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玉宇!
“我們路經鹹陽分號時,也發生了一樁怪事。”風健天待李管事說完,便把在鹹陽分號遇上宿甲訂購金龍圖案布料的經過,也向大家簡略說了。
“這兩天俺與夏離、震揚等一眾兄弟粗略分析了下,想必是龍虎門要把洛陽城錢莊生意都攏到他們名下,也想趁此機會給我們商號一個下馬威,俺們裕興隆才會受到此挫折。”禹步罡說到。
“照穀主方才所說,我瞧此事並非我們先前所想的那麼簡單,如今又扯出個宿甲來,還有那個叫石釗的,倒都是些棘手人物,隻是這龍虎門的底細我們了解得並不多。”雖已是過了子夜時分,“猛虎”夏離卻依然雙目炯炯有神。
“依我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區區一個龍虎門,懼他何來?”“巨蜥”苡震揚聽到此處,站了起來,把他那粗如水桶的雙腿往地上跺了兩下,青花磚麵鋪就的地板傳出“咚咚”脆響。
“老五,你的腦袋瓜子難道也和你那水桶腿般粗實?事情並非如你想像那麼簡單!”“紅鯉”虹澤接過腔來數落著“巨蜥”苡震揚,細皮嫩肉的臉上露出一股揶揄的神情。
“管他甚麼來路,咱們哥幾個怕過誰來!”一眾兄弟打小在一起開慣了玩笑,苡震揚對虹澤的挖苦倒也不放在心上,依舊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
“老五,這並非是怕與不怕的事!若論衝鋒陷陣,咱哥幾個又何曾落後於人?!”虹澤慢聲細語地說道,“隻是此事並非你如想像那麼簡單,先是龍虎門的把英傑侄兒打傷,而宿甲又在我們鹹陽商號神秘兮兮的訂購布料,鹹陽分號距此不遠,宿甲口中所說的任長老與薑長老又同時趕往此間,我想,兩者之間必有關聯,事情必有蹊蹺!”
“這幾天俺也派人探聽過,龍虎門在洛陽城中新開了一家錢莊,在洛陽城內到處向各商鋪拉攏生意,若有不從他們錢莊經辦銀兩彙兌業務的,輕者警告,重者砸鋪。俺估摸著,他們此次打傷英傑等人,應該也是衝著錢莊生意而來,想給俺們一個警告罷!”禹步罡接過虹澤的話來,開口說道,“不過,老三所言亦有道理,事情恐怕並不會如此簡單!還是聽聽穀主怎麼說罷!”
“我瞧時候也不早了,大家夥先散了罷,各自安歇去。此事容後再議!”風健天站起身來說道。
眾人商議至此,已是寅末時分,便各自回房歇息。裕興隆客房眾多,風朗雲被安置在最裡角的一個安靜房間中歇息。
一路奔波,又經曆了這許多事情,風朗雲沒有絲毫睡意,便從懷裡掏出那包刻滿了各種符號的龜殼,他擔心龜殼文字被磨損,已另找了一張油紙來包裹,龜殼也被他重新按序排列過了。
他走到點著油燈的桌前,把油紙包放到桌麵上,小心翼翼的展開油紙,把龜殼取了出來。龜殼上麵所記載的《龍驤玄黃經》,由兩部份組成,上篇是至上內功的修煉法門,下篇是各種奇難雜症的治療方法。隻有內功修煉到了一定的火侯,才能對人體的構造及氣血運行機理有著更進一層的認知與體悟,所以,此經首重內功的修煉。而歧黃之道也並非風朗雲現在這個年齡所能理解掌握的。
好在風朗雲自小聰穎過人,有著過目不忘的本領。從出穀到洛陽這一路上,隻要是晚間獨自一人休息時,風朗雲便會取出來龜殼來,照著上麵所刻文字默默記誦,龜殼上的內容他已能倒背如流。隻是最近這兩天,他按上麵所記述的方法在修習內力時,總感覺沒有什麼效果,此刻便取出龜殼想詳細再讀上一遍,看看有沒有什麼地方被他記錯了的。
鳴風穀各處山莊、道路等的布局均是按奇門八卦所設,穀中童子自幼便開始修習、演練八卦之法,當然,風朗雲對此更不陌生。《龍驤玄黃經》所記載的至上內功的修煉法門,便是按八卦的原理所變化而來,講究的是全身上下各部位對應內腑各器官的先天吐納功夫,與風健天他們所修習的玄陽神功大同小異,威力卻不可同日而語。
乾卦代表人的頭部,所對應的是人體內臟中的大腸;兌卦代表人的口,所對應的是人體內臟中的肺;離卦代表人的雙眼,所對應的是人體內臟中的心;震卦代表人的雙足,所對應的是人體內臟中的肝;巽卦代表人的股肱部位,所對應的是人體內臟中的膽;坎卦代表人的耳朵,所對應的是人體內臟中的腎;艮卦代表人的雙手,所對應的是人體內臟中的胃;坤卦代表人的腹部,所對應的是人體內臟中的脾臟。
此經修習須依據春、夏、秋、冬、春夏間、夏秋間、秋冬間、冬春間各時季節氣候之變化,分東、西、南、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之方位取氣,輔以不同姿勢配合獨特的吐納之法,以調整人體陰陽之氣。
而玄陽神功一共分九層,至第九層時已是人類的修為極限,可是《龍驤玄黃經》卻不受此限,隻要能把先天任督二脈打通,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離代表火,震代表雷,艮代表山,巽代表風,兌代表沼澤,到時,山川、河流、天地萬物之靈氣,皆可隨心所欲采聚彙於天靈蓋,直貫丹田,一旦施展開來,其所爆發的威力將無窮無儘。當然,從古至今,此經也隻有伏羲、舜禹等少數幾人修煉成功,鳴風穀世代相傳的玄陽功正是來自於《龍驤玄黃經》,隻因此經失傳已久,加之練成者稀,知此經者甚少。
《龍驤玄黃經》最重內外兼修,強調身心合練,身捷步靈如龍遊空,舉手投足間幻變無窮。一旦功成,出手成招,剛柔相濟,身隨意動,身心便可融為一體,八卦之數,循循相生,無有窮儘。
風朗雲對照著龜殼,默誦了一遍,發現自己所記誦的和上麵所寫的一字不錯,也就不再擔心。他收攏龜殼,用油紙包裹好,便吹熄了燈火,脫掉鞋子上了床,按經書中所授方法,開始盤腿打坐。
天色漸漸破曉,窗外傳來幾聲“喔!喔!喔!”的雞啼。風朗雲卻已進入到物我兩忘的境界,隻感覺到自己好像飄浮在雲端裡一般,全身暖洋洋的渾不著力,丹田一股氣流隨著吐納的調節,逐漸上升,繼而竄向五臟六腑,四肢經脈,待這股氣流在全身上下循環了三十六周天後,又緩緩地分散到十二經脈裡,慢慢地,這十二經脈的真氣隨著風朗雲的吐納,便開始向頭頂天靈蓋衝去。這幾股真氣到了百會穴附近,卻停滯不前,再也無法突破。好在風朗雲也不急,依然謹守著經書上的修習之法,反複吐納,引導真氣不斷衝擊著頭頂的百會穴。
不知過了多久,風朗雲張開雙眼,但見他眼眸裡一陣青光閃動,瞬間便又恢複如初,隻是雙眼眸更加清亮了。他下了床,穿上鞋子,推開房門向院裡走去。此時豔陽高照,已是正午時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