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鄉小知青,成為糙漢心尖寵!
林鈺和薛豐年沒有等所長回來,說完事情就告辭離開了。
等出了派出所林鈺才說“沒想到這才幾年,那小同誌竟然都當所長了!”
“那也是你給他立功的機會,”薛豐年笑道“鄉下沒啥大案子,多的是雞毛蒜皮,想靠那些升職很難,必須有大案要案,才能有立功的機會。”
說到這兩人忍不住想起林棟大哥,距離上次他送孩子回來也過去一年多了,也不知道人現在在哪又在執行什麼任務。
“等這件事解決了,過幾天咱就回京市吧,”薛豐年道“咱們回來也大半個月了,回去你還要把導師之前留的論文寫完,補習班那邊這個暑假複習材料還不知道賣的怎麼樣,我回去要跟進一下,這麼一想事情還真不少。”
“聽你的,”林鈺笑笑“你安排好時間就行,難得回來一趟就想讓你好好放鬆放鬆,可惜現在還沒到秋收的時候,要不我還能去扒苞米呢!”
“沒扒夠?”薛豐年挑眉“當初誰劃了一臉口子可憐巴巴的。”
林鈺輕嘖一聲“誰還沒點黑曆史了?你要是再抓著不放,我可去找舅媽打聽你小時候那點事兒了!”
“彆,”薛豐年聞言急忙求饒“鈺兒我錯了,行不?”
林鈺心覺好笑,早知如此剛才還蹦躂那麼歡!
兩人回到家時米粒兒和栓柱都不在,不用想肯定是跟鐵蛋他們去玩了,林鈺想到小秋和小明“父母的事情最受傷的還是小孩。”
“及時止損可以避免更多傷害,”薛豐年說“雖然現在小秋小明一時間可能接受不了心裡難過,但我覺得總比以後天長日久,倆孩子看爹媽天天吵架強,那樣對小孩來說其實傷害更大,你覺得呢?”
“你說的沒錯,”林鈺讚同他的觀點“現在能像你這樣想的人不多,很多人想的都還是寧拆十座廟不悔一樁婚,再不就打著為孩子好的名義將就過一輩子,到頭來孩子受到傷害不說,還要自我感動一下,覺得這輩子全都為孩子付出了,這樣我真是……不敢想象。”
薛豐年聽完林鈺的感慨摸摸他的頭“你放心,咱倆永遠不會那樣,有沒有米粒兒和栓柱我都愛你如初……”
“少肉麻,”林鈺瞪了他一眼“等會兒想吃啥?彆吃大碴子水飯了吧,換一樣?”
“我知道吃啥了!”薛豐年一拍大腿“你回來還沒吃過渣條子呢吧?等我去二舅家問問,他家年年做肯定有!”
渣條子是用玉米渣做的麵條,煮好了過涼水拌上小蔥雞蛋醬特彆好吃,林鈺見薛豐年風風火火去二舅家找渣條子,想了想那他就先打雞蛋醬吧。
好在家裡雞蛋小蔥都是現成的,還沒等林鈺把雞蛋醬做好,薛豐年就拿著渣條子回來了。
“正好舅媽那有泡好的,我直接拿了夠咱倆吃的。”薛豐年說。
“那二舅家還夠吃不?”林鈺問。
“他家泡的多,還有一大盆呢,放心肯定夠!”薛豐年笑笑“舅媽說等走的時候給咱多帶點,沒準爸媽他們也喜歡吃呢。”
林鈺聽到這便下意識問“二舅媽也知道咱倆的事兒了?”
“那倒不是,”薛豐年一臉壞笑“二舅誰都沒告訴,就他自己知道。”
“不過二舅媽一直也沒把你當外人,所以跟你爸媽全當親戚走動著。”
林鈺點頭“好,那我知道了。”
王三妮和劉豐收的事兒就算告一段落,這幾天在李蘭枝和劉豐收以及養豬場那些工人的宣傳下,整個大隊都知道大隊長家大兒子兩口子鬨離婚的事兒,但這還不是關鍵,關鍵問題是王三妮在離婚前夕跑沒影了。
就因為這,連帶著老王家所在的村子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誰家娶媳婦不想找個會過日子的好孩子,有王三妮這個例子,外村人再去他們村相看對象的時候便多了幾分謹慎,萬一要是他們媳婦也跑沒影了,到時候跟誰說理去!
這些暫且不說,就說林鈺和薛豐年回村待了這麼長時間,終於準備返回京市了。
李蘭枝不用說,又開始倒騰家裡的山貨準備給他們帶去京市,除此之外一些以前跟薛豐年關係好的人家也都送了些東西來,薛豐年讓林鈺一一收下,等以後給二舅寄東西時,他會給那些人也帶一份。
兩人在村裡待了這麼長時間,也沒見著春杏跟王一傑,林鈺還以為這次他們見不到了,卻不承想他們打算離開的時候,春杏和王一傑卻回了村裡。
原因也很簡單,春杏懷孕了。
“這女人懷孕是大事,”李蘭枝一副過來人的樣子道“他們小兩口在公社那也沒個親戚照顧,王一傑一個大男人哪會伺候孕婦,這不就把春杏送回來了,起碼親爹媽在身邊,他不用太惦記。”
“王一傑在農技站那咋樣?”薛豐年問。
“應該還行吧,誰知道呢,”李蘭枝說“反正每次老三兩口子去鎮上給送東西,回來都說過的還行,那就還行唄,人家的日子咱也不能多問不是?”
“既然知道了,那我過去瞧瞧,”林鈺說“我們以前關係還行,他這會兒肯定也知道我回來了。”
正如林鈺說的那樣,王一傑和春杏剛到家,便聽丈母娘說薛豐年和林鈺回來了。
春杏好奇的問“他回來乾啥?這不年不節的。”
李會計媳婦給閨女洗了個蘋果,然後才道“回來看他二舅的,小林知青跟他家關係好,這不就一起跟著回來了?”
“還彆說,薛豐年出去這幾年可是見了世麵,那穿著打扮一看就是城裡人,跟以前在鄉下時一點都不一樣,對了小林知青還收養倆孩子,這回一起帶回來了。”
春杏聽著滿臉不解“小林知青還沒結婚收養孩子乾啥?以後找媳婦自己生不好嗎?”
“那誰知道,”李會計媳婦搖頭“人跟人的想法哪能一樣?聽說還是烈士遺孤呢,你也知道人家家庭跟咱不一樣,可能有啥說法吧。”
春杏非常認同她媽的這個說法,倒是旁邊的王一傑想的更多,“他們現在還在村裡呢?難得碰上,等會兒我去老薛家瞧瞧,這也好幾年沒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