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新的秩序,由我說了算_墨家傀儡:荒古高達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武俠修真 > 墨家傀儡:荒古高達 > 第104章 新的秩序,由我說了算

第104章 新的秩序,由我說了算(2 / 2)

各個宗主有些麵麵相覷,隻能點頭稱是。

“人間,輪回路被斬斷了,每死一個人,世間就多一個鬼。”薑尚喝了一口茶,“而這些鬼,就會被煉鬼門用來修煉,百年之後,煉鬼門就會成為這世間第一的門派。”

一句話,信息量有點大,各位宗主都是轉著眼珠子想著什麼。

“所以大家都少打架,能用重生丹的,就用重生丹。少死幾個人,我去把輪回路的事解決了,你們再打。”薑尚又喝了一口茶,摸了摸大黃。

眾人再次麵麵相覷,這薑尚到底是希望和平啊,還是希望戰爭啊?

“雖然我滅了無相閣,那是因為無相閣殺了我南宮家的弟子,但是我對當什麼修真巨擘沒有興趣,也不想做一下個無相閣。”薑尚放下了茶杯,看著各位門主。

“我也不想我的名字被世人所知曉,我甚至不希望世人知道我的存在。”薑尚笑了笑,“後續,我將不會直接參與修真界的一切。”

眾人都是一驚,這薑尚滅了無相閣,為了什麼?不就應該是為了這個孟國最強門派的稱號嗎?

“但是,我對修真界的秩序和凡間的秩序,有一些想法,我覺得會對整個人族有好處,所以請大家過來,一起商量商量。”

眾人點頭,這才對嘛,到正題了。

“首先,全民修行。孟國如今三十六座城池,隻有墨家的墨城有墨家學院,這遠遠不夠,三十六座城,每座城市都需要一家學院,培養這城市和附近村落的凡人修行,哪怕隻是煉氣期,也是強身健體,並且可以給各位的宗門招收弟子更多的選擇。當然,建設一家學院是需要花錢的事情,所以我覺得,誰在這座城市建立了城市,誰就擁有這座城市的稅收權利,當然,稅收不能高,一百取五,如何?”

大家此時睜大了眼睛,收取城市的稅收?這可是皇室才有的權利啊。大家此時都看向了孟國皇帝,皇帝很尷尬,不敢說話。

“當然,我隻有一個要求,學院所學的知識,由墨家。”薑尚喝了一口茶。

大家又紛紛看向墨陽天,墨陽天向大家抱拳,似乎早就知道這個結果。

此時天下商會的會長說話了,“那若是我們新建起一座城池呢?”

商人不愧是商人,三十六座城不夠分?從源頭解決問題不就行了!建城!

薑尚一笑,“那自然是歸你們管轄。”

“稅收可以調整嗎?”禦道盟的宗主問道。

“彆人都是一百取五,你是一百取七,你覺得會是何種效果?”薑尚微微一笑,喜歡提價?墨家優秀畢業生告訴你,得根據市場需求來。

“也就是說可以自行調整。”禦道盟宗主繼續。

“隻要不誇張,自然是可以。”薑尚放下茶杯。

“薑大人,這方法雖好,但若是我們想建城,想建設學院,但是沒有充足的金錢,該當何如啊?”天劍盟盟主,李君耀問道。

天劍盟,以劍修和陣法為主,不善經商,所以在資金上自然是有困難。

薑尚笑了笑,“這便是我的第二個提議,我提議,在孟國境內,建立統一的錢莊。”

眾人眼睛一亮,統一的錢莊?

薑尚點點頭,“凡間的銅錢,可以憑借著錢票去銀裝兌換,那我修真界自然也是可以。墨家坤門早就有一種設想,以陣法銘刻在玉牌上,每一位修士都將會有獨一無二的這種玉牌,這玉牌上記錄著修士的靈石數量,若是需要花費靈石的時候,隻需要用這種玉牌放在相對的陣法上,則靈石數量會自動扣除,不需要隨身攜帶大量的靈石。而就算這玉牌被人搶奪,但是沒有這位修士自身在場,這玉牌也無法使用。這,其實為修真界省去了很多殺人奪寶的想法。若是再座的各位都同意使用這種玉牌,那我孟國修真界後續將會是不同的景象,下品靈石和中品靈石無需再隨身攜帶,不用擔心殺人奪寶的問題。”

眾人眼前一亮,這些想法大家都想過,但是需要有一個強大如無相閣的宗門支持,現如今,薑尚支持這種想法,每位宗主都樂意去配合。

“而我所設想的這錢莊,正是用來發放這些玉牌的,這玉牌不但可以用於花費靈石,還可以用來借貸靈石。比如剛才李盟主說,想要建設學院,但是卻沒有資金,無妨,向錢莊借錢即可,屆時錢莊會根據每一位借貸道友的修為不同,給出不同的利息。現在,我就假設為九進十三出。任何宗門想要建立學院需要錢,都可以向這所錢莊借錢,大家可以選擇還款的時間,還得越快,利息越低。”薑尚又喝了一口茶。

“那這錢莊是由南宮家負責?”天下商會的人問道,這可是重要問題,若是天下錢莊都是由南宮家把控,那簡直比無相閣還要恐怖。

薑尚搖搖頭,“此事涉及深廣,不僅需要大量陣法修士,記錄修士,出錢莊家,還需要大家的配合,所以我的意見是,在座所有宗門共同入莊,有人力的出人力,有陣法的出陣法,有錢的出錢。如此一來,不僅大家都是獲利者,也可以更好的推廣到我孟國修真界的所有修士。”

所有宗主都是麵露喜色,這簡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啊。



最新小说: 人間武聖 爆!80小甜媳一胎五隻小老虎 與大難不死的男孩兒成為了好朋友 暗流1979,我有空間能致富 變身之後封神時代 從前修過仙 穿書後每天都在求王爺退婚 不正經煉金 開局被貶死牢,竟獲得百萬年壽元 大宋新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