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義渠國,義渠之戎_戰國:開局一塊地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戰國:開局一塊地 > 第690章 義渠國,義渠之戎

第690章 義渠國,義渠之戎(1 / 1)

隨著楚軍不斷向西推進,越來越接近秦國的老窩了。

原本想象中越來越激烈的抵抗卻沒有出現——相反,一開始的秦國民眾還會根據秦法的要求,帶著武器自發地登城助戰……但到後來,秦民卻都老老實實地呆在家裡,任憑楚軍大搖大擺地進城。

於是後麵幾座城池,楚軍都是輕鬆地進城,將城頭的旗幟替換了一下,就兵不血刃地占領了敵城。

顯然,這是楚軍的懷柔政策起到了效果!

尤其是之前在【故道】放走的那些秦民,顯然起到了‘宣傳隊’的作用——隨著楚軍繼續一路向西,那些宣傳隊帶來的消息被一個接一個地證實,導致秦人的抵抗意誌愈發薄弱。

楚軍占領城池之後,按照熊午良的命令,第一時間前往城門處宣讀楚人的政令——

“大楚奉行什三稅率……”

“此地,三年之內不征稅、十年之內不抽丁……”

“汝等可以留在這裡,也可以跟船回到大楚腹地……若是想走,我們也不阻攔!要走的人去領取五天的口糧……”

每說一條,聚攏在城門處的秦民們總要微笑著連連點頭,交頭接耳——

“果然如此!”

“傳言都是真的……什三稅率!嘖!”

“其實咱們秦國也挺好的……唉,現在成了楚人,我心裡還有些惆悵哩。”某秦人如是笑道。

“……”

……

楚軍一路兵不血刃。

但【雍城】,作為秦國人的故都,顯然不會這麼輕鬆就被拿下!

曲陽新軍在雍城外麵重新聚攏,排列好森嚴的陣型。

除去在【故道】留下的守軍,以及在各個重要的城池節點留下的必要的守備部隊以外,熊午良手中還握有六千兵力。

“驍騎軍到哪裡了?”熊午良盯著輿圖,眉頭緊鎖。

再一次,熊午良感受到了手中兵力的捉襟見肘。

曲陽新軍戰力強悍的確不假,他們或許可以在戰場上正麵抗衡十倍的敵軍,但是卻不能劈開八瓣兒用。

如今深入敵境,總要在新占領的敵城中留下些許守備兵力,一來二去,手中的兵力就所剩無幾了。

單憑熊午良的幾萬私兵部曲,或許可以打防守戰,也可以打一些局部的進攻作戰……但若想在廣袤的敵國疆土上攻城略地,那麼人數上的不足就成了硬傷。

楚國的最終目標,是吞並天下……從而永消兵戈。

那麼,或許軍製的改革,也該提上日程了……楚國在未來不需要區區一兩萬人的頂尖戰力,而需要數以十萬計的可堪征戰的職業軍隊。

熊午良搖了搖頭,將腦海中的思緒甩了出去——

當前戰事未定,還顧不得考慮那麼多!

魏冉和白起雖然已經撤走了絕大多數擋在楚軍行進路上的秦兵,但【雍城】作為秦國的故都,指望秦軍在此不做任何抵抗的期許顯然是愚蠢的。

而且,楚軍此戰的目標是控製整個隴西地區——魏冉雖然兵力同樣捉襟見肘,但也定會儘力阻撓。

青羽衛統領黃武來到了熊午良的身邊,拱手道:“主君——我青羽衛探子已經打探清楚。”

“雍城之中,尚有秦軍八千——都是老兵。”

“此外,鹹陽還給義渠傳信……義渠的牛頭兵也在趕來的路上。”

熊午良微微頷首。

義渠者——義渠國也,又稱義渠之戎,早在商朝時候就已經存在了。

義渠人是羌戎民族的一個分支,國體耕牧結合,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曆史。和傳統的遊牧戎狄不一樣的是,這些義渠人充分吸納了中原文化,效法周人建立城邑和村落,農耕技術和畜牧業同樣發達。

在過去的幾百年時間裡,義渠之戎作為秦國西邊的鄰居,和強秦前後經曆了400餘年的反複軍事較量。

這些義渠人人口不多,但軍隊戰鬥力極強——義渠文化中有一句‘以戰死為吉利,病終為不詳’……可想而知,義渠兵在作戰的時候會有多麼悍不畏死。

話說義渠之戎實行全民皆兵製度,每逢作戰,所有青壯男子都要上戰場。

再搭配他們強悍的‘以戰死為吉利’的民族精神,其彪悍戰力可想而知。

從秦繆公至今,數百年的時間裡,義渠人都與秦國時戰時和,大概相當於曾經的百越之於楚國。在漫長曆史長河中的很多時候,義渠人都臣服於秦國,但最後總能發展為‘背刺’一手秦國。

總之,就是不咋講道義,降而複叛是常態。

在真實曆史上,直到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宣太後誘殺義渠王於甘泉宮,然後大軍征討義渠,這才徹底地滅了義渠國,終於將其領土儘數並入秦國。

值得一提的是,義渠的文化中除了‘善戰’之外,還是有史料可考的最早的‘火葬’製度實行者——《墨子·節葬》中有雲:秦之西有義渠國者,其親戚死,聚柴而焚之,熏上謂登遐(升天)……

言歸正傳,在現在這個時間線,義渠國是秦國的屬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新小说: 離婚後,前夫日日痛哭跪求我複婚 命剩三月,我以劍種鎮乾坤 我靠缺德證道,天道直呼內行 鬼門棺 傳奇族長 快穿攻略,病嬌男主,寵翻天! 都市:我的情緒銀行 一劍之乾坤 王者時刻 我在俄國當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