出江夏。”
韓嵩這次作為隨軍主薄,若是追究起來,那也是有罪責的,眼下蔡瑁開脫成功,他自是附和一下,心裡自是沒有壓力。
“德珪,起來吧。”直到這時劉表多少有些釋然,當即點頭說道。
“謝主公。”蔡瑁聞言,自是知道這一關自己算是過去了。
就在蔡瑁、韓嵩與劉表商議,接下來與陸信結盟的具體方案之際,流星馬飛奔而來。
“啟稟使君,宛城告急,張允將軍請求支援。”
接過傳令信使的軍報,劉表眉頭一皺“袁術小兒率領六萬大軍強攻宛城,曆時半月,張允所部死傷慘重,如之奈何?”
“主公,袁術兵鋒正盛,可以下令張允退守樊城,吾親率三萬兵馬前往樊城與張允會合。”
蔡瑁咬牙進言道“卑職請主公速速派德高兄,前往江夏與陸使君達成盟約。”
“如今則可以請求陸使君出兵援助,若陸使君能夠出兵援助,切斷袁術糧草,我軍不但可以反敗為勝,還能重新奪回南陽郡。”
“主公,蔡將軍所言不無道理。”韓嵩表示同意。
“好,那吾就任命你為何談使者,即刻攜帶文書,前往江夏與陸使君會談。”劉表沉吟之下,遂同意了蔡瑁、韓嵩的建議,並任命了韓嵩為使者。
“德珪,那我軍令,率領三萬兵馬立刻屯駐樊稠,這次希望你不要辜負吾之所托。”劉表目光複雜的看了眼蔡瑁,鄭重的囑托道。
“請主公放心,樊城若失,卑職提頭來見。”蔡瑁慨然應道。
宛城守將張允,在接到撤退樊城的軍令之後,經過一番部署,連夜率軍突圍殺出袁術大軍的包圍,率領數千兵馬逃回樊城。
袁術、率領帳下大將紀靈、喬蕤、劉勳、雷薄、陳蘭、陳紀、樂就、梁剛八員大將,趁勢追殺而至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