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想死卻不小心無敵了!
自古以來,哪有收商稅的先例?
士農工商,商人地位最低。
但是那麼多人,趨之若鶩是為了什麼?
還不是為了圖財?
而那些大商人,多少都有朝廷大員作為後台?
甚至說許多官吏,自己家就養著商隊和票號。
李易的這一刀,可以說是切到了他們的大動脈!
於是,奏折如雪花一般飛到了宮中。
但是李易看都不看。
他成立了兩個組織,一個是由太監牽頭形成的東廠。
一個是錦衣衛。
兩個組織合力,監察天下,若是有人敢搞什麼小動作,那就會立刻出手,將他們抓進詔獄之中。
一時之間,士人和商人哭聲一片,直呼活不下去了。
但勞苦百姓,卻是紛紛狂喜。
因為商稅一旦收起來,朝廷就不會差錢了,於是農稅大幅度的減少,那些亂七八糟的項目,全部消失得一乾二淨。
農民開始家裡有餘糧了,逢年過節居然也能有錢去買點肉食給孩子吃。
對於最底層的百姓來說,這是前所未有的善政。
但這僅僅隻是個開始,很快,李易的第三道聖旨又來了。
百姓家的孩子,可以免費入學,獲得"九年義務教育"。
這一道聖旨,無疑是讓百姓們瘋狂。
這一日,無數百姓跪倒在地,高呼聖君之名。
李易此舉,無疑是開曆史之先河,使得寒門百姓,也可以出人頭地。
但這,卻觸動了世家的利益。
因為自古以來,讀書就是一件高雅,且隻有少數人能參與的事情。
世家之所以是世家,就是因為他們掌握著讀書的權力,所以朝廷離不開他們。
而他們的家族子弟,總是能身居高位。
如果天底下人人都能讀書,那麼幾十年後,人才井噴,哪裡還有世家存在的意義?
“昏君無道!”
世家憤怒了。
於是他們開始反抗,天下各處烽火連天,他們試圖用自己的方式,逼迫李易讓步。
但李易比他們想的還要瘋狂。
麵對壓力,不僅不退讓,李易再次下達聖旨。
這一次,竟然是要改良科舉!
從此,讀聖賢書將不是唯一晉升的渠道。
天子鼓勵科學,提高工人地位。
將做文章的能力,放在了最後。
他甚至成立了科學院,讓天下有創造力的工匠進入其中,凡是創造出有益於天下的東西,便會授予錢財,官職。
工人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一時之間創造出多樣東西。
如織布機,一台織布機,可以比擬上百個女工一天的勞動。
像是這樣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
但這一回,卻觸動到了天下讀書人的利益。
讀書人也反了。
大罵昏君無道。
科舉之所以那麼神聖,就是因為科舉有他的唯一性。
他們一輩子隻學做文章,結果你告訴我做文章沒用了,誰能接受?
還有,說是什麼士農工商,但實際上在讀書人眼裡,工人,農民那都是賤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結果,你卻把科學院,放到和我們同等地位?
憑什麼?
“昏君是瘋了,他不想活了!”
“反了,必須要反了他!”
“殘殺皇族,迫害世家,破壞科舉……種種罪孽,罄竹難書!”
天下人人都在反對著李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