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雖然隻有十萬兵,可隨著占據的地方越來越廣,也裹挾了越來越多的明軍,擁有越來越廣闊的戰略大後方。
一旦讓其入關,整個北方局勢便會立即變得一發不可收拾!特彆是戰爭後期,那時候的滿清已經是可以承受一敗再敗的強大敵人了,沒有持續不斷地勝利,根本打不敗對方。
可是持續不斷的勝利依靠的是持續不斷擴大的優勢,可這些無論是大順,還是南明,亦或者是最後的大西軍,都不具備。
其實李來亨也曾經嘗試過通過養父李過勸諫李自成,大明江山要徐徐圖之,先南後北,穩紮穩打,以免讓關外的韃子占了便宜。
但是李自成卻不這麼認為,甚至於整個大順軍高層都覺得滿清韃子不過就是加強版蒙古韃子,沒什麼了不起的。
況且,就連明軍都可以抵擋他們幾十年,橫掃明軍的大順軍想要對付他們還不是輕而易舉?
其實這也怪不得大順軍的高層,怪不得李自成,他們從來沒有和滿清交過手,能夠作為參考的也就是蒙古人和內地的二流明軍了。
於是,曆史依舊沿著原本的軌跡運行,大順軍依舊兵分兩路,很快滅亡了明朝,崇禎皇帝還是按時在煤山自掛東南枝了。
不過,和曆史不同的是,大順軍內多了一個主管軍隊後勤,一心收攏降軍中的關外遼人和明軍火器的李來亨。
他看過無數關於大順軍失敗的原因,不善火器與根基薄弱是其中最重要的兩項。
根基薄弱這塊以李來亨現在的身份還沒有辦法解決,但是火器這一塊,他卻可以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利用養父李過的權勢,通過組建新遼東營的方式,打造一支能戰善戰的火槍勁旅。
滿清後背力量不足,隻要能夠在北京擋住滿清,滿清必然不敢硬拚。
如果能夠在北京擋住滿清軍團半年,等滿清高層內部發生戰略了分歧,演變成內鬥,李來亨和大順軍便能趁機進攻,將滿清韃子趕出關內。
隻要滿清退出關外,大順也便有了休養生息的機會,待天下恢複,民力複蘇,再舉全國之力平定關外也便指日可待。
“將軍,關外的辮子兵真的會來那麼多嗎?”許勇眉頭緊皺,急切地問道。他本來就是遼東明軍,對於滿人的厲害,至今還心有餘悸。
“辮子軍有什麼怕的,整個大明江山都是我大順的了。”王浩不屑一顧,他是順軍老人,和大多數人一樣,對滿清不屑一顧。
“好了,隨我下去吧!”李來亨不想再聽他們的爭辯,微微調整情緒,朝新遼東營軍營中走去,其他三人緊隨其後。
他心中實在是不踏實啊!
李自成隻比曆史上多帶了一萬兵馬,失敗看來是不可避免的了。
若是曆史照著原本的軌跡發展,還得死多少百姓啊!
揚州十日,江陰八十一日,嘉定屠城,廣州大屠殺,幾十萬,幾十萬人地死。
黃河流域千裡無人煙,四川湖南十不存一,繁華的江南各州縣凋零破敗,滿目瘡痍。
這是整個國家,整個民族的至暗時刻!
如今,這華夏大地的億萬生民就隻能靠自己的這五千精兵來扭轉乾坤了!
隻是這五千精兵到底夠不夠?
夠不夠讓大順逆天改命,能不能讓億萬生民絕境求存?
作者題外話明末有很多英雄,他們的身上都有著太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可是那樣一個時代,真正的英雄注定悲情,不得善果。
李自成,李過,李來亨
我希望,能在書裡改變這一切;我希望,英雄都能有善果;至少,他們的事業,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