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沒時間了,第二天大清早,顧梁讓趙小夢和王美美打理店鋪,他去找店麵了。
顧梁決定還是這附近,因為熟客都在這附近,去其他地方是要重新開始的,這點也是被孫阿姨拿捏的死死的。
目前可以找的地方,一是東海大學裡的店麵,二是湖邊社區辦公大樓下的臨街店麵,這兩個地方有三家店轉讓,沒有空的店。
最低轉讓費五萬,太高了,就算講價,顧梁覺得也不會低於四萬,隻能先放放。
三是湖邊社區裡麵,最裡麵沒必要,太角落了,主乾道靠近社區大門口附近,也沒有空的大店鋪,小店鋪就不要了。
有四家轉讓,顯然社區裡麵的生意要差很多,即便一出來就是外麵辦公大樓下的臨街店麵。
最低轉讓費隻用一萬。
雖然續租權也都是有的,但這邊大多一年一簽,熬一熬,就不用轉讓費了。
大部分要轉讓的店不會為了一個轉讓費,特意繼續簽一年的,萬一轉不出去,那不虧死。
但顧梁熬不起。
事實上,一般開店的人都熬不起。
這邊的店麵都不是很大,隻有一家轉讓的便利店很大。
顧梁不是很喜歡社區裡的。
便利店也希望能夠有人直接盤下他的店,而不是隻租下改做餐飲,那樣他就需要自己處理餘貨和設備,難度也很大。
所以也先放一放。
隻能去更遠的地方。
隻有第四處地方了,那就是社區商業中心,正式名稱叫湖邊社區廣場。
這邊距離湖邊那個在建的綜合體工地很近,這個綜合體的正式名稱應該叫翡翠城,隻要以後不改,基本就是廣告牌上的名稱了。
翡翠城就在湖邊社區廣場對麵,對吸引目標顧客群裡的建築工人很有利。
但距離東海大學生活區大門有五十來米,距離社區大門口也有二十幾米,社區裡麵的人走過來,基本都要三十米以上。
還有,這邊的商業生態慘不忍睹。
對這裡,顧梁還是有些了解的,當初他也來這邊問過。
這裡的定位大概是中端商業生態,包括至少一半的餐飲,一半的其他店鋪,基本都要品牌專賣店。
所以他們有大型停車場。
社區裡那些沒資本支撐的店鋪,包括大量套餐飯、火鍋、煲仔飯、小吃之類都沒資格租這邊,因為太低端,他們不要。
這裡跟社區辦公大樓店麵的檔次是分開的。
大概是打算跟以後建好的翡翠城組成一個商業聚合體,也就是揩翡翠城的油。
招商廣告也是重點在翡翠城,附近的東海大學,東山湖的秀美風景,還有在交通主乾道邊,交通便利,這些熱點優勢上。
一開始招商很順利,商鋪一搶而空。
那些人估計也是覺得現在少賺點沒問題,等翡翠城建起來,他們就發了,就算賺賺店鋪轉讓費也能吃飽。
然後,半年後,除了一家銀行營業部,其他團滅。
不是少賺點的問題,而是連個鬼影都沒有,除了開業朋友來捧場,接下去就基本沒有營業收入了。
基本全虧的問題,這些店都是至少二十萬以上的投入,大的超過百萬投資,就這麼連虧幾年,沒人撐得住。
何況,翡翠城的招商都遇上了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