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放了銃,因為地勢不能成列,沒起到大作用,當先揮刀殺出,猶如殺神,一刀一個,亂民紛紛退讓。
將軍勇武,率先開道,身後士兵士氣大振,緊跟其行,猶如箭矢射入亂民。
李如鬆大喜,內心以為戚金會見死不救,這是他老爹對軍中反對他的將領的慣用手法。
多年來如此行事,才把遼東軍徹底掌控於手,無人敢反。
原抱了死意,殺一個是一個,如今有了生路,連忙回頭,率殘部往援兵方向殺去。
張元勳部離禦前衛最近,得到士兵的求援,不敢怠慢,分出一部前去支援。
大部隨後而至。
前部遇阻,將領被流矢射中麵孔,當場而亡,軍陣大亂,傷亡者重。
官兵在大山裡,仿佛瞎子一般,根本不知道敵人在哪,而亂民對官兵的布置卻了如指掌。
禦前衛不敢失,張元勳咬牙,指揮大軍出擊,十倍於敵,靠著傷亡打退了占據地形的亂民。
靠著求援士兵的引導,知道前方山頭就是戚金部,正要翻山時,後方突然殺出大部亂民,漫山遍野皆是。
“這許多人,都是藏在何處,斥候翻遍山林,為何點蹤影都未得。”張元勳大驚。
軍中諸將實在是無法想到,這些人是怎麼憑空變出來的,違背常理。
戚金得知大部遇襲,毫不猶豫,當即放棄前軍,直奔張元勳部。
望山跑死馬。
翻過了山頭,張元勳部已徹底亂了陣型,搖搖欲墜。
看了眼地形,也不用指望陣型了。
戚金拔出刀。
“諸將,報國恩!”
後方將士紛紛取出兵刃。
率部殺向亂民,亂民居高而下,占據地利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還有在樹上,隻用弓箭就射的明軍苦不堪言。
京城。
朱翊鈞兩眼茫然,李現眼明手快一把扶穩小皇帝。
“十萬大軍敗了?”
朱翊鈞氣血上湧,雙眼發白,不敢信。
第一個念頭就是,他去哪裡再湊十萬大軍。
第二個念頭則是,再湊十萬大軍能敗嗎?
第三個念頭,難道是自己導致此敗?
第四個念頭,自己輕信史書重用將門之後。
刹那間,無數個念頭湧上來。
因為此段史書記載少,朱翊鈞沒有印象,不曉得此處的厲害,以為隻是小患。
卻不知此地乃是大患,如果不是他選擇聽了俞大猷的建議,調用了二十萬大軍,嚇退亂民不敢輕動。
曆史上,亂民早已糜爛廣東。
萬山連接廣西岑溪六十三山、七山、那留、連城諸處鄰境,都起亂事。
萬曆五年才平定,七年才徹底止息。
“皇爺,並沒有大敗,幸有劉總兵救援及時,讓士兵在山頭高呼,嚇退亂民。”
“著人去問殷正茂,這就是他告訴朕的三個月可平亂?他誤朕!”
太監剛要走。
“回來。”
朱翊鈞叫住了太監。
“去兵部,著兵部商議對策,務必慎重。”
小太監去而又返。
神色慌張!
“皇爺。”
小太監跪在朱翊鈞腳下。
“奴婢去了兵部,發現兵部已亂。”
朱翊鈞懷疑耳朵聽錯了。
“譚尚書急症發作,他……他……他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