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電影年代!
第192章失重模擬訓練
怎麼樣拍好一部電影,不是嘴上說說我們來拍好一部電影吧!
一部好電影,需要紮實可信的劇本,才華出眾的導演,優秀的演員。更重要的,是有一群執行力強,工作能力優秀的劇組工作人員。
需要攝影,需要燈光,需要道具,置景,服裝,化妝,劇務,場務。根據影片類型需要動作指導,煙火特效,配音,替身等等。
在以前,完成一部電影創作的華語電影劇組,以上那些崗位不過幾十人,算是參與後期也不過一百來人。
多一點的,才區區兩三百人。
但章昊指導《蝙蝠俠開戰時刻》的時候,加入後期製作團隊,參與項目的幕後人員多達2000餘人。
如何有效管理這兩千多人,保質保量,不出差錯的配合好,完成工作,就非常考驗劇組領導的調度能力。
在《蝙蝠俠開戰時刻》劇組,有查爾斯·羅文這個經驗豐富的好萊塢金牌製片人幫助章昊。
但在正在籌備當中的《地心引力》中,可沒有幫得了章昊,都需要他自行決策。
和章昊合作很久的製片人劉浩看著排得滿滿當當的製片計劃表,上麵寫著詳細的工作流程,甚至連吃飯這麼一件小事章昊都給出了流程。
“好家夥,還好你給出了流程方案,要不然光是一千人吃飯的問題,我們製片組的腦袋都要大上兩圈。”劉浩擦擦汗,對章昊說道。
“這都被逼出來的,慢慢來吧,大家頭一次製作這種大型科幻電影項目,都會緊張。”章昊說道。
“有你這顆定心丸,大家都乾勁十足,在你的帶領下,我們肯定會完成這部開天辟地的電影。”劉浩說道。
外界對章昊的選擇感到質疑,也有支持的,各種聲音的混雜。但章昊的核心團隊,都對章昊抱有一種絕對的信任。
這種信任不是沒由來的,而是章昊在一次次成功當中不斷積累下來的權威。
尤其是跟著章昊去過好萊塢的團隊成員,更是對章昊推崇備至。
這不,在航天局專家指導下,天宮異彩工作室的物理特效團隊入駐劇組,和道具組一起製作宇航服。
作為物理特效團隊的負責人,年紀輕輕的喬欣領導著整個物理特效團隊和道具組製造各種道具。
此時她正在審核草圖,一邊和新加入工作室的技術人員吹牛“我跟伱說,我們章導,在導演界,就是這個。”
看著豎起的大拇指,技術人員表示反對“導演是不錯,很優秀,但也不是沒有比他更優秀的導演,比如國師。”
喬欣搖搖頭道“國師就算了,你給他機會執導科幻片,他敢接嗎?”
技術人員想了想,搖搖頭道“多半是不敢接的。”
在《地心引力》進入籌備階段後,圈內流傳了一種說法。
在章昊拿下大劉全部科幻小說電影改編版權之後,出於對章昊的信任,中影判斷章昊會帶起一股華語科幻片風潮。
所以中影果斷出手,拿下了其他幾個知名科幻作家的多個小說版權。
其中王晉康的《七重外殼》和江波的《機器之門》都被傳被改編成電影的消息,甚至傳中影找了國師和陳鴿子分彆執導兩部電影。
但兩位大導演都拒絕了,對聲威卓著的兩位大導演來說,接這類題材就是砸自己招牌。
章昊聽說過這件事,知道兩位導演的想法,他有時候不由得在想,就算不接未來兩位導演都不斷的砸自己招牌了。
所以不如放下過往背負的榮耀和成就,重新出發,豈不是更好?
當然,要放下談何容易。
之後中影找了一圈導演,包括章昊的師兄寧浩,還有新晉十億大導演徐大光頭,都沒有人願意接手。
人家章昊能搞,除了他自己有本事,也是因為他敢想敢乾,是個電影瘋子。我們是正常人,這類型的項目不是中國導演能玩得轉的,你還另請高明吧!
中影沒辦法,隻好找到章昊頭上,也不是讓章昊執導,而是請他意見。
章昊的回複隻有一句話“等我《地心引力》取得成功,到時候敢嘗試的導演就多了。”
中影那邊一聽覺得也是,前麵主要是中影是公有機構,一些政治任務需要中影來完成。
在章昊籌備《地心引力》的消息被上頭知道後,上頭就給中影下達任務,作為國字號的電影公司,要主動參與科幻片的投資和製作。
但現在沒人能接手,隻好先等待合適的時機。
當然,前提是《地心引力》之後,不要出現一個類似《尚海堡壘》的影片。前世小破球之後,來了一個《尚海堡壘》,差點把門焊死。
要不是後來小破球2橫空出世,估計華語科幻電影就是曇花一現。
整個七八月,《地心引力》都在前期籌備當中。大冪冪的任務非常重,她要接受航天員的訓練,即使降低了標準,每天的訓練都還是很辛苦。
航天局直接找了現役的宇航員翟誌剛,還有劉洋一起來做顧問和技術執導,訓練大冪冪,之後華仔在八月份也報道,跟著一起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