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盤算_狼煙晚明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曆史軍事 > 狼煙晚明 > 第二十八章 盤算

第二十八章 盤算(1 / 1)

狼煙晚明!

第二十八章盤算

朝廷肯定同樣會調湖廣江西和浙兵參與圍堵,對此宋明議倒沒怎麼在意作為廬州知府,他的主要責任是守護地方,這方麵自己可以說已經交上了一份滿分答卷,不用等京察了,過陣子升個左右參政是板上釘釘的事、如果再能提前做好大軍南下的準備工作,連升三級一步跨到從二品的布政使也不是沒有可能。湖廣和浙江的兵馬糧台自由其本省操心,他關心的是北路援軍接應。

毋庸置疑,山東的援軍會來得最快——錢撫台肯定不想讓舅爺李經略陷在安慶。不過這一路與己無關援兵肯定走淮安府、揚州府然後從應天府向西往援安慶,不經過廬州。宋明議要照應的是豫省援軍,嗯,尤其,很可能還有京營!關盛雲就是從河南過來的,豫省調來的軍隊充其量也是象征性意義——若是有能戰的勁旅,何至如此!南直隸太重要了,十有八九,聖上會調動三大營來援——把這一路的準備接應做好,自己便可錦上添花,才乾與忠誠直達天聽,意義非同尋常!

關盛雲這一路從河南歸德府(商丘)過來,經過亳州、潁州(阜陽)、壽州(壽縣),直犯廬州。這些地方,均為鳳陽府(蚌埠附近)所轄。不過,鳳陽開府,乃是因為這是本朝太祖故裡,論富庶和實力,萬萬比不得廬州安慶——若是繁華富庶,太祖爺當年怎麼會起事呢?關盛雲避開了屯有重兵的鳳陽府城,那裡也是中都留守司所在,因此,鳳陽府城以北包括宿州,沒遭到兵禍。鳳陽也有知府,宋明議不可能越俎代庖,那裡接應大軍肯定會手忙腳亂一陣子,但怎麼也能應付過去,提前打個招呼便是了。

麻煩的是他們離開鳳陽府以後該當如何。

說書先生往往一開口便是十萬甚至幾十萬大軍浩浩蕩蕩,那是胡說八道瞎扯。古人的飲食中極度缺乏蛋白質,無論是植物蛋白還是動物蛋白,都缺,全靠碳水化合物熱量。因此,食量大得驚人,每人每日定額在4斤左右。十萬大軍每天就是四十萬斤——這還不算騾馬的草料!也就是說,先彆說打仗,大軍一個月便要吃掉一座山!一路走過來,所過之處不說赤地千裡也差不多了。因此,肯定會分兵,分頭行軍。京營與河南的這一路援軍無論是走亳州還是潁州,那都是鳳陽知府的事,但無論如何也避不開咽喉要津——壽州(今壽縣)。

壽州也歸鳳陽府管轄。不過宋明議知道,關盛雲來過以後,那裡已經變成白地了。能讓大軍離開鳳陽便已經是該地知府大人的極限,所以,若想彆出亂子,尤其在便要在壽州預先建立起一個補給基地。

宋明議有膽有識,一則形式嚴峻,二則自己要給聖天子和朝廷留個深刻印象,也顧不得許多,所謂義不容辭當仁不讓,一伸手便把責任攬了過來。

另一個問題冒出來。彆看有人,也有糧,換做其他人,這事還真的很棘手在距離府城兩百餘裡的無人區白手建立個可供大軍就食的基地,談何容易?

宋明議不愧是能吏,一口氣頒布了幾條命令

甲凡是自願到壽縣幫忙的流民,回來以後,官府將按照每丁十畝的標準劃撥荒地耕種,一年後,隻要土地沒有被荒廢,不論收獲多少,官府便會頒發蓋著鮮紅大印的田契——這塊原來的無主地,歸你了!而且,免三年田賦!

乙自願去壽縣幫忙的流民,需要服一個月的勞役,任務是建立糧倉和簡易軍營,勞役期間由官府飯食。

丙不想或不能去壽縣幫忙但家中有餘糧者(幾乎人人都剛剛領到大量糧食),隻要自行將餘糧運往壽縣糧倉,驗收後,官府會發給收據,憑此收據,按照三倍計算免田賦——也就是說,假設你每年的田賦是一石糧,隻要你現在將一石糧送到壽縣糧倉,未來三年你都不用交田賦了!

轉眼間,從廬州到壽縣的官道上便出現了滾滾人流!援軍雖然還不知道在哪裡,但前進基地已經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開始建設起來。治安問題也不在話下——孫傑威名赫赫,派出百來名經過血火洗禮,剛剛磨礪出鋒芒的守營兵帶上宋明議征召的兩百多協防人員,維持秩序足堪所任。

宋明議也很會做人。把這些工作上報時,同時具署了鳳陽知府的名字!這一手很漂亮朝廷不是傻子,真正是誰的功勞大家自是一目了然,重要的是人品態度!

孫傑當然沒閒著。以輔兵隊為骨乾修整了肥西縣的城牆,雖不能說像廬州府城一樣固若金湯,但禦敵時足以作為小型要塞抵擋固守一陣子。

前哨設在舒城和廬江,設置了烽火台,每個哨所三十名騎手十名孫傑的騎塘配二十個會騎馬的輔兵或衙役,每人一馬,主要是預警作用——烽火台並不是像大多數人想象的“看見敵人便點火放煙”那樣簡單,它能夠傳遞很多信息從一股煙到三股煙、狼煙的白黃黑三種顏色、持續特征(施煙者會使用濕毯按照一定規律遮蔽煙堆,這樣遠方的觀察者便會看到斷續的煙柱)等組合在一起,可以傳遞出敵軍規模、步騎數量、攻城武器、糧草輜重等複雜的軍情。這些工作,孫傑的塘騎都駕輕就熟。遇到敵人的小股偵察部隊,能打便打,打不過也能據守,實在不行,騎兵還可以跑……

隨後,孫傑領了磐石和虎翼兩營在五百丁壯五百騾馬的支持下離了廬州府去找張十三的晦氣。長捷營和虎賁營留在廬州休整、協防。

果然不出張十三所料,張虎在九江老營裡得知關盛雲丟了軍糧大敗而歸的消息後,隻是私下裡把這個狗軍頭臭罵了一通,又給他送了兩千炮灰輔兵和一些軍資,並建議他離開桐城,逆江而上,到武昌府的興國州替大家守後路兼帶休整恢複。

雖然情緒上很不滿,但內心裡,張十三對義父張虎的安排還是很佩服。關盛雲雖然這次敗得稀裡嘩啦,但自己這一路勢如破竹,畢竟是因為關盛雲北上引開了朝廷注意力;而且,更是並肩作戰的友軍,就憑這兩層,義父也不能把他怎麼樣。再說了,這幫家夥戰鬥力確實了得,彆看這一仗稀裡糊塗地灰頭土臉,如果想趁機一口吃掉,吃虧的一定是自己。隻要關盛雲還活著,便不能小覷。

張十三自己原本的小算盤是讓關盛雲在桐城一帶替本部擋住孫傑可能的偷襲,哪怕送掉狗命也沒啥關係。但義父考慮的是全盤幾十萬人馬的洪流,要一鼓作氣席卷南直隸,雖然缺了北麵這一路的夾擊,但大軍已經衝到安慶府,這種小挫對總體態勢已經沒有太大影響了。他的部隊本來擁有絕對優勢,但被孫傑打得這麼慘,尤其是作為骨乾核心的親兵營團滅,部眾會不自覺地產生恐懼,這種心理劣勢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恢複的,如果孫傑再次偷襲,可能不等接戰,大半人馬便會潰散,不僅沒法擋刀子,反而是個麻痹自己的隱患!而且,客觀的說,關盛雲確實算能戰。把被打殘了的部隊派到後方休整,一方麵讓他恢複各部建製重構指揮係統,另一方麵調整一下士氣在營伍裡長大的張十三知道,重新組建親兵營後再揀幾個弱雞對手讓大家練練膽,要不了太久,便又是一支勁旅。

破了望江縣,前鋒已經占了石牌,安慶城垣已經遙遙在望,張十三開始琢磨起攻城的事情。

正曆皇帝朱祁鈞(莊宗)憂心如焚。

正曆知道,李玉庭是個忠臣——父皇馭龍賓天前特地告訴自己李玉庭頗多書生氣,是個直性子敢言的忠臣,可以信任。其上書言事雖有些愚論,然拳拳之心躍然紙上。把他下獄有三個理由其一,他的攻擊麵太廣、得罪的人太多,不懲戒一下,文官集團會不甘,明裡暗裡陽奉陰違,從而影響帝國的行政運行。其二,磨挫一下他的鋒芒,給他些教訓——當然,早已關照錦衣衛把人看好,否則一定會不明不白死在牢裡。最重要的是第三點留給自己的重要遺產——“朕下其獄,汝釋而用之,彼焉不感激涕零誓為犬馬乎”!

李玉庭開複後果然不出先皇所料,殫精竭慮恨不得肝腦塗地以報聖恩。不過,這個忠臣,到底是不是個能臣呢?

恐怕未必。

領了天子劍和經略四省的大印,不僅戶部先後撥了百萬銀,自己還特地從內帑賞了十萬兩私房錢,快兩年了,賊寇居然威脅到南直隸!

這個李玉庭確實算忠心,奮不顧身的跑安慶去堵賊——不過,其個人生死與南直隸的安危相比,太微不足道了。南直隸是關乎帝國興亡的要害之地,必須保住,死十個李玉庭也無所謂,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湖廣的兵不行。關盛雲占了幾個州府而已,卻久攻不下;張賊大舉來犯時又隻顧憑險自保,放任其順流而下,此時能在後麵給賊人製造些騷擾牽製便是僥天之幸、江西兵更差,輕易便被賊人突破九江、雲貴土兵不用想,遠水解不得近渴、浙兵必須調自不消說,但隻能算策應的偏師,主力則要靠北方——殘破了一半的河南是幾乎無法指望的,能抽出來的也肯定是充數應付、魯西南聽說盜賊蜂起,按倒葫蘆浮起瓢,不過錢謙福肯定會竭儘全力……正曆在心裡默算了一陣子,下了決心調京營。從五軍、三千、神機三大營抽調戰兵萬五,另責宣大總督抽調勁旅往援!

宣大總督鄭國平接旨後思忖片刻,令人傳來大同總兵官鄧長江,簡單交代了一下任務,鄧總兵領命而出。

鄧長江非常明白總督大人的用心,對此也非常感動。不過,雙方心照不宣,彼此都沒有把話挑明——之所以派鄧長江領軍,除了他確實能打,還有一個更深層的原因他曾有個結拜兄弟盧四象,兩個人是在抗擊北虜的戰場上結下來的過命交情。

後來,盧四象改了名。

現在的名字叫關盛雲。

第一部完。



最新小说: 逆襲人生:從工地到董事會 穿越淞滬戰場,崛起成為最強軍閥 灼灼鳳華 我一落魄家族,全員大帝很正常吧 周氏家族修真路 重生當晚,我帶球找上活閻王! 雷東霆誘妻 本座鎮武司指揮使,疾惡如仇! 震驚!小師妹的空間逆天 異世獵爵:從接肢神屍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