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之前發生的事情,陳璐感到更加不安,她必須要弄清楚幾件事。
首先,她打電話給林菲飛,讓她查清楚當初舉報李想曠工的人到底是誰,是誰指派他那麼做的。
另一方麵,陳璐也給易遙打了電話,雖然易遙沒有遮掩說李想的確是在一抹當攝影師,還把他們正在運營的賬號告訴了陳璐。
陳璐聽得出來,提起李想易遙的聲音顯得有些不太自然,像是藏著些什麼,這讓陳璐內心更加憤懣。
林菲飛是有些手段的,她很快就從攝影部負責人那裡問到了是誰舉報李想曠工,找到當事人一問,才知道當初是張雲創的外甥女秦墨找他,他迫於淫威才隻能選擇照做。
這下,陳璐終於想通了。
是秦墨故意挑撥張雲創,才讓張雲創抓住了李想曠工的把柄,導致李想最終辭職。再一想,當時李想曠工就是在黑泉社區拍攝,李想也跟她說過,是為了給易遙幫忙才沒有按時回公司。
看了易遙給她的賬號,陳璐心裡更加清晰了。
易遙他們做的是i類型的閱視賬號,這種賬號對視頻質量要求很高,顯然,一抹招不到合適的攝影師,所以才用了這種下三爛的手段把李想挖到了一抹。
這些,陳璐其實都不擔心,她唯一擔心的是李想和易遙,如果他們一直這麼朝夕相處下去……
陳璐不敢想了,她早從陳佳梅的嘴裡得知,那段時間李想每天都忙到很晚才回家,基本都是十一點之後。
陳璐心裡像是打了個結一樣,狠狠地把她和易遙李想兩個人捆在了一起。
陳璐隻是幫忙照顧了陳佳梅,她和李想的關係就有這麼迅速的發展,如果李想和易遙朝夕相處下去……
陳璐知道,她必須要做點什麼了。
周末結束,黑泉社區又重新變得熱鬨起來。
李想既要拍攝竹編賬號,又要抽時間出來規劃和建造竹園忙得不可開交。張濱也不輕鬆,拍攝的時候他要當李想的主力攝影師,拍攝結束還要剪輯視頻,終於忙完也得留出足夠的時間拍攝空間改造的視頻拍攝時間。
秦墨一方麵要照顧剛剛受到情感衝擊的秦延山,還要負責拍攝團隊的打雜。
連孟宸這個主播也並不輕鬆,兩個賬號的主角都是孟宸,她要隨時更換角色、補鏡頭、換服裝,還要參與竹園的建造。
一群人雖然忙碌,但卻也充實。
經過一個星期的摸索,竹編主賬號的流量已經十分可觀,單條視頻的播放量基本都會維持在百萬左右,每條視頻的點讚量也基本過萬,視頻反響還算不錯。
一周時間吸粉十萬,雖然成績不算格外亮眼,但畢竟易遙還沒有正式開始運營,自然流量下能有這樣的成績已經算是十分出眾。
易遙知道,按照這樣的速度發展下去,再過一周時間的沉澱,投入更多的資金進行運營,主賬號基本就可以實現突破,賬號的粉絲量也會達到一個更高的高度。
粉絲量突破五十萬,易遙就有更大的運作空間,賬號的變現能力也能提升一個擋位。
但同時易遙也很擔心。
她知道過早的變現對i賬號的影響很大,這基於閱視用戶的體驗。閱視短視頻平台能在短時間內達到日活四億的水平,就在於閱視對於用戶體驗的重視。
快節奏抓眼球的視頻內容,高性價比、大力度的直播帶貨都可以讓用戶在娛樂和購物上獲得更好的用戶體驗。
可i賬號不同,i賬號依賴粉絲活躍度實現變現,但在賬號前中期,粉絲的黏性並不強,一旦過早的做變現,不管是接廣告還是直播帶貨,都會影響到粉絲對賬號和主播的印象。
畢竟他們做的是傳統竹編,抓的是傳統觀念、父女情、師徒關係,這些傳統理念會自然而然地給粉絲留下“不落俗”的印象,一旦讓粉絲意識到賬號的意圖是為了賺錢,整個視頻賬號就會“落俗”,進而影響粉絲黏性,甚至讓粉絲產生被騙的感覺。
但眼下的問題,易遙也無法忽視,黑泉社區的訂單已經快做完,再有二十幾天的時間,賬號不開播,不做帶貨,黑泉社區的生產就會中斷。
中午,張濱正在剪輯視頻,易遙找到張濱,讓他嘗試把視頻時長拉到一分半也就是九十秒。
張濱雖然是外行,但對閱視也有些了解。
“易遙姐,九十秒會不會太長了?我看閱視的短視頻都是三四十秒,很少有超過一分鐘的。短視頻嘛,時間這麼長還叫短視頻?”
張濱的擔心並非沒有道理,閱視短視頻平台本來就以短視頻為主。在最短的時間裡讓用戶獲得最好的視頻體驗,也是閱視短視頻的基本運營策略。
九十秒已經是易遙分析閱查數據後能控製的最長視頻時長,易遙這麼做有她的道理。
首先,為了避免賬號過早變現導致賬號受影響,易遙想到了新的變現方式——自媒體流量變現。
閱查與麒麟號自媒體平台合作,已經實現了平台共享,而麒麟號的中視頻計劃扶持力度也相當大,萬次播放可以有七十多塊的收益,也即是說如果一條視頻的播放量能做到百萬水平,光流量收益就可以做到七千多塊,這部分收入已經可以基本滿足一抹的日常運作需求。
麒麟號的視頻時長通常在兩分鐘以上,長的能做到十幾分鐘甚至半個小時。一分半,已經是易遙能控製的最少時長。
另外,一分半的短視頻能跟完整的體現竹編技藝,加上李想的拍攝水平,維持用戶的觀看欲望並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