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碰者!
這種放羊式的教育大概持續了三個月,
師父把閻永成叫了過去。
禁門不大,或者說不算大,
你看看這一代人,收到第四個就算關門弟子的樣子,
每個師兄弟都是光棍,又是這深山老林,人跡罕見的地方,
沒斷絕傳承就算不錯了,
有個山門就不錯了。
山不高,在這一條不知名的山脈中,並不起眼。
東邊有條小溪,南邊有片柏樹林,試煉的懸崖其實在另一座山頭。
從山底往上走,大概四五條山道,最終能通向山頂的,就一條。
禁門的山門就立在這條道上,
山門往下是十九階石階,不多不少,看上去有些年頭了,沒用水泥接縫,應當是選著山上成型的石塊搭的。
推開山門往上走,走個十分鐘快到山頂的時候,能看到一塊不大的平台,位置極好,
正對山道,周圍圍著一片鬆樹林,既在山峰上,可離著懸崖還有些距離。
視野雖然不開闊,可勝在隱蔽。
一座約是明清時代的木製大殿立在其中,青磚琉璃瓦,紅漆檀木簷。
殿前廣場就沒有那麼氣派了,坑坑窪窪的,不知道什麼種類的石頭做成的地磚,邊邊角角處,被磨得油光水滑。
廣場中央擺了隻青銅鼎,
這可不是哪朝的神器,閻永成問過大師兄,
大師兄是個實誠人,憋了好久,都沒忍心告訴閻永成,純粹是不知道哪代人打的時候比例沒調對,鏽的。
說是大殿,其實就這麼一個單單的大殿,空蕩蕩的,
沒有神像,也無座椅,
可不知道內裡的地麵或者牆麵是什麼做的,站在殿前,卻看不清另一邊的牆壁。
隻在正中央擺了一個蒲團,從房梁上垂下兩條已經看不清顏色的麻布帶。
閻永成倒是聽二師兄偶爾提過一次,殿內應該還有幾個暗室,隻有師父知道。
從大殿的側麵繞過去,走上一段,才能看見幾人居住的房子。
這回倒是老老實實用水泥砌的四間小屋子,瓦片貼的頂。
每個都帶了一個小院,用柵欄圍了起來,種了些好養活的菜,養了幾隻滿山跑的走地雞。
肉類一般要靠自己去打,這年頭動物稀少,肉質鮮美的更是少數。
豬肉牛肉,都是稀罕貨,要麼是買回來的臘肉,或者就是偶爾氣溫低下來,兩位師兄會帶一點回來。
所以豬肉餃子確實是過年才有的待遇。
閻永成心裡盤算著,應該是要傳他武功了。
二師兄的功夫是大師兄教的,三師兄的功夫是二師兄教的。
照理說,應該是三師兄教他功夫,可二師兄明確說了,
他的功夫,會由師父親自教,
傳功室裡學到的東西,學不會,自己悟,學會了,不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