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和李問開始講合作的情況白銀聯盟的掌舵者是張浦,過下了來帶李問參觀的是張浦的女兒張月,也是之前和李問通電話之人。
參觀完都有意向簽合同的話,便會和董事長張浦見麵,最後簽訂合同,達成代言。
等待的時間裡,李問逛了逛白銀聯盟總部的大廳,最中央有三尊三米多高的塑像,看標準的名字,是武林三祖,峨眉祖師司徒玄空、少林武僧開山鼻祖僧稠、武當祖師張三豐。
樹立的雕塑,十分符合白銀聯賽以傳統武術為根基的形象。
三位祖師的排名也是有講究的,峨眉祖師排第一的原因是天下武術出峨眉,後因電影《少林》有名了,才有了“天下武術出少林”的說法。
李問見到了接待他的人張月,穿著灰色的休閒職業套裝,平底鞋,單馬尾,棱角分明,英氣十足,指甲修的分外平整,沒塗甲油,走路並不虛浮,下盤很穩。
看來平時也有練習功夫,張月向李問致歉說道“十分抱歉,李問先生,會議才剛剛結束,我就趕下來了。
李問笑著擺手說道“是我來早了,都還沒有到約定的時間。”
兩人邊走邊聊,李問委婉的表示,其實不用參觀白銀聯賽就可以簽代言的,自己在網上有了解過。
不知張月是沒聽懂他的言外之意,還是有著他們自己的堅持,就覺得合作的前提得互相了解。
客隨主便,他跟隨張月進入練武場,傳統武術有下盤功夫最為重,下盤鬆散,一切落空的說法。
他在這裡看到了梅花樁、三星樁、繁星樁……這些都是練下盤功夫的。
李問打量著正在樁上打鬥的五六人,那幾人練習完畢,同時也看向李問,不過也僅僅是看著。
沒出現小說情節中,無緣無故看不慣主角,八竿子打不到的反派前來挑釁的畫麵。
除了代言,李問來白銀聯賽還有另一個目的,他想著要不現在就鋪墊一下,之後再提出,就不會那麼突兀了。
他對著張月說道“白銀聯賽所有成本中,最高的應該便是培養選手了吧。”
張月接話道“是的,我們分兩種模式,一種學費製,一種簽約製,傳武大多是童子功,需要從小練習。
還好現在有不少家長,也認識到了傳統文化的珍貴之處,願意把孩子很小時就送到我們白銀聯賽來訓練,這就是學費模式。
大多數卻都是隻學習一到三年,就會把孩子的重心轉移到升學考學的文化課上,我們遇到好的苗子,也會采取簽約製。
簽約製包含多檔,最低檔也是食宿全包,加上場地教練費,加上出去交流比賽,這都是很大的費用。
如果簽的最高檔,還得有簽約金,費用會更高,培養周期太過漫長了,差不多得十六、七歲,才會給白銀聯賽帶來收益。
李問回答道“白銀聯賽的收入的方式的確比較單一,隻有比賽賣門票這樣一個主要收入。
格鬥選手就跟運動員類似,容易傷病纏身,萬一中途出現意外,那麼這五年甚至十年的培養就會功虧一簣了。
這個戰線拉得真挺長的,我有一種短期就能有收益的方式,要不要聽聽?”
張月眼睛一亮說道“願聞其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