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大軍閥!
時間一晃過去三年,陸信扶持皇帝劉協,已經在許昌建都三年。
這三年來,陸信挾天子以令諸侯,先後征召徐州牧陶謙,入主許都,官拜太尉。
緊接著陸信帳下大將太史慈,被任命為徐州都督,在徐州別駕趙昱、治中王朗、長史陳珪、主薄從事糜竺等人的迎接下接管了徐州軍務。
陳珪被陸信任命為徐州刺史,糜竺被任命為徐州長史,下邳郡太守。
趙昱出任派彭城相,王朗跟隨陶謙入許昌,被陸信任命為丞相府主薄。
涼州方向,馬騰、韓遂由於內訌,爆發叛亂,被雍州都督徐晃率軍殲滅韓遂。
馬騰被陸信征召入京,擔任衛將軍一職,馬騰子馬超,被任命涼州刺史,表麵臣服與陸信麾下。
益州牧劉焉年前病逝之際,陸信以皇帝名義下詔,任命張魯帶領益州牧,同時任命荊州都督魯肅、率領荊州軍文聘、霍峻諸將,與張魯水路並進,曆經半年戰事,一舉攻下成都。
劉璋而死,魯肅率軍進駐成都,改任益州都督。
張魯改任益州刺史,文聘攻蜀有功,被任命為荊州都督,霍峻出任漢中太守。
至此張魯被架空,益州儘歸陸信所有。
劉璋帳下大將嚴顏,李嚴、謀士法正、張鬆、雷銅、吳蘭眾將歸降陸信。
所部人馬被陸信編為定西軍,嚴顏擔任主將,李嚴、雷銅、吳蘭擔任副將,鎮守成都,受益州都督魯肅節製。
張鬆、法正二人分彆出任益州長史、別駕從事,一步步架空了刺史張魯之職。
隨著陸信的一步步擴張,三年來他已經實際掌握了揚州、徐州、荊州、豫州、益州、雍州、司州七州之地,加上依附的涼州馬超。
天下十四州,陸信掌握半數。
這還不包括交州,由於交州天高地遠,呂岱、步騭二人率領的征南軍,出征交州士燮一族,曆時一年也僅僅拿下番禹、廣州等地。
麵對陸信日益強大的軍事勢力,已經統一冀州、並州、幽州大部的袁紹,終於有些坐不住了。
原本與曹操爭奪青州地盤的袁紹,麵對陸信與日俱增的威脅,在謀士田豐、沮授的勸說下,他主動放棄了青州的控製權。
派出許攸為使者,與兗州牧曹操先是達成停戰協議。
同時又派出田豫為使者,與遼東的劉備達成盟約,時公孫瓚以死,雍州大部落入袁紹之手。
劉備吞並遼東太守公孫度,又繼承了右北平公孫瓚殘部人馬。
從而得以掌控遼東、遼西之地,雖然受製與地理位置,而無力進軍中原,但由於有關羽、張飛這樣的當世名將,加上簡雍、孫乾等協助。
劉備如今在遼東、遼西這塊邊塞之地,那也是打出了赫赫威名。
袁紹、曹操二人的結盟,完全就是水到渠成之事。
對於陸信的威脅,無論是曹操本人,還是他手下的謀士郭嘉、荀彧、程昱等人,也早就發現了不妙。
隻是奈何陸信的勢力發展太快,快的讓他們有些措手不及。
尤其是陸信親自坐鎮豫州,又任命了周瑜為司州都督,統率左屯衛軍進駐司州,太史慈的丹陽軍坐鎮徐州,劉曄為徐州都督府軍師、陳登為參軍,協助太史慈處理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