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想死卻不小心無敵了!
我會麼?
王寄真自己問自己。
然而,他並沒有得出一個答案。
隻是內心的那股慚愧之意,卻是愈發的放大了。
李易難道不知道放虎歸山,永留後患的道理嗎?
顯然是知道的。
可是李易卻願意在他左右為難的時候,主動提起此事。
這讓王寄真,很難不生出慚愧之心。
要知道自己還在瞻前顧後的時候,人家卻已經為他考慮後路了,換做是誰,都不免自慚形穢。
但透過表麵看本質,李易敢這麼做,除了體現其廣闊的心胸之外,更能看出其所擁有的自信之心。
想到這裡,王寄真忽然間什麼想法都沒了。
“說實話,歸降這件事情,無論以什麼樣的方式,都是不光彩的是恥辱的,讓我歸降,我寧願去死,可是,李大人唯獨是個例外……”
“你是讓我心服口服的人,會讓我第一次覺得,我輸給你,不是一件恥辱的事情”
“但即便是如此,我仍然心中有些猶豫,我會在想,我若是就這麼歸降了,我的宏圖大誌呢?我的未來呢?”
“這一切,都成了空嗎?”
王寄真慘笑一聲,忽然間稽首到底,說道
“但在絕對的實力麵前,我沒有選擇,既然先前已經立下過賭約,君子一諾,駟馬難追,我王某人願意率領中原,歸降於李大人。”
“但我有三個條件。”
“我希望歸降後,大乾能夠善待百姓,在過去,亂世蹉跎,百姓流離失所,受儘苦楚,自我起兵後,本以為為他們創造了太平盛世,可是和冀州相比,卻能看出明顯的差距。”
“所以我肯定,新政才是百姓唯一的出路,回歸大乾,方才能讓他們更幸福,我希望李大人能夠一視同仁,不要因為六州百姓是降國之人,就區彆對待。”
“第二,善待我中原臣子,他們有許多人,都是人中龍鳳,是這世間難得的賢者,他們也沒有犯下過什麼大錯,若是歸降,還請李大人能夠上表天子,重用他們,給他們一個施展才華的舞台;”
“至於第三,倒是簡單,請李大人準備一艘大船,讓王某和自己的家人,能夠出海離去。”
說完這番話後,王寄真痛苦地閉上了眼睛。
他說出這些話來,就代表著,他徹底的放棄了自己的宏圖霸業。
什麼理想,什麼未來,都已經被他丟在一旁了。
這番話,讓李易沉默了。
王寄真直接答應了歸降,這在他的意料之中。
畢竟王寄真此人,和其他三大諸侯們還是不太一樣的。
他還算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對於權位,也沒有他人那麼的貪戀。
這樣的人,為大局考慮,為百姓考慮,為自己的臣屬考慮,做出符合邏輯的聰明舉動,是非常合理的。
但李易卻沒有想到,王寄真居然能提出這樣的三個條件。
第一個條件自不必說,李易沒道理搞區彆對待的那一套。
一視同仁,不應該是什麼特殊要求,而應該是最基礎的行為。
第二呢,倒也好說。
中原的人才是最多的,不加以利用才是浪費。
但隻看才華也不行,也要看人品,看他們做過什麼事情,人品不好的,或者說是劣跡斑斑的,當然是不能用的。
這個交給巡天監就可以輕鬆搞定。
主要是第三,讓李易有些震驚。
王寄真此人,居然驕傲到了這種程度。
尋常人投降,談的條件都是自己以後該怎麼樣。
最起碼,一個高位是免不了的。
然後榮華富貴肯定少不了。
但王寄真倒好,什麼都不要,隻要一艘船,帶著家人出海而去。
在這個時代,出海絕對是一件危險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