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這種能力如何培養,又該如何提升?
讀書,學習,思考。
所以有言“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這兩句加起來,倒是勉強算的上全麵。
為何又稱之為勉強?
因為曆史告訴人們,這世間沒有什麼道理是永恒不變的,沒有什麼學問是走到儘頭的。
學無止境,因此才需要活到老,學到老。
隻有不斷的學習,才能更準確的明辨是非,不會因為時過境遷鬥轉星移而跟不上時代……
若是停止了學習,心再如何正,也難免不會走到歧途,甚至為他人所利用。
那將會是多麼可悲的事情。
自己心中所信奉的一切,為之拚搏努力一生,卻落的個被人利用的下場……
就像曾經被千絕玩弄於鼓掌之中的眾聖,可不就是因為大帝級的手段遠超聖者認知?
若是聖者們能夠有鑽研學習大帝級手段的機會,也不會落得個如此下場。
往小些說,那些偏居一偶的人們,也不是因為學識少才會被彆人用幾兩碎銀騙走價值連城古董寶物?
甚至身邊之人,有時都會拿一些你沒見過的東西忽悠著高價賣給你。
而也許很多年以後,你才發現你一直以為很值錢的那物品,原來便宜到讓你驚訝……
比如說蒼鷹這家夥,第一次去星巴克的時候居然揣了三千多塊錢……
道理之所以能夠代代流傳,就是因為即使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它們依舊可以環環相扣互相印證。
也許很多年以後,那些流傳多年的道理會成為一種錯誤。
但無論未來如何,至少在如今它是最好,也是最準確的。
那麼,我們就應該去學習,去實踐,甚至去驗證!
因為知道和明白,又是兩個概念了。
……
邱從儒被人們發現的時候,已經不再有呼吸。
但人們見到他的時候,不覺得他是悲傷的。
所有見到他的人,都覺得這個老先生是如此的和藹可親。
他蒼老的身軀所散發出來的不是沉沉暮氣,而是欣欣向榮的蓬勃朝氣。
人們忍不住朝著他深深鞠躬,即使是死去,他似乎依舊在為人們講課。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著不同的感悟。
那一天,邱從儒沒有像以往那般去講課。
但那一天,所有學子都來到邱先生門前聽了他人生的最後一堂課。
有人為邱先生的逝世而痛苦;有人為邱先生的教導而躬身。
還有人,卻看著邱先生的遺體放聲大笑。
先生無悲,學生何哀?
儒道帝師,一道之祖!
這一天,當人們憤怒於那放肆大笑之人時,卻聽到他的高聲呼喊。
“學生王有才,恭請儒聖!”
一聲高呼,天地間一道白色的身影隨即浮現。
正是邱從儒!
這一天,一個消息傳遍了至聖帝國。
若有驚世之才,可請儒聖考核!
考核通過之後,更是可以獲得儒聖獎勵!
當王有才所作的千字詩文橫空出世,無數人被這首詩驚豔,細品久無聲。
當他們看到一道粗大無比的白色光柱融入王有才體內時,更是差點驚掉了下巴!
因為九品境界的王有才,融合了這一道白色的光柱後竟然達到了四品境界!
而且根本不用渡天劫,直接便獲得一次天地之力的改造!
詩出而成仙!
千字詩,每一句都足以流傳千古!
而王有才,更是儒聖首徒!
他陪伴了邱從儒近十三年的時間,其學問之深究竟到了各種地步,無人得知。
但今日所見,卻讓人們徹底見識到了他的驚世之才!
而在場之人,人人試圖請聖,卻無人能成功。
也是在今天,人們才知曉隻有能夠蘊養浩然正氣之人,才算是儒聖的學生。
才擁有請聖的資格!
而能否成功請聖,便需要看個人才情。
當心中有詩詞文章蓬勃待發時,便會與浩然正氣產生一種反應。
而這種反應一旦達到了某種程度,便可請聖!
甚至不請聖也無妨,當你將之寫於紙上,甚至朗聲而誦,也有可能引來儒聖!
而這種情況,稱之為驚聖!
隻是後來諸多請聖成功者,所獲得的浩然之柱最多都不及王有才三成。
於是無數人都心生感慨,直言王有才是真有才。
從此,大先生之名,實至如歸。
而王有才也正式繼承了邱從儒的衣缽,講學兩百二十三年後死於講台之上。
那時候的王有才,已然達到了一品境界。
雖然天君已成過去,但成為一品境界的強者,依舊有三百極壽!
王有才死後,一身學問與天地之間的浩然正氣完美結合,最後化作與邱從儒一般的存在。
從此請聖,亦可請王有才!
人間雖無聖者坐鎮山河,但亦有聖者退避誅邪。
當黑暗徹底散去,人間終將迎來一場光明。
但光明,永遠與黑暗交織……
聖曆八百零一年寒冬,人間又飄落無儘大雪。
年關過後,至聖帝尊頒布了第一條帝旨。
這一年,所有的學院之中都多了一尊雕像。
記憶中那個原本那個相貌醜陋的男子,在臉上的傷勢以及從出生就困擾著他的疾病消退後竟然是那般英俊。
即使那一天,他已經頭發花白,容顏蒼老。
即使這一生,他從未有過風華正茂的時候。
但他的心,卻容納了整座天地。
以至於沒過多少年,便有妖獸靈智大開,化作人形而成功蘊養了浩然正氣。
從此以後,人族和妖族相愛的故事,屢見不鮮。
隻是這其中亦有相當一部分靈智大開的妖獸對人族十分仇恨。
而人族,亦有無數人對那些敢與妖族相愛之人痛恨非常。
以至於這座天下在無數年後又一次爆發了戰爭。
那次戰爭結束後,至聖帝國從此不再獨領天下。
天妖帝國,傲然屹立於天武大陸,平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