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想死卻不小心無敵了!
“這裡就是大乾的城市嗎?果然不同凡響。"
一個須發皆白的老僧,走在最前麵。
他盤膝坐在塵土之上。
膝蓋上放著個木魚。
雙手捧著念珠。
他的眼睛是閉著的,但是不需要睜眼,他已經用神念看遍了整個天水郡。
不得不說,和尼羅國完全是兩種風格。
邊陲郡城,又屢屢經曆戰爭,當然富庶不到什麼程度去。
但這相比於尼羅國,卻是已經算是不錯了。
東方富庶,土地肥沃,人口眾多。
西方貧瘠,生存環境艱難,仿佛被神明遺棄之地。
在這裡,就能體現得淋漓儘致。
大乾最邊緣的一座郡城,就能跟尼羅國的中等城市相提並論了。
”回稟長老,此地不過是大乾最貧瘠之地罷了,弟子曾經遊曆大乾,不得不說,大乾相比於西土,真是宛如天堂一般,實在是讓人羨慕。”
“一直往東去,就能抵達京城,京城是一座前所未有的雄城,乃是大乾太祖當年所建立。”
“京城之中,人口數千萬,房屋無數,樓閣一眼望去遍地都是,當真是讓人震撼……”
“而這,也僅僅隻是大乾的冰山一角罷了。”
“大乾最富庶之地,乃是江南,江南之中,煙柳畫橋,宛如山水畫一般,大乾的賦稅,多出自於江南,那裡有無數富豪,堪稱是商人的天堂……”
提到大乾,這個回答得僧人如數家珍。
對於大乾,他明顯很是了解。
很多東西想都不用想,張口就來。
若是李易在此,定然不會覺得驚訝。
因為這個人不是彆人,正是覺遠。
覺遠京城一彆後,信誓旦旦地回到了尼羅國,宣揚自己剛剛獲得的大乘佛法。
在李易的判斷之中,覺遠這一去,這輩子可能都不會來了。
儒道的思想之爭,存在了一萬多年。
兩個亞聖的爭端,險些讓儒道徹底完蛋。
若不是李易揮劍斬封印,現在儒道還沒有複蘇呢。
覺遠所帶回去的大乘佛法,可要比亞聖的思想之爭,還要再激烈一個檔次。
要知道,尼羅國的無數僧眾,修行的都是小乘佛法。
這已經成為了他們的固有觀念。
他們會本能地維護小乘佛法。
這個時候,覺遠說你們都是錯的,真正的佛法是大乘佛法,會得到什麼後果?
一定是所有人的反對啊。
思想之爭就是這樣的,思想是最難以統一的東西,一旦爭端起來,那就沒有儘頭了。
若是形勢惡劣到一定程度,甚至有可能直接就把佛門給玩廢了。
因此,李易因此判斷,覺遠這一去,搞不好就是永彆。
這個該死的禿驢,應該不會再來煩他了。
可他絕對不會想到。
覺遠竟然這麼快就回來了。
並且帶來了十萬人!
若是李易知道,一定會再次懷疑人生。
這個世界,是不是有毒?
但不管是覺遠,還是老僧。
看著這些用好奇眼神打量著大乾風景的弟子們,眼裡都露出了擔憂之色。
“大乾確實是物華天寶,神靈鐘愛之地,東方才是世界的中心,而我西土,山窮水惡……”
老僧聽了覺遠的介紹後,感慨了幾句。
然後話鋒一轉,輕歎道
“可西土再怎麼差,也是我們的家,東方再怎麼好,也是異國他鄉,我們背井離鄉來到這裡,真的能完成興盛大乘佛法的夢想嗎?"
老僧不是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