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夭芳華!
沈恩希自小就受景明帝教導,威嚴起來,通身的氣派不比那些男兒差,還多了分女兒家的豁達從容,端莊優雅。
言出必諾,令出必行,是她學到的第一個道理!
今日立冬,百姓們不管忙閒、貧富,都會給自己放一天假,街上人來人往,看到布告的人也多。沒一會兒,布告前就站滿了人,七嘴八舌的討論著。
“前幾日就聽說容曦公主要來芸州,沒想到還真來了啊!”
“不僅來了,一來就開倉給咱們放糧,就在知州府上,每戶一鬥米。”一書生讀了布告,耐心地給百姓們解釋。
一大娘挎著籃子很疑惑,拉著旁邊的老姐妹問“這不災不荒的公主放糧乾什麼?”
“是不災不荒,可入了冬,再留下種糧,也剩不了多少了!”被問的那個人笑著打趣她,“老姐姐,你要是有餘糧就不去領,反正啊,我得趕緊去,晚了就沒有糧嘍!”
那老大娘一拍大腿,朗聲笑開“妹妹呦,我沒說不去啊!彆說沒有多少糧,就是有糧,公主的福澤哪有拒絕的道理?”
兩人相互攙扶著趕到知州府,前麵已排起了長龍。隻瞧見那些人歡歡喜喜地領了糧,感恩戴德回去。那容曦公主坐在堂下,喝著茶,仙姑似的笑著看著他們發糧!旁邊兩個俊俏的公子哥一見有人給那公主磕頭,還沒跪下就給扶起來。
“大娘,大娘!”那發糧的小斯見她發呆,連聲叫她,“大娘,你的糧!”
“哎,哎!謝謝你孩子!”
那小廝憨憨一笑,望向坐在堂下的沈恩希,一麵裝糧,一麵說話“大娘,不瞞您說,我家裡老爹前年摔傷了,不能下地,公主心善,傷殘孤寡,一律多加一升的糧。要謝就謝公主吧!”
“是是是,你忙著,我回去招呼人給你們做點熱乎飯!”
那大娘說乾就乾,提著糧,叫上平日裡交好的老姐妹、閒著沒事的小姑娘,熬粥、炒菜蒸饃饃,乾起活來依舊樂的合不攏嘴。
沈恩希去芸州開倉放糧的事,很快就傳遍十裡八鄉。那些官員聽說之後黑著臉告到景明帝跟前“陛下,這才剛入冬,容曦公主就開倉放糧,那可是賑災糧啊!萬一有個天災人禍,芸州的百姓無糧可吃可怎麼辦?”
“我說齊大人,公主放糧本意是想讓百姓們安心過冬,我身為芸州知州都沒說什麼,你多管閒事,也不嫌累。”
芸州知州方正東素來看不慣有些人自己管不好還非得管彆人,哪怕在朝堂之上他也毫不顧忌地堵回去,有些人就不能慣著!
“陛下,賑災糧輕易動不得,容曦公主這回確實太任性了!”宰相劉琦站出來,一臉義正言辭,“不管本意如何,錯就是錯了!錯了就當罰!”
方正東氣得鼻子冒煙,對著他開始陰陽怪氣“宰相大人,莫非你是神仙?能預測天災人禍什麼時候發生?反正在下凡夫俗子一個管不了那麼多!我芸州雖不是富可敵國,但養活百姓和公主還是綽綽有餘的!芸州的米麵是用來吃的,不是用來發黴的!”
景明帝被吵的頭疼,凝眸望向全程垂著頭,一聲不吭的永樂侯,將問題拋給了他“宋愛卿,容曦這事兒你怎麼看?”
冷不丁被點名的宋嵐星,捧著象笏站出來,看了一眼低著頭擺弄袖口的襄王,恭恭敬敬地回答“陛下,這事臣不好開口啊!按理,作為希兒的親舅舅我該向著她說話,但容曦公主是有錯,錯在少不更事!開倉放糧這樣的事原本該與陛下和襄王商量一下,也該給宰相大人知會一聲!”
“宋嵐星,本王覺得你是越活越糊塗了!”襄王嘴上說著宋嵐星,卻直勾勾的看著劉琦,語調平靜和緩,不便喜怒,“芸州是容曦的封地,人口錢糧,哪樣不是公主府的所有物。隻要她不作死,彆說劉大人,就是皇兄都管不了!”
“況且,她就是說了,相爺也得有心情管啊!”
此話一出,原本粘在宋嵐星身上的目光,都落到了劉琦身上。劉琦眉心一跳,不自覺的發慌,麵上卻鎮定自若“王爺說的哪裡話,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儘其責。臣不賢,承蒙陛下不棄身居相位,理當依照禮法為陛下分憂,怎可隨心所欲。”
他這話說的很有水平,看似自謙,實則字字句句都在指控沈恩希任性而為,不懂規矩,偏偏聽者挑不出任何錯處!景明帝不得不承認劉琦是個人才,如若不是他的野心太大,造孽太多,他真的會善待且重用此人。
“襄王,劉愛卿的忠心朕是知道的,他不是那等不知輕重的人,你此話何意?”
襄王玩味一笑,慢悠悠地倒出原委“立冬那日,府裡的人偷閒跑出去閒逛,正巧看見公主府的馬車停在幻煙樓門口,好奇跑過去瞅了兩眼。你們猜看見了什麼?”
襄王講到一半賣起了關子,把眾人的興致吊的足足的,一時間朝堂上議論紛紛,大臣們都在暗暗擔心是不是自家孩子在外麵闖禍被抓個正著。沒人往容曦身上猜,不僅是因為皇帝在場,就憑襄王那護短的性子,不可能把有損公主府顏麵的事放到明麵上講。
宋嵐星倒是猜到了,但他依舊裝作不知道,一本正經的和周圍的人討論著,沒討論出結果,內宅秘辛倒是聽了不少。
討論聲不消反漲,景明帝適時清了清嗓子,以穩定秩序,而後看向襄王“你要說就趕緊說,這裡是朝堂,要說書自己回去搭台子!”
“咳咳!話說那人…”
“沈明!你登鼻子上臉是不是!”
襄王看著他哥一本正經地裝模作樣,無奈地聳聳肩,接著往下講“那人趕過去正好聽見劉丞相的侄子劉越拿花魁魅語和容曦做對比,說夭夭不如魅語溫柔可人,連洛音都敢背著她私會花魁。永樂侯府大公子見此出手教訓了他,卻反被威脅揚言要誅他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