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國萬曆!
張居正還是來了,總要做個表率,不能讓皇上任性。
其餘人可以不見,張居正不行。
見到皇帝在看奏疏,張居正毫不客氣,開口就是,“三百萬。”
朱翊鈞愣住了,莫名其妙。
“一百萬太少,必須給國庫三百萬。”張居正一口價。
“噗嗤。”
朱翊鈞被氣笑了,朝堂大事,被張居正談成了市井生意,不滿的看向張居正。
換成其餘人可能會憂慮,但是張居正不會,一臉坦蕩的看向皇帝。
“兩百萬。”
朱翊鈞歎了口氣,無語道。
“可以。”張居正知道皇上的底線,兩百萬是個比較中肯的數字。
“不過朕有個條件。”
“朝廷大事,如何用來講條件。”張居正衣袖一甩。
“臣告退。”
“攔住先生。”竟然真的就這麼走了,朱翊鈞傻眼。
今年開始,自己越來越胡鬨不講規矩,先生也越來越不像個先生的樣子了。
到底誰跟誰學的呢。
李現趕前兩步抱住張居正,臉笑成了一團,諂笑道,“先生何必這麼著急,皇爺還有話說呢。”
張居正隻能無奈回頭,看向朱翊鈞。
“朕要擴編八衛,但是需要一個管理的衙門,隻禦馬監不行,五軍都督府朕也不要。”
“大臣們不會同意的。”張居正直接拒絕。
“兩百萬兩銀子,丟到水裡也能看到個響動吧?”
“這如何能比。”
張居正解釋,“立新的衙門,需要調派官員吧?吏部兵部都不會配合的。
沒有這兩個部門配合,從何處調派官員呢?難道陛下真要全靠武人?”
“朕直接任命官員。”朱翊鈞幾年裡,已認得不少官員,口袋裡也能拿出一些人來。
“誰能沒有吏部的公文就敢上任?不懼天下人唾罵?”
“這先生就不用管了,先生在內閣,幫忙發下詔書即可。”
朱翊鈞可以用錦衣衛傳遞聖旨,但是此舉太不合理了,他也不能如此,朝廷的威望還是要維護的。
他是要補鍋,不是要砸鍋。
砸破了也是砸的自己的鍋,還是最大的一口鍋,昏了頭才會這麼做。
朱翊鈞站了起來,上前認真說道。
“朕也是為了新政啊。”
張居正不說話了。
清丈全國提田畝,這是他的提議,在頭兩年的規劃中,他會調派各地軍隊。
而戚繼光部,李成梁等部都是他拉攏的對象。
皇帝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底線就是軍隊不準碰。張居正明白,也願意如此。
碰了軍權的權臣,都不會有好下場。
這不是人情的問題,而是現實的問題,他看的穿的此點。
之所以很久沒有提起清丈全國田畝的事,一則因為廣東戰事,二則因為他久沒有接觸軍中,心裡沒有準數。
軍隊不穩,誰都不敢做清丈全國田畝的事。
如今皇帝大刀闊斧的整理禦馬監軍隊以及禦前衛,張居正還是很欣慰的。
欣慰的原因就是皇帝做事有理性。
知道哪些能碰,哪些不能碰,碰了容易出亂子。
“成立什麼衙門?”
聽到張居正問,朱翊鈞心裡鬆了口氣,沒有內閣的配合,他有些事情還真不好做。
“軍務處,專門負責八衛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