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縱情名利場!
第156章威尼斯主席前來看片,《失戀33天》拍攝進正軌
本來媒體還沒這麼猖狂的,誰讓何方在上次的《楊瀾訪談錄》裡說‘隻要不人身攻擊、造謠抹黑他,緋聞八卦就當是給大家的樂子’,這下好了,記者們知道何方的底線,所以就瘋狂來踩底線賺流量了。
那何方能說啥?吃了黃蓮往肚裡咽啊,難道要與媒體來個撕逼大戰?
這樣當然也不是沒好處,那就是有話題度,但是何方又不是演員,他要話題度乾嘛?
算了,讓他們造謠去吧。
何方跟著劇組去到了拍攝現場,然後看著劇組拍了第一個鏡頭,拍完之後沒人喊過,向個導演看著何方。
何方無奈的揮了揮手,“過不過你自己說了算,不要看我。”
這時王誌勇才大喊了一聲“過!”
……
第一天大家還不怎麼習慣自己做主,所以遇到幾個人意見不合的時候就都不知道聽誰的了,然後齊刷刷的看向何方。
“你們在合拍之前就沒商量出一個如果意見相左怎麼解決的辦法嗎?”何方問幾位。
三個人都搖了搖頭,很顯然他們也不知道到了片場如果三個導演意見不合怎麼辦?
“你們呀……這樣吧,我給伱們支個招。當你們遇到意見不和,特彆是三個人三種想法這種極端情況時,就不要爭,把三個人的想法都拍一遍,誰好誰壞讓剪輯去判斷,或者最後監製給意見。”
何方這方法他們一聽有用,真可以解決分歧的問題。
“何導,還是你有辦法。”田羽生豎起大拇指。
“彆誇我,我說了這是有前提的。避免你們三個動不動就拍三套方案,所以,這個前提是三個人中真的是三種想法了。但是隻有兩種想法,少數服從多數。而且,你們共同做了導演台本的,沒理由分歧那麼多,有分歧那是前期你們沒商量好,沒商量好怎麼共同認定的導演台本?”
“你們要記住作為一個合格的導演,不是到了片場就臨時改想法,拚新創意,把之前的台本給推翻,這是一種很危險的做法,除非你們是大師級了。”
“先按照台本拍好再說,最多就是改一些台本上考慮不周全的,而不是全部推翻。那你們跟那些導演中心製的現場創作的導演有什麼區彆?久而久之,你們養成這個習慣就會越來越依賴現場創作,越來越遠離導演台本,然後徹底的淪為導演中心製式的作者導演。”
何方這一席話把三位說的頻頻點頭,這當副導演或導演助理與自己親自當導演完全不同的啊。
有些人自己一旦當上導演,一坐在監視器前指揮整個劇組,感覺整個人都興奮了,然後腦子裡頓時就冒出了許多新奇的想法,他就覺得之前做的台本中的方案不香了,改,必須得改。
所以,要做成一個職業導演,一定要經曆這種心態上的成熟。如果一旦走歪了路,以後基本上很難糾正的過來的。
何方除了不時的指導演三個導演如何拍攝,如何做出導演選擇,如何把控更多的細節之外,不時的還有演員跑過來問何方演的有什麼問題。
何方直接打發了。
“這個你得問三個導演,你得問他們滿不滿意你的表演。我隻是過來幫他們糾正錯誤的,不會越俎代庖。”
第一天大家就在這種磨合的狀態下結束了,晚上何方也參加了三個導演加製片人的小範圍會議,指出了幾人的問題。
接下來幾天,大家越來越習慣了何方不插手的方式,也拍的越來越自信了。
而且演員們發現沒有何方的對劇本的發號施令,其實大家進展的也非常不錯,所以慢慢的對三個導演也越來越信任。
本來這些演員都是衝著何方來的,對三個年輕導演是一點都不相信的,結果通過幾天的觀察,何方沒管事,三個導演也表現出了專業的水準,所以慢慢的也信任起三個導演來。
主要是何方也不是完全不搭理他們,隻要不是乾涉劇組的事,何方與大家也是笑嗬嗬的相處的。
人家過來不就是圖能跟何導打好關係嘛,如果何方還不理人家,那他們不就多少有虧本的感覺?
“何導,我向你請教一下,這商業片怎麼演?我老是在商業片上突破不了,有人就覺得我是文藝女青年,但我感覺拿到角色都該那樣演員,為什麼還分商業與文藝之分了?”
這不,大家慢慢熟了之後,張靜初就來向何方請教了。
人家圖的不就是這個嘛,何方總不能不理吧?
“其實也沒有太大的區彆,有些人演文藝片很厲害,但是演商業片就是讓觀眾記不住,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何方說到這,幾個演員與導演都圍了過來,他們好似不放過何方任何一點講電影的話。
“那原因是什麼?”李晨也是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