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國萬曆!
朱翊鈞回到文華殿。
請來張居正,張居正至,太監端來椅子,奉上茶水。
“先生昨夜可睡足?”
張居正坐下,聽到皇上的話,沉思片刻,抬起頭,大聲說道,“臣一夜睡到天亮,今早醒來精神煥發。”
“朕也是如此。”
朱翊鈞說完,兩人相視而笑。
多年的君臣,以及師生情誼,兩人之間很多事情已經心照不宣。
就像他看到張居正眼圈的憔悴,就像張居正知道皇上這幾日的反常。
變法到了今日這個地步,受到責罰罷黜的不知凡幾,大臣都死了好幾人。
如今是不進則退。
朱翊鈞不能退,張居正更不能退。
退。
張居正必須要以死謝罪安天下。
而如今,張居正已經放下了對生死的擔憂,下定了決心,內心有了明悟。
所以,他更擔憂皇上。
皇上才是變法的關鍵。
“朕這裡,又收到一封彈劾先生的奏疏,不是言官,而是來自地方布政使。”
張居正點點頭。
這份奏疏,還是他在內閣讓人送到司禮監的,早就看到了,按照祖製,他應該出內閣歸家以待公議。
有了定論之後他才能回內閣,不過這些祖製他早就打破了,今時今日他更不會選擇回避,朱翊鈞也不以為意。
“壞祖宗之法,竊君主之大權,掩君主之功績,縱門生之固位,冒朝廷之軍功,引背逆之奸吏。
誤國家之軍機,專黜陡之大柄,失天下之人心,敝天下之風俗。”
朱翊鈞打開奏疏,歎道。
“這是要殺先生啊。”
張居正點點頭,他知道,大臣們要殺他,詛咒他的人更是不少。
“臣死則死矣,唯變法之事不可廢,臣隻願生前能行變法之事,死後能有後人繼上,臣就無憾矣。”
聽到張居正的話,朱翊鈞長歎一聲。
張居正想法是好的,他把事情打下基礎,後人隻要維護好。
可惜。
曆史上連這點也做不到。
雖然張居正死後被抄家,家破人亡,但是曆史上的萬曆皇帝對新政還是支持的。
但是後繼者呢。
沒有外朝大臣的大力支持,隻靠皇帝又如何能支撐。
朱翊鈞不得不感歎,這一世,自己給了張居正更多的支持,但是改革變法一樣如此艱難。
由此可見曆史上的變法為何舉步艱難,十年的時間改革都沒有成功,隻做到了一半。
張居正身死道消。
朱翊鈞不禁自問,張居正死後,無人可取代張居正,何人能代皇上麵對群臣乃至天下的壓力。
自己嘴巴一張,可以大言不慚的做到獨自麵對天下嗎?
還是有辦法的,前提是他能像大明太祖,或者後世的滿清一樣,指揮的動幾十萬大軍,殺的地方人頭滾滾。
自己能做的到嗎?
才四萬軍隊的事情而已,一年都沒有搞定。
戚金等一眾年輕將領,他們又各個都是忠心滿滿的人嗎?他們的想法又是什麼呢?
他們最後會是倒向天下鄉紳,還是倒向自己這個獨夫呢?
後世的稅都收不上來,各種逃稅,如今自己想要天下大戶如數繳稅。
考成法逼迫言官做實事,皆反對。
整頓了言官,開始用言官督促各地官府清繳曆年欠稅,就已經各種事端出來了,還是皆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