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重新開拔。
前番敗的憋屈,劉顯等老將久經沙場,不會因為一次戰敗而氣餒。
如今一則有了經驗,二則有了方向,對戰事內心已有把握。
廣西總兵李錫是歙人,部下多狼兵,為大明殺敵無數,在山地如履平地,根本不把亂民放在眼中。
狼兵作為前鋒,掃除山林裡亂民的耳目,遇到敵部,大軍則隨後碾壓之。
二十萬大軍重整旗鼓,殺氣騰騰開入羅旁。
這一次,大軍不在像無頭蒼蠅一般亂竄,直奔目的地。
連綿成勢,即行如風,一日滅十數寨。
用了不到半日,就先下了羅旁。
民夫們開始在水源附近砍伐樹林,平整土地,立寨加固,大興工事。
穩打穩紮,步步為營。
山林中,亂民的探子都被狼兵趕殺,成了一場對等的遊戲,獵人和獵物。
但是狼兵多,背後還有官兵,亂民無法抗,往往被圍殺。
到了狹窄山路,懸崖峭壁時,狼兵未發現亂民,則大軍進。
發現亂民守,則不顧傷亡攻之。
狼兵翻山繞後,前後夾擊。
雖然傷亡不小,但是行動迅速,亂民一樣損失慘重。
又下瀧水。
同樣安營紮寨,修建工事。
留一部堅守,大軍繼續開拔。
終於到了原先官兵大敗的地方,此處最險,亂民人數雖然不多,官兵卻無法。
而狼兵也不能輕易翻越,大軍被阻在此處。
諸將聚眾商議對策,考慮嘗試運大炮進山。
“這一路都是山,還有峭壁,大炮如何進來?就算用人力恐繩索不能擔。”
“隻能如此,還有何法,發下軍令給後營,務必把炮運來,否則按軍法處置。”
戰事哪裡有公平可言,再不合理違背常情,也需想儘辦法做到,否則隻能受軍法。
“還有,務必要找出亂民躲藏的地方。”
劉顯同意。
“此番還是有點奇怪,前番初,亂民也有被我軍圍困,但是都敢死敢戰,如今為何少了這番氣勢?”
有老將納悶。
突然,士兵稟報,有亂民下山投降。
投降的亂民是漢人,餓的瘦骨嶙嶙,為了求活,他告訴了大軍軍情。
“你說還有官兵聚山而守?”
聽到亂民們的話,眾人皆不敢信,認為是亂民計策,使人去拷打問話。
亂民被分開拷打,翻來覆去的問各種情形,但是最後說的話並無太大區彆。
此時,狼兵也來報,發現一個“天然樹洞”,發現了亂民大部。
劉顯毫不猶豫,大軍出擊。
亂民沒有發現狼兵,等大明官兵圍上來時,已來不及逃離,被堵在“天然樹洞”裡。
成也此,敗也此。
數千亂民被絞殺。
等清理完戰場,劉顯按捺不住,親自去看了,部眾雖然已經指明方向,卻在走進去時,才恍然大悟。
感歎道,“前番所敗,非人之罪。”
雖然解決了後患,前方險地仍然無法輕取,突然,山後殺聲四起。
狼兵中,最善者,爬上懸崖望去,很快回來稟報,亂民後寨中亂起,有官兵廝殺。
劉顯明白了,此乃天意。
發下軍令,大軍齊出。
用人命鋪出一條血路,消耗亂民弓箭火銃,傷亡近千人,才攻到關卡前。
亂民後寨已亂,前寨去支援後寨,關卡亂民人心慌亂,終於被軍官爬上來。
剛開始還殺敵無數,後來乏力,漸漸不支,越來越多的明兵爬上關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