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這個渣渣大驚失色,急忙拚命擊打李月娥身體各處。
可無論他如何擊打,李月娥始終死死咬住他的喉嚨不鬆口,漸漸流寇捶打李月娥的手臂軟軟捶下去
李月娥知道流寇已經死透,可她依然死死咬住流寇喉嚨不放
很快一股鮮血從李月娥嘴角流出,她的喉結還跟著嚅動起來,很明顯已經咬破流寇喉嚨,並且還在吸食流寇血液
直到李月娥感覺吸不動,也許流寇血液已經被吸乾,她才鬆開嘴巴搖搖晃晃站起來。
李月娥目光直勾勾看看地上孩子,又看看死在床上的公爹,突然她發出一陣滲入的大笑,隨後用力一頭撞在牆壁上,頓時鮮血飛濺
隨著百姓勇敢反擊,流寇已經躲無可躲逃無可逃,他們無論逃到何處都會遇到想要他們命的人。
反正不是遇到士兵,就是遇到成群結隊的憤怒百姓,這些人看到流寇立即一擁而上乾流寇。
遇到士兵可能死的痛快些,要麼一槍乾死,要麼用刺刀乾死。可遇到百姓效果完全不同,他們會硬生生把流寇折磨致死。
忘了哪位偉人說過,人民的力量是無限的,反正大約兩炷香時間,小鎮上流寇基本被滅乾淨。
等周遇吉趕到小鎮,裡麵戰鬥已經結束,看著悲慘的小鎮百姓,周遇吉也是痛心疾首,立即派人將情況通知李岩。
李岩得知周遇吉親自率領五千威武營來援大喜,同時也為小鎮百姓的遭遇感到心痛,發誓一定要把這夥流寇剿滅在桐柏山中。
命人守住幾個出山之路,周遇吉前往南陽和李岩見麵。
兩個人見麵後,立即商量如何能乾掉躲在桐柏山裡的老回回馬守應部,唐王朱聿鍵也在一旁打醬油。
商量結果還沒有出來,卻有傳令兵前來報告
“報,皇太子率領大軍到來,此時距離南陽還有十裡左右”
皇太子來了,周遇吉和李岩還研究個毛線,立即率領眾將出城迎接,果然在城外五裡遇到皇太子大軍先頭部隊。
很快朱慈烺的四輪馬車來到他們麵前,李岩周遇吉急忙率領眾將立正敬禮
“參見殿下”
唐王朱聿鍵躬身施禮
“參見皇太子殿下”
朱慈烺掀開馬車車簾看了看,隨後對眾人揮揮手
“諸位,免禮平身,入城去唐王府”
“遵旨”
唐王朱聿鍵和周遇吉李岩,立即率領眾將在前帶路,大軍浩浩蕩蕩進入南陽
自從朱慈烺在潞王府和福王府住過後,他就不想住其他地方了,府衙和州縣衙舒適度怎麼能和藩王府相提並論。
隨著朱慈烺的到來,南陽帥府也用不上了,所有公事全部都在唐王府處理。
唐王還不錯,他把自己居住的宮殿直接讓給皇太子居住,而他自己則暫時住到偏宮。
其實唐王朱聿鍵心裡還是很感謝皇太子,當初率軍想北上勤王,結果半路被崇禎命人攔下,若不是朱慈烺替他求情,唐王此時肯定被關在鳳陽高牆內。
在唐王設宴款待皇太子的晚宴上,周遇吉和李岩請示如何徹底解決老回回之事,朱慈烺在了解情況後淡淡一笑道
“小鎮百姓做法很好,你們可以發動南陽周邊百姓進山搜尋流寇,發現一個流寇獎勵兩斤糧食,本宮相信流寇一個都跑不掉”
李岩等人想象一下數萬百姓搜山的雄偉場景,頓時露出笑容,急忙拱手笑道
“殿下英明,臣明早立即發通告,對百姓來說如今糧食誘惑遠遠超過銀子,百姓肯定為了糧食拚命搜索流寇。”
朱慈烺點點頭
“還有,所有將士跟隨百姓搜山時都穿皮甲,任何人不能穿鐵甲和雙層甲,不然如何追上流寇。”
“遵令”
周遇吉和李岩立即拱手領令。
朱慈烺又回頭看向全神關注的唐王朱聿鍵笑道
“聽說唐王好戰,想不想參與進來”
唐王朱聿鍵嚇一大跳急忙說道
“殿下,小王不敢”
唐王朱聿鍵並非擔心進山出現意外,他害怕的是皇太子那句唐王好戰。
開什麼玩笑這句話會死人的,他差點被崇禎關在高牆內過下半生。
朱慈烺見唐王如此緊張,他微微一笑道
“唐王不必緊張,本宮允許唐王府擁有一千衛隊,若你想跟著李岩他們去見識見識並非不可,不過本宮有個要求,獎勵百姓的糧食全部由唐王府出”
唐王朱聿鍵大喜,急忙起身躬身施禮
“謝殿下,小王願意承擔百姓獎賞”唐王朱聿鍵乃是洪武那一脈,論輩份高朱慈烺三輩,朱慈烺應該稱他為爺爺。
正常情況下,唐王朱聿鍵應該先參拜皇太子,然後皇太子以家族晚輩再給唐王見禮。
可是朱慈烺乃是一個穿越者,作為皇太子他當然不想叫唐王爺爺。
並且他還假裝年幼不懂輩份,見到唐王朱聿鍵後,從未以家族晚輩向唐王施禮。
唐王朱聿鍵當然不會去計較,人家乃是當朝皇太子,不以晚輩見禮又如何,難道他還敢主動提出此事。
朱慈烺答應唐王可以有一千親衛,還能和周遇吉李岩一起進山觀戰。
這對一個膽大的藩王來說,絕對是極其難得之事,一生都待在封地都悶死了
朱慈烺可不是崇禎,他知道唐王沒有反心,即使有反心隻管去浪,他也不擔心,翻手間能輕易剿滅唐王。
看幾位開心的合不攏嘴模樣,朱慈烺笑道
“今日乃是飲酒用膳之時,休要再談國事,開吃”
老回回馬守應,早年曾當過邊兵。
崇禎元年率眾舉旗造反,隸屬闖王高迎祥、活動在甘肅東部,眾至數萬。
崇禎四年入山西,編入王自用的“三十六營“,是重要的首領。
八年參加河南滎陽大會,為十三家首領之一。
率領流寇轉戰在陝、晉、豫、魯、川、鄂、皖、湘等地,勢力極盛。
後與賀一龍、賀錦、劉希堯、藺養成合軍,稱“回革五營“。
崇禎九年,高迎祥死後至十三年,李自成再起之前、實力最強。
在流寇鬥爭處於低潮時,張獻忠曾兩度隸其部下,他在英霍山區建立的根據地,成為當時抗明運動重要基地。
他出身邊兵,家世和生年都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