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1991!
再一次麵對姚遠,金宰鉉是沒有了之前的優越感。
東方石油的前身是東方油田服務公司,是專職油田勘探開采服務的企業,其實當時的東方油服就是個空架子,勘探隊、鑽井隊以及相關設備是租賃石油總公司的。
後來才慢慢的搭建起自己的隊伍來,大部分技術人員和工人都是挖石油總公司的人。
競速勘探之後,東方油服獲得了秋明油區中第二大油田的勘探開采權,但是東方油服不要,轉賣給了現代石油,獲得了一筆巨大的現金,從此步入了高速發展階段。
因為當時華韓正在進行建交談判,現代石油之所以能夠勝出,是用lng船技術作為條件。
金宰鉉對姚遠是心存感激的,因為當時的東方油田有更多更好的選擇,比如b公司,比如埃克森美孚公司。
寒暄之後,金宰鉉開門見山地提出了訴求,道,“姚先生,我們希望得到一份長期的石油合約,以現在的價格在五年之內從東方石油采購2億噸原油,希望您能答應。”
“這是不可能的,無論是到岸價還是離岸價。2億噸,金先生,你應該知道這是什麼概念。”姚遠搖頭說。
色丹油田四年的全部產量。
金宰鉉當然是漫天開價了,想了想,他說,“姚先生,那您說,我們可以得到多少?”
1994年至1997年的原油價格是呈下跌趨勢的,但這是曆史軌跡,問題在於,這個軌跡已經被改變了,因為現在多了特高產的色丹油田。
說白了,姚遠已經可以左右國際原油價格!
但是,總體下跌的趨勢是不會改變的,而且,1997年亞洲經濟危機發生後,全球原油價格暴跌至15美元每桶,這個大趨勢也很難改變,至少目前姚遠還沒有想到解決的辦法。
最關鍵的是,姚遠不可能給現代石油2億噸原油。
姚遠說,“當前的原油價格穩定在23美元左右,我們可以以23美元每桶的離岸價格向現代石油出售2000萬噸原油,期限是五年。”
“太少了,姚先生,色丹油田年產量是5000萬噸,而且您還有巴庫油田,您手裡每年有七八千萬噸。”金宰鉉沉聲說,“價格可以商量,但是數量必須提高,我想,短期之內,隻有現代石油能夠帶來這麼大的采購。”
這個話倒是事實,亞洲經濟危機爆發之前的韓國,是一顆冉冉上升的經濟之星,手裡有大把花不掉的外彙,對石油能源的需求越來越大。現代石油在秋明油區那邊的油田剛剛開始生產,每年隻能生產幾百萬噸,油田開采服務還是東方石油的呢。
姚遠說,“色丹油田要優先供應我們自己的石化基地,需要儲備一部分,向國際原油市場投放一部分,我們的產能也是很緊張的。”
想了想,金宰鉉說,“5000萬噸如何?按照當前的價格作為離岸價,五年之內為現代石油5000萬噸的原油,每年1000萬噸。”
80億美元的長期合約,為期五年。
頗具吸引力。
金宰鉉沒有在價格上糾纏,說明他們為了得到了穩定的石油供應是不惜代價的,這一點也就韓國和日本會如此了。
看見姚遠在沉思,金宰鉉是有些著急了。
後麵有好幾家公司的負責人在排隊等會見呢,其中有不少石化公司,包括日本的石化公司。色丹油田的產能是擺在台麵上的,既然已經宣布停止增產,那麼每年就隻有5000萬噸了。
先到先得,韓國人不想讓日本人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