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大軍閥!
孫策的舅父吳景作為使者,前往江夏雖然沒有見到陸信,但虞翻卻給了他一個答複。
要麼歸順陸信帳下,聽候調遣,可保住榮華富貴,要麼與我軍一決雌雄,生死各安天命。
“陸信欺人太甚,吾與之誓不兩立。”孫策憤怒的一拳拍打在桌案之上,頓時把桌案擊得粉碎。
“伯符,現在不是衝動的時候,現在我軍不過數千人馬,缺衣少食的,華容也非久留之地,還需三思才行啊。”
到了這個地步,吳景也知道他們這是中了陸信的奸計了。
“報,城外飛騎射入一封密函,署名是將軍親啟。”就在這會,城門小校匆匆送來一封密函。
孫策遲疑的打開手中的密函,隻見上麵寫著“袁術已被吾親自斬殺,劉表也將束手就擒,伯符何從何從,還望深思。”
“若汝甘心投奔與我,吾必以兄弟待之,並送上劉表任你處置。”
“若汝執意與吾兵戎相見,吾手中十萬大軍,不日將兵臨城下,還望伯符三思而定。”
“陸信親筆。”
“哈哈,好手段,好手段啊。原來我們都成了陸道之的棋子,哈哈……”
看罷手中的信函,孫策痛極而笑的癱坐在地上。
一旁的吳景和周瑜先後拿起書信,看完這封密函後,無不是喟然長歎。
“伯符,陸信這人雖然狡詐,但他一旦許諾,還是可信的。如今他希望你為他所用,這對你來說,也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吳景現在也明白,如今對於他們來說,已經到了日薄西山的時候了,歸順未嘗不是一條出路。
“伯符,吾知道你誌向遠大,然大勢已去,投奔陸信,未必不是一條出路。”
周瑜遲疑了一下,開口繼續道“當今天下紛亂,群雄並起,可惜你我生不逢時,遇上陸信這樣豪傑之士,我們終究根基太淺,實在難以與之爭鋒。”
“以目前的態勢來看,劉表、袁術的使命已經結束,不日荊州、豫州儘歸陸信之手。”
“在這樣的滾滾大勢之下,徐州必然難以抵抗陸信的兵鋒。”
“天下十三州,陸信翻手之間,已經掌握四州之地,還有誰能給與之爭鋒?”
“公瑾,你不用說了,吾明白。”孫策長身而起,振奮精神道“吾本就立誌為父報仇,繼承先父遺誌,建功立業。”
“現在陸使君既然願意把劉表交給我,吾當提劉表頭顱返回故裡祭奠。”
“相信先父在天之靈有知,也願意看到吾帶領家人,平安健康的生活下去。”
“舅舅,勞煩你再跑一趟樊城,向陸使君獻表歸附之意,並轉告他,吾會解散部眾,攜帶家人回烏程守孝三年。”
孫策知道這個時候,他要是繼續率領父親的家將領兵,不但不會有好果子吃,還會害了大家夥。
“伯符……”周瑜聞言,剛要勸說,孫策就打斷了他。
“公瑾,你說的不錯,陸信此人有吞吐天下的大誌,更重要的天命在他,吾尚有老母,幼弟、妹妹需要贍養。”
“如今大仇已報,吾正好回家守孝,即可安陸信之心,又可保家小安全。若陸信正有心用我,也定會啟用我,所以你不用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