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經簡稱《楞嚴經》,又稱《首楞嚴經》、《大佛頂經》、《大佛頂首楞嚴經》、《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也是佛教中一部極為重要的經典。
在《法滅儘經》上說末法時代,《楞嚴經》先滅。楞嚴經包括序分、三番破識、十番顯見、剖妄出真、會通四科、圓彰七大、審除細惑、從根解結、二十五聖圓通章、四種清淨明誨、楞嚴神咒、十二類生、曆位修證、七趣、五十陰魔。
牛頂天雖然未學習過佛門典籍,也沒有什麼興趣,但在抄寫這本經書的時候,他的心境似乎也愈發地平靜下來,隱隱是有些收獲。
因此,雖然懷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對於謄抄經文這事也未曾馬虎,沒過多久,手中的這本經書已經抄寫完畢。
接著,又是來到書架,尋找,挑選,謄抄,再尋找誓要找到那本書!
外麵的天色已經將晚,此時,他的桌上已經謄抄了四本經書。
他也不著急,隻是慢悠悠地尋找下一個書架,謄抄下一本經書。
等他合上手中的《佛說阿彌陀經》後,他再次來到了書架旁,慢悠悠的尋找著,心中也在不斷地琢磨著。
他不光是對這層樓裡的《九陽真經》感興趣,更對樓上的七十二絕技感興趣。
如今身懷《羅漢伏魔功》,這門狗哥練過的神功,不比《九陽真經》差,甚至還有可能更甚一籌,少了《九陽真經》也並非不可。
但是樓上的少林七十二絕技卻他卻是覬覦了很久,早就想挑幾門回去給手底下的人修練,這些絕技大多是些橫練的功夫,門檻不高。若是練到深處,功力卻是頗為不俗,這對下一步計劃的開展極其重要。
因此,這藏經閣的二樓,必須進去!可是怎麼進去呢?直接強闖?還是慢慢謀劃?回頭再來終究少不了破門而入,到那時豈不是要把幾個老和尚湊到一起了?
嘶~
牛頂天萬分糾結。
想著想著,他的右手突然摸到了一本經書,抬眼看清書名,眼中瞬間一亮,趕忙壓住心底的激動,緩緩地抽出經書。
打開之後,《楞伽經》中全是梵文。牛頂天一頁一頁地摸尋著經書裡的夾縫,尋到一半時,果然有了厚厚的凸起之處。
在原世中,關於這本《九陽真經》有很多種說法。
一種是說《九陽真經》相傳為達摩祖師所寫下的。
但後來張君寶悟到達摩祖師是天竺人,就算會寫中華文字,也必定是文理粗疏。
而《九陽真經》裡的文字佳妙,外國之人決計是寫不出的,一定是後世中土人士所作。
多半便是少林寺中的僧侶,假托達摩祖師之名,寫在天竺文字的《楞伽經》夾縫之中。
還有一種,是說在嵩山中一位無名奇士鬥酒勝了王重陽得以借觀《九陰真經》,此人即鬥酒神僧。
某天與王重陽鬥酒後勝於王重陽,王重陽便把《九陰真經》借給鬥酒神僧看。
鬥酒神僧認為《九陰真經》陰氣太重,一味崇揚道家黃老之學,隻重以柔克剛,以陰勝陽,不及陰陽互濟之妙。
於是投身少林,在四卷《楞枷經》行縫中,以漢文寫下了自己結合武道禪宗心得所創的《九陽真經》。
鬥酒僧自覺比之與《九陰真經》更有陰陽調和、剛柔互濟的中和之道。
撰寫《九陽真經》的鬥酒神僧在皈依佛法之前乃是道士,精通道藏,所撰武經剛柔並重,陰陽互濟,隨機而施,後發製人,與少林派傳統武學的著重陽剛頗不相同,與純粹道家的九陰真經之著重陰柔亦複有異。
於是便順理成章出現在少林寺藏經閣之中。
不管怎麼說,此時這卷經書已經到手,但是眼下也也沒了時間再去謄抄夾縫中的《九陽真經》。
若不是少林寺臨時變卦,耍了他一番,他倒不介意明日的時候慢慢謀取,本來也是如此打算。
這天天鎖著的藏經閣如何進來?偷鑰匙?呸!那覺真平日裡恐怕就差把鑰匙賽褲兜裡了!明日來也總少不了打破門窗,倒是難免要被人發覺。
韓小瑩的掌毒已解,眼下也光明正大地進來了,先特麼擒住一個再說!回頭覺真覺性兩人還不是隨手可製!
不等了!
於是收起經書,施展步伐,全力向二樓衝了上去。
錯字亂句麻煩提醒一下謝謝,這兩天過年事太多更新的比較匆忙,可能文字語句會有些有問題,有意見大家都可以提,積極改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