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明太祖!
王老大看著朱三,微笑著說“朱兄放心,我會在合適的時候通知小兵們。我們會把明麵上的東西都燒掉,不會讓人看出破綻。這次襲擊元軍營地,我們一定會順利完成任務。”
朱三對王老大的話表示肯定,他知道王老大一直是個聰明絕頂的人,深思熟慮且機智過人。他完全信任王老大的判斷和決策,毫不懷疑他能夠妥善處理好這次行動中的細節。
王老大繼續說道“我們會確保火勢蔓延,把明麵上的東西都燒毀,不留任何痕跡。同時,我會安排小兵們在城外等候,確保他們能夠順利帶著繳獲的東西離開。你放心,一切都會按照計劃進行。”
朱三點了點頭,滿意地看著王老大,心中充滿了對他的感激和信任。他知道,有了王老大這樣的得力助手,他才能夠有更多的信心和背後的支持,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標。
朱三一直是個謹慎的人,他知道在戰爭中,隻有足夠的資本才能確保勝利的機會。因此,在一開始就決定將元軍的糧食和軍械裝備全部繳獲,成為他成功起兵的戰略目標。
起兵造反不是一時的衝動,而是需要經過充分的籌劃和準備,才能夠在複雜的戰局中立於不敗之地。沒有足夠的資本和資源,一場起義很難成功!
經過詳細的情報收集和分析,了解到元軍營地內有大量的糧食和攻城器械,甚至還有幾門火炮,這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筆巨大的財富。這不僅可以滿足他們起兵後的物資需求,還可以增強他們的實力,提高勝利的幾率。
因此,朱三下定決心,要將元軍的糧食和軍械裝備全部繳獲,以作為起兵的資本。他認為,這不是意氣用事,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決策。隻有足夠的資本,之後他們才能夠在起兵後占據城池,穩定地建立起自己的勢力,不會被敵人輕易擊敗。
朱三把自己的計劃告訴了王老大,後者也深以為然。他們密謀著如何在襲擊元軍營地時,將糧食和軍械裝備順利繳獲。他們製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分工合作,確保行動順利進行。
曆史上,朱元璋離開濠州城隻帶了二十四個家夥的故事,但朱三決心不讓曆史重演。他知道要成功起兵,需要足夠的人手和資源,不能輕率行事。
因此,朱三在準備起兵之前,決定精心策劃了人員和資源的安排。他與王老大商討,決定不僅要有足夠的人手,還要有充足的物資和武器。他不想重蹈朱元璋當年的覆轍,隻憑少數人離開濠州城,過於冒險和不穩妥。
因此,必須在起兵之前,先組成了一支強大的隊伍。他們不僅要有足夠的士兵,還有豐富的物資和武器儲備。他們從各地搜集了糧食、弓箭、刀槍等戰鬥工具,並儲備了足夠的軍械裝備,包括了一些繳獲元軍的大火炮!
朱三一直都覬覦著哈爾木察的資源,他深知哈爾木察是一隻大肥羊,擁有豐富的糧食和軍械裝備。這是一筆難以忽視的財富,對於剛剛起兵的朱三來說,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如果不收取這筆財富,起義軍可能會在糧食和裝備方麵麵臨嚴重的短缺,影響到他們的作戰能力和長期發展。
在上一次戰役中,朱三故意放過了哈爾木察,讓他得以離開,讓他得以離開,並且故意泄漏了哈爾木察的行蹤,以引誘他去彙合糧草和軍械。他深知哈爾木察掌握著豐富的糧草和軍械資源,他想讓哈爾木察帶領自己的軍隊去彙合這些資源,以便一舉奪取。
之前朱三層拿出一張地圖,仔細地研究著。他眉頭微皺,目光專注地注視著地圖上的各個位置。考慮離開濠州城之後,他們應該前往哪裡。
他用手指著地圖上的定遠,覺得這是一個地勢較高,易守難攻的地方,地理位置優越。周圍四縣地勢相對平坦,易於控製,形成了一片相對安全的區域。
朱三繼續思考,他明白,建立一個堅固的據點非常重要,這將成為他起義軍的中心和基地。通過將周圍的四縣相連,形成首尾呼應之勢,可以在進攻和防守之間靈活運用,確保起義軍有足夠的機動性和靈活性。
“最重要的是,以這裡為據點,等到兵馬足夠,那麼便可直接奪取滁州!“朱三的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滁州是一個重要的城市,掌握了滁州,將對起義軍的發展和壯大起到關鍵性作用。
朱三在地圖上標記了定遠和周圍的四縣,仔細規劃了進攻和防守的路線。他考慮了地勢、道路、水源等多方麵因素,力求最大限度地利用地理優勢。
“我們要緊守定遠,穩固陣腳,同時積極招兵買馬,壯大自己的軍隊。一旦兵馬足夠,我們就可以直接奪取滁州,進一步擴大我們的勢力範圍。“朱三對著地圖自信地說道。
他深知,起義軍的發展不能急功近利,需要穩步推進,逐步壯大。以定遠為據點,將周圍四縣連接起來,形成一個穩固的區域,是朱三的明智決策。
朱三將地圖仔細地卷好,放回了懷中。
朱三想起了李善長,他是個聰明才智的人才,而且他的老家就在定遠,這讓朱三不禁心生一計。他考慮著招募李善長,希望他能一同來管理兵務,發揮他的才能。
“李善長,定遠人,若能得他輔佐,必定對起義軍有莫大的裨益。他若能像蕭何一樣輔佐劉邦,那麼對我來說,定是一位寶貴的謀士。“朱三心中暗自評價著李善長的才能。
他回想起李善長在平時對事情的處理和智謀的展現,深感他具備了帶領士兵和管理兵務的能力。他相信,如果能夠得到李善長的加入,必定能夠為起義軍的發展帶來積極的推動力。
朱三決定親自去找李善長,他要親自勸說他加入起義軍,並為他合適的職務,讓他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能!
在傍晚時分,密林深處,一大群元軍聚集在一起,篝火熊熊燃燒,散發出陣陣的火光和烤肉的香味。他們中有的正在喝酒,有的正在烤肉,有的在聊天笑鬨。
其中,一名高大的元軍將領坐在火堆旁,手持酒杯,笑嘻嘻地與身邊的將士交談著。他身穿鐵甲,目光狡黠,顯然是個有著一定軍事才能的將領。
“哈哈,這次搶到的糧食和軍械真是不小的收獲啊!“他豪爽地舉杯一飲而儘,然後放下酒杯,取下烤肉,大口咬下。
“是啊,這次可是大肥羊呢!“旁邊一名年輕的元軍士兵也咧嘴笑道,手裡拿著烤得香噴噴的肉塊。
“漢人真是個傻瓜,居然讓我們順利搶到這麼多東西,哈哈哈!“另一名元軍將領也笑著說道,酒意漸濃。
元軍士兵們圍坐在一起,談笑風生。篝火的火光映照在他們的臉上,照出了一片歡樂和得意的表情。
然而,在這得意的氛圍中,卻沒有察覺到,遠處密林中有一股隱隱的危險氣息在逼近。朱三帶領的起義軍正悄然接近,準備給這些元軍一個致命的打擊!
朱三緊皺著眉頭,聽著王老大的彙報。他們一行人已經悄然接近了元軍的營地,仔細觀察了一下,發現元軍的陣型鬆散,沒有明顯的防禦布置,也沒有遊騎探子在周圍偵查。
王老大繼續說道“看樣子,元軍並沒有料到我們會突然襲擊,他們像是放鬆了警惕,就像等著被偷襲一樣。他們的營地也沒有特彆的防禦工事,人數雖多,但形勢對我們有利。“
朱三點了點頭,他對王老大的觀察讚同。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能夠趁著元軍放鬆警惕,發動突襲,給他們一個致命的打擊。
他看向身邊的王老大,故意問道“你覺得我們應該怎麼做?“
王老大思考了一下,然後說道“我們可以趁著天色漸暗,從他們的側翼或者後方發動突襲。他們的陣型鬆散,沒有明顯的組織,我們可以采取分割包圍的策略,先集中兵力突襲其中一部分,然後再逐步剿滅敵軍。“
朱三點頭表示同意,他覺得李善長的計策可行。他立即下達了命令,讓起義軍分成幾支隊伍,分彆從不同的方向突襲元軍營地。
朱三心中對哈兒木察充滿了不屑和鄙夷。他回想起上次與哈兒木察交手的情景,當時他們的起義軍已經成功擊敗了哈兒木察的部隊,但這次哈兒木察似乎並沒有吸取教訓,依舊沒有將朱三放在眼裡。
“這個哈兒木察,依舊是不長記性,居然敢如此鬆懈,看來我還沒有打他夠狠啊!“朱三在心中嘲諷道。
他觀察著敵軍的陣型,發現哈兒木察的軍隊雖然人數眾多,但卻顯得鬆散和混亂。士兵們沒有明確的指揮和組織,甚至有些人在營地中烤肉喝酒,看起來對即將來襲的起義軍毫無警覺。
“準備好突襲的隊伍,我們要讓哈兒木察後悔不已!“朱三對王老大說道,眼中閃爍著堅定的戰意。
王老大點了點頭,他也對哈兒木察的輕敵態度感到憤慨。他帶領著隊伍準備突襲的動作,密切配合著朱三的指揮。
“哈兒木察果然不把我們放在眼裡,這次我們一定要給他們一個慘痛的教訓!“朱三心中產生了強烈的戰鬥意誌。
他緊緊地握住手中的兵器,目光堅定地看著敵軍的陣型,準備指揮起義軍展開攻擊。他決定采取分割包圍的戰術,迅速突襲敵軍的側翼和後方,瓦解他們的陣型,迅速擊潰他們的抵抗。
朱三緊緊握住手中的偃月刀,回過頭看了一眼密林中的隊伍,他們已經全副武裝,整裝待發,準備隨著他衝殺向敵軍。朱三滿意地點了點頭,對這些士卒充滿了自豪和信心。
“兄弟們,我們要給哈兒木察一個慘痛的教訓!“朱三高聲喊道,聲音響徹雲霄,激發了士兵們的戰鬥熱情。
士卒們紛紛鼓舞著士氣,調整了裝備,整齊列陣,準備衝鋒向前。朱三帶領著他們一起湧入戰場,偃月刀舞動間,殺聲震天。
“準備好突襲的隊伍,我們要讓哈兒木察後悔不已!“朱三對李善長說道,眼中閃爍著堅定的戰意。
王老大點了點頭,他也對哈兒木察的輕敵態度感到憤慨。他帶領著隊伍準備突襲的動作,密切配合著朱三的指揮。
……
在元軍營地的帳篷內,一盞燈火明亮地照著哈爾木察,他站在桌子前,提筆寫著一封書信。然而,他的筆在空中停留了片刻,卻又遲疑不決地落了下來。
哈爾木察皺起了眉頭,他的臉上寫滿了矛盾和掙紮。他知道眼前的情況不容樂觀,起義軍的反擊讓他感到壓力巨大,他需要做出明智的決策。
帳外傳來兒郎們的喧鬨聲,仿佛在嘲笑他的猶豫。哈爾木察的心情愈加沉重,他深深地歎了口氣。
重新提起筆,哈爾木察開始繼續寫信。然而,他的筆下卻顯得有些沉重和無力。他感到自己的軍隊正在變得疲憊不堪,他們需要休整和補給,但目前的情況並不容許他們停下來。
哈爾木察抬起頭,望向窗外,他的眼神中充滿了焦慮和無奈。作為元軍的統帥,他麵臨著巨大的壓力和責任,他需要在這個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決策。
帳篷內的燈光映照著哈爾木察的苦澀麵容,他陷入了深思熟慮的狀態。他知道自己不能再猶豫了,他必須采取行動,但眼前的選擇並不容易。
片刻之後,哈爾木察重新提起筆,開始寫下他的決定。雖然兒郎們外麵的喧鬨聲依然存在,但他現在變得堅定了許多。他決定繼續前行,迎接起義軍的挑戰,不能再被他們小瞧。
哈爾木察完成了書信,他將信裝入信封,封好後放在一旁,目光堅定地望著前方。
這封信裡邊,哈兒木察分析自己失敗的原因。
哈爾木察他的眼神變得深思熟慮。陷入了回憶中,腦海裡再次浮現出那場大戰的畫麵。他回想起當時捫心自問,自己的計謀應該無差,一切也在按照他的想法進行著。
他清晰地記得廖大亨手下的漢家士卒在戰鬥中的疲憊狀態,正是他利用這一點引誘濠州城裡的起義軍出來,然後打算一舉攻下城池。如果不是廖大亨中途棄陣而逃,那麼說不定他們已經在那場戰鬥中取得了勝利。
然而,哈爾木察也深知自己在戰場上的時機把握並不完美。他回想起自己過於急躁,提前讓麾下的元軍兒郎發動了攻擊,導致廖大亨所帶領的士卒得以逃竄。他不禁感到一絲懊悔,覺得如果自己當時能夠更加冷靜和謹慎,也許結果會不同。
然而,他知道現在已經沒有時間後悔。戰局緊迫,勝負懸而未決。他需要立即調整戰略,重新評估情況,爭取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取得勝利。
哈爾木察抬起筆,繼續寫下他的計劃。他決心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保持冷靜和果斷,做出明智的決策。他的腦海中閃過各種可能的戰略和戰術,他需要選出最合適的方案來應對眼前的困境。
帳篷內的燈光映照著哈爾木察堅毅的麵容,他的眼神中閃爍著決心和智慧。他深吸一口氣,將思緒重新集中,準備為自己的軍隊爭取勝利。他相信,隻要他保持頭腦清醒,充分發揮自己的軍事才能,他一定能夠扭轉戰局,取得最終的勝利。
哈爾木察沉思著,深入思考自己的計謀是否有所差錯。他不得不承認,如果廖大亨真的有本事,他是有可能在戰場上重新組織士卒,讓他們再次衝殺回來,使他的軍隊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
他不禁感到一絲懊悔,他是否真的給了廖大亨整軍的機會?或許他在過於自信的同時,忽視了廖大亨的反擊能力。現在戰場失利,這個罪責是否應該由廖大亨這個漢兒來承擔呢?
哈爾木察心中泛起一股憤怒,他覺得自己不應該背負這口鍋。畢竟,他的計劃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但卻因為廖大亨的逃竄而導致戰局失利。
他決定不再為過去的錯誤自責,而是將責任轉嫁給廖大亨。他認為,如果廖大亨真的有能力在戰場上反擊,那麼他應該為自己的失利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