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國萬曆!
前番不管是狼兵還是明兵獲勝,都會帶傷,全軍注視之下,本來選出的就是武勇之人。
沒人會不拚命,哪怕打不過,也要以命搏命,讓對方不能繼續下一場。
之所以震驚,就是沒有人像他這般輕描淡寫。
所以不管是狼兵,還是明兵,都沒有反應過來,最後才醒悟。
楊元站在場上,當然沒有要下的意思。
狼兵再上。
又敗。
再上。
再敗。
狼兵不服氣,敗了十場還是要上。
楊元也不說話,任有狼兵車輪戰。
翻來覆去就是一個套路,退而擊之,百發百中,中則必倒。
有狼兵下了狠心,想要上前同歸於儘都不得。
……
校場寂靜。
“楊無敵!”
“楊無敵!”
軍士中,斷斷續續有人喊道。
“楊無敵……楊無敵……楊無敵……”
連狼兵們也喊著土話,神情狂熱。
“此將能在大軍潰敗之時,彈儘糧絕之地,堅守一月餘,吾隻當其大才,今日得見,始知勇冠三軍。”
劉顯在將台,大歎!
連一向自付的李錫,都眼露不可思議。
此人年輕,卻出身禦前衛,受皇帝信任,如此超凡本事,未來必定鎮守一方。
見狼兵服氣,楊元並沒有得意,學原先狼兵們嘲諷明兵,反而朝狼兵們拱了拱手。
麵色平靜下場。
如此這般大度,雙方士兵都敬佩不止。
第二日,大軍士氣高昂,開拔。
楊元不顧挽留,帶著屬下傷兵們回後方大營。
李如鬆留了下來,此時正是獲得戰功的大好時機,他舍不得浪費這個機會。
亂民得知岑溪大敗,官兵占了最為險地的岑溪,這下才徹底慌了。
逃回來的人,有人指責是漢人告密,漢人大怒。
這些日子,漢人受到的排擠越來越多,眾人不傻,說來說去,都因為營地糧食不夠。
有些人不能忍受,帶著隊伍離開,剩下的漢人也和瑤民離心離德。
瑤民和漢人中的明白人,想儘辦法撮合,每次找到機會,但總是被一些蠢人破壞。
有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有說漢人出賣瑤民可以求得生路,應該防備。
還有說瑤民和漢民本來就不兩立,有說當年各種仇恨。
此種種言論,亂民中不分瑤漢,都深信之,且深信不疑,哪怕將領解釋也無用。
長老們親自出麵,表麵上壓服,但是內心始終不曾揭開疙瘩。
大軍壓境之下,亂民中的瑤民和漢人竟然一拍兩散,各自分開了。
明兵三日下新興、德慶、伏峒三地,可以說一日一地,毫無阻力,自身也沒有受到什麼傷亡。
前番用時一年,都不曾深入此地,今時從進山開始算,不到月餘就勢如破竹,真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且亂民也沒有了以往的決然,以前亂民哪怕被官兵包圍,也無人投降死扛到底。
如今山中經常有亂民向明兵投降,這是以前沒有的事。
明軍氣勢越甚,遇到亂民不在懼,雙方形勢徹底反轉。
楊元回到大營,第一時間就發覺少了幾人,原先皇上派來的太監,其中孫大海等人都不見了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