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順滅清1644!
為了保障軍隊的訓練,新遼東營駐地設置在了北京東城外。
大軍分彆安置在了成“品”字型布置的三個大營裡,各有一個威武將軍統製。
每個大營駐紮著五千人的正規作戰部隊,專管訓練,附帶著上千名徭役負責打雜運輸,保障後勤。這個待遇可謂是整個大順軍中最好的了。
守在第一大營門口的四名精悍士兵,見到李來亨帶著一眾人馬走了過來,連忙將加裝了肩帶的鳥銃掛在背上,招呼人手迎了上去,恭恭敬敬地從幾位高官手裡接過韁繩,麵色恭敬道“將軍!”
李來亨點了點頭,然後大步走進了軍營裡。身後跟著幾十個人。
明日便要開拔了,營中士兵全都在井然有序地準備著。
軍營裡,十餘座嶄新的紅衣大炮一字排開,威武霸氣,火炮隊的士兵正在仔細養護,調試,確保幾日後能用它將韃子轟個粉身碎骨。
李來亨繼續往前走,左顧右盼,觀察著軍營裡正在發生的一切。
第一大營裡的五千士兵都是李來亨精挑細選出來的,已經訓練了一個月,是由威武將軍許勇統製的新軍主力。
這隻軍隊裝備了大順軍中最好的五千支火銃,其中還有五百支是魯密銃。
除了全軍裝備火銃外,第一大營的每個士兵還配了一把腰刀,一把一尺長的刺刀,插在改造過的火銃上還可用於近戰。
最為重要的是,這隻軍隊還裝備了一百餘門大小火炮,這就不容小覷了。
這個時代的火銃射程有限,操作複雜,威力不算十分巨大,還容易炸膛,在戰場上很多時候還得依靠近身肉搏。
但是火炮就完全不一樣了,若是數量足夠,彈藥充足,足以成為重創敵軍,扭轉戰局的利器。
相對的,另外兩個大營則僅僅裝備了不到一千支火銃,十幾門小火炮,訓練強度也僅僅是第一大營的一半不到。
這已經是李來亨在大順軍和投降的明軍裡麵搜刮殆儘才得到的了,那些明政府留下的劣質火銃自然是不能要的。
李來亨前世也不是什麼軍政大佬,對於治軍並沒有什麼創新之舉,他能做的便隻是倚仗著現代軍事理論和管理製度,學習教員的方法來改造這支中世紀的軍隊,並借此打造出一支不同於明軍,勝得過滿軍的新式軍團。
為了達成這一目標,首先便是進行部隊的編製改革。
李來亨將全軍分為三個營,每營五千人,由威武將軍統製。而每個營又下屬四個連隊,單編一個火炮隊,各由都尉統製,另外還有一個將軍親衛隊,一個軍組織督戰隊,以及一個偵察隊。輜重隊,衛生隊等則不在戰鬥人員的編製裡麵。
通過合理的軍隊分工和編製改革,李來亨使得這支明軍降兵麵貌一新,並希望借此實現軍隊戰鬥力的最大化發揮,而即將到來的阻擊戰便是檢驗這一成果最好方式。
其次是軍組織建在軍隊裡,這才是李來亨從現代帶來的治軍利器。
在軍隊的各級各部中建設軍組織,十人小隊設軍組織小組,百人中隊設軍組織支部,連隊、大營則有軍組織委員會。
然後在對應各級各部中挑選有威信,有理想的士兵和軍官進行思想教育,利用加餉吸引人才,發展軍組織成員,組成軍組織委員會。
這是李來亨打造新式軍隊的最大倚仗,通過軍組織這一機構重新整合軍隊,使得國家意誌能夠在軍隊中順利實現,這是新遼東營區彆於同時代的其他軍隊的最重要一點,對提升一支軍隊的戰鬥意誌和紀律而言尤其重要。
而且軍組織還是建設士兵委員會和實現官兵平等的基礎,這在以前的明軍中更是不可想象的,甚至於說,對整個中世紀的軍隊來說都是不可想象的。
在軍組織製度的保障下,組建士兵委員會,選舉士兵代表,保障士兵權益,進而實現軍隊廉潔,官兵平等,減少甚至杜絕軍隊中的貪汙,欺淩和壓榨,是提升軍隊戰鬥力和戰鬥意識的重要手段。
而且軍組織製度的建立使得新軍中各層級形成了雙首長負責製。
將軍負責軍隊的訓練和指揮,軍組織參將專做軍隊的思想工作和經濟工作,督促士兵委員會履行職責,在軍隊內實行民主主義。
士兵委員會主要設在百人中隊這樣的軍隊最重要的組織單位裡麵,配合軍組織監督和管理部隊的夥食和經濟情況。
在軍隊中通過軍組織和士兵委員會實行民主主義製度,保障士兵權益,將士兵與將領軍頭的利益分離開來,這樣才能形成官兵一致、上下平等的新型官兵關係,最大限度激發士兵的戰鬥力。
最後則是強調軍隊的紀律,這是明軍中最缺乏的,卻是滿清軍隊的優勢。
“一切行動聽指揮,一切百姓不得傷,一切繳獲要歸公”。
闖軍的紀律也是時好時壞,軍隊有糧食的時候,對百姓基本能做到秋毫無犯,可若是沒糧,便又是殺人不眨眼,屠城亂殺的賊兵了。
李來亨作為一個現代人,最起碼的人文主義情懷還是有的,他自然不能接受自己的士兵做出那樣的事情,所以軍紀這一塊他尤為重視。
用“三個一切”,在軍中大力整頓那些不守紀律的前明士兵,著力提升他們的的組織性,紀律性,也是對其進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方麵。
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這些工作都已經全麵推進,無論是軍組織,還是士兵委員會,無論是編製變革,還是三個一切,至少表麵上,這支軍隊已經有了一點人民子弟兵的樣子。
當然,這中間砍了三個掌旅,一個都尉,還有十三個士兵,受罰的人更是數以百計,任何一件事情的改變都從來不簡單。
繼續往前走著,繞過一排帳篷,轉過彎後,李來亨看到了一群士兵在卸大車上的棉甲,不遠處還有士兵在分裝火藥,他們正在把火藥裝成一個個易於攜帶的藥囊裡。
另外一些人在收拾鉛子兒,一些人則拿著短刀,把火繩切成一段一段的,以供戰鬥時使用,軍營中充滿了備戰的氣氛。
李來亨看看地上架著的一排排火槍,一眼便認出了那是魯密銃。於是拿起一杆摸了上去,金屬機件和實木槍身都做得十分精致光滑,這讓他忍不住想要開上幾槍,試試這大名鼎鼎的魯密銃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