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勇不敢耽擱片刻,當機立斷地將自己強大的神識如同洶湧澎湃的潮水一般向地下兩百米處急速推進。
刹那間,他的神識猶如一道銳利無比的閃電,劈開了黑暗與未知的阻礙。
果不其然!就在那深不見底的地下約兩百米之處,赫然存在著一座規模宏大、占地數千平方的神秘地庫。
這座地庫宛如一座隱藏於地底的巨大寶庫,散發著令人驚歎的氣息。
地庫內部被巧妙地劃分成了數十個不同的區域,每個區域所陳列的物品皆各具特色,彼此之間涇渭分明。
這裡的藏品琳琅滿目、種類繁多,簡直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是五花八門、無奇不有。
放眼望去,那些精美的雕塑栩栩如生,仿佛隨時都會活過來一般。
書畫作品筆走龍蛇、力透紙背,展現出藝術家們高超的技藝和深厚的造詣。
陶瓷製品則色彩斑斕、造型各異,有的溫潤如玉,有的古樸典雅。
玉器晶瑩剔透、玲瓏小巧,散發出迷人的光澤。
金銀銅器閃耀著璀璨奪目的光芒,彰顯著富貴與奢華。
珠寶更是五光十色、絢爛奪目,讓人不禁為之傾倒。
而那一摞摞整齊擺放的錢幣,則見證了曆史的滄桑變遷。
繡品針法細膩、圖案精美,織品材質上乘、觸感柔軟。
古色古香的家具更是彆具一格,每一件都承載著歲月的記憶。
其中,書籍類和瓷器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幾乎將近一半的區域都被它們填滿。
陳勇滿心好奇地將自己的神識投向那些書籍,仔細探查起來。
這一看之下,他不由得大為震驚。
原來,這些書籍中有三分之二竟然都源自古老的華夏國,而且時間跨度極為廣泛,從遙遠的東漢時期一直延續到近代的民國時代,將近2000年的曆史長河在這些書頁之間緩緩流淌。
不僅如此,還有一部分書籍是以古老的竹簡形式呈現,這些竹簡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一直到東漢末年,它們靜靜地躺在那裡,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故事。
毫不誇張地說,這座地庫裡收藏的這些珍貴書籍和竹簡,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將整個華夏國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文化瑰寶儘數彙聚於此,讓人為之歎服。
更讓陳勇感到驚訝的是,就在擺放竹簡的這個區域,有兩個比較大的木箱子,木箱子裡麵裝的竟然全是甲骨文。
甲骨文是商代晚期用於占卜的文字,主要刻在龜甲和獸骨上,是研究商代社會曆史的重要資料。
自從1899年古老的甲骨文被人們偶然間發現之後,一場令人痛心疾首的浩劫便悄然降臨。
無數珍貴的甲骨文如遭掠奪般地被盜賣至異國他鄉,其中尤以隔海相望的東瀛國最為貪婪,他們憑借著各種手段獲取了數量驚人的甲骨珍寶,從而成為世界範圍內收藏甲骨文最多的國家之一。
這些甲骨文所蘊含的價值絕非僅僅局限於其悠久的曆史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蘊。
它們獨特的書寫風格仿佛是一扇通往遠古時代的窗口,讓後人得以窺探那個遙遠年代的奧秘;而其所承載的占卜內容,則如同一個個生動鮮活的故事,向我們訴說著古人對未知世界的探索與敬畏之情。
正因為如此,每一片甲骨文都宛如一座蘊藏著無儘知識的寶庫,為學者們深入研究古代社會的政治、經濟、宗教等各個方麵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依據。
然而,甲骨文這段充滿血淚的發現與流失曆程,恰恰也是近代以來整個華夏國文物大規模外流的一個縮影。
它無情地揭示出當時國家積貧積弱、無力保護自身文化瑰寶的殘酷現實,成為了華夏國文化發展史上一段難以磨滅的傷痛回憶。
陳勇通過對上一世模糊記憶的苦苦追尋,終於得知據相關文物局及其他權威部門的精確統計數據顯示,流落海外的甲骨文竟然高達三萬餘片之巨!而在這龐大的數目之中,東瀛國一家便獨占鼇頭,擁有將近一萬三千片,近乎占據了總數的一半。
此時此刻,擺在眼前的這兩隻碩大無比的木箱顯得格外沉重。
陳勇粗略地估量了一番,隻見箱內密密麻麻地堆滿了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甲骨片,粗略一算竟多達兩萬餘片。
這個數字與之前文物局和其他部門所掌握的統計結果相比,著實存在著巨大的差距,讓人不禁心生疑惑與震驚。
這很明顯,是東瀛國方麵向世界文化委員會和華夏國,謊報了真實的數據。
陳勇望著那些陳列在異國他鄉、本應屬於祖國的眾多寶貝,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壓抑與憤慨之情。
每一件寶物都承載著中華民族悠久曆史和燦爛文化的記憶,如今卻漂泊在外,無法歸鄉,這讓他的心仿佛被重錘狠狠敲擊一般疼痛不已。
然而,此刻最為緊迫的任務乃是將眼前這些珍貴得無與倫比的文物統統搬走,哪怕遺漏其中任何一件,都會成為他此生無法彌補的遺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