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明月之過千山!
“彆害怕!”孫若薇走上前抱住同安公主說。這一刻兩人都感覺到彼此的心跳都很快。
孫若薇為了轉移同安公主的注意力,就故作輕鬆地說“在這裡清靜幾天也行,驛館那裡整天車來車往的,有馬嘶有牛叫,吵得我睡不著覺。這個彆院很安靜,正好睡大覺。”
“不過我下午睡足覺了,公主,不如你給我講講你小時候的事情吧,我沒有在皇宮裡生活過,有些好奇。”孫若薇隻在電視上看宮鬥劇時看過古代皇宮的生活景象,不過那都是編劇和演員表現出來的,真實的是個什麼樣,她很好奇。
“我從小到大這是我第一次離開皇宮,我很年幼的時候就與皇祖母生活在一起,我在慈寧宮長大。”同安公主開始了她的述說。
同安公主的母親是大梁的吳貴妃,她還有一個哥哥朱晨,比同安公主年長十五歲,是大梁的二皇子,他是一個仁厚的人,很聰明,文韜武略,能謀善斷,深得大梁皇帝永慶的歡心。
吳貴妃出身官宦,從小受到良好的培養,特彆擅長舞蹈。看了她的舞姿,據說能使人如飲佳釀,醉得無法自抑。永慶帝特彆喜歡,經常到她宮中看她翩翩起舞,吳貴妃很得寵。
同安公主一出生,她的皇祖母張太後說她做了一個夢,夢到了天上飄著絢麗的雲霞,霞光中有個美麗的仙女給了她一張絹帕。夢醒了,宮女報告張太後說,吳貴妃為皇上添了一位小公主。張太後大喜,執意將公主要過來帶在身邊,並賜名同安。
同安公主就與皇祖母生活在一起,皇祖母告訴她不能走出慈寧宮。
五歲那年的一個深夜,慈寧宮門口一陣吵鬨聲把同安公主驚醒了。她把臉貼在窗戶上向外張望。隻見一群侍衛一手舉著火把,一手拎著大刀圍住慈寧宮。同安公主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嚇得瑟瑟發抖。
她看見皇祖母在宮人的攙扶下來到宮門口,她大聲說“誰要想進慈寧宮,先從我的屍體上踏過去!”
舉著火把帶著大刀的侍衛都被張太後的氣勢嚇住了,他們不敢前進半步。正在這時來了一個太監,對帶頭的侍衛說了什麼,那群人從慈寧宮撤走了。張太後回到屋子裡,摸著同安公主的頭半天沒有說話。
那群侍衛是來抓同安公主的。
同安公主後來聽宮人講,她的母妃吳貴妃被賜死,哥哥朱晨自縊身亡。她本來也要被斬草除根的,是皇祖母救了她一命。孫若薇想象著同安公主的童年,應該如冬日把眼睛貼在玻璃窗上,看蕭殺的遠山一般冰涼孤獨。
事情的原因在於,有一天永慶帝生病了,而且病得不輕,吃藥也不見好轉。他開始疑神疑鬼來,老覺得有心懷叵測的人要害他。
太子,二皇子和三皇子都先後去看望永慶帝,這時候的永慶帝覺得在他的這三個兒子的眼中,他沒有看到兒子們關心他病情的目光,他隻感到了權力被威脅的恐懼。當然,永慶帝的這種心思自然逃不過,在他身邊侍候他的人的眼睛。
這種可怕的疑心病造成的災難極為恐怖。
一時間,皇宮裡流言蜚語四起,說有人詛咒皇上,皇宮被下了蠱,蠱氣很重,若不除去,皇上的病就好不了。
永慶帝下令嚴查,皇宮被搞得烏煙瘴氣。各個宮中都先自查一番,翻箱倒櫃,掘地三尺,一旦發現有小木頭人就馬上銷毀,搞得人人自危,個個膽顫,互相都小心提防著。同時彆有用心的人還忙著做一件事埋木頭人。
很不幸,吳貴妃宮中被皇後派的人挖出了木頭人,而且挖出的木頭人有兩個特點,並報告給了永慶帝一是木頭人多,二是木頭人毒。多到什麼程度,四個字不可計數。毒到什麼程度,四個字咒語連連。
永慶帝當即大怒,吳貴妃和二皇子朱晨被扣上了“詛咒皇帝”的帽子,任何申辯都是蒼白的。當天永慶帝賜了一杯毒酒給吳貴妃,朱晨自知難逃一死,自縊身亡了。
吳貴妃和朱晨身邊的宮女太監一個不留全部殺掉。
平日裡與朱晨交好的官員都受到了牽連,削職的削職,充軍的充軍,一時間搞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
孫若薇明白這就是古代的一種巫術,用來清除仇敵的辦法。起源於遠古,包括詛咒、紮木頭人和毒蠱等。大梁宮中發生的這件事,就是有人用“巫蠱之術”來清除對手。
“應該是二皇子朱晨威脅到了某個人的地位了。古代的皇權之爭簡直就是你死我活呀!”孫若薇心想。
同安公主在張太後的保護下活了下來。她生得異常美麗,性情很溫和,又加之是個女孩子,慢慢地想害她的人也就罷手了。
同安公主出落得越發清麗脫俗,她的美貌傳到了高通,高通趁著花貝子迎娶華麗郡主之際,向大梁為葉齊哈求娶同安公主,永慶帝很爽快地同意了。
張太後在臨終前拉著同安公主的手說“同安,以後皇祖母再也不能護你周全了,你記著遇到事情一定要冷靜謹慎,不要張揚,你的母妃就壞在張揚跋扈,恃寵而驕上,結果弄丟了她和你哥哥的性命。你以後嫁給高通太子,會遇到相同的事,所以,同安啊,要學會隱忍,一定要學會隱忍。”
同安公主拉著張太後的手大哭著。
同安公主講述完後,孫若薇沒有說話,隻是將身體挪動了一下,讓同安公主靠在她的肩上,一起看著窗外……
彆院裡有一座假山很彆致,與其說是疊出來的,不如說它是擺出來的,它擺得那樣平穩,那樣舒服,既符合自然界的規律又可人心意。在假山中的一方小隙地上,放了幾塊石頭、種有幾叢翠竹,就令人耳目一新。院內栽種著各色鮮花,這個季節氣侯溫和,大多數已經綻放了,五彩繽紛,十分鮮豔。
靠院牆處種著許多的大樹,孫若薇仰望著那一簇一簇搖曳的綠葉,有一種幽美、恬靜的感覺。
孫若薇想“既來之則安之。”就和同安公主在彆院住了下來。
一連幾天,彆院裡沒有其他的人來,孫若薇有些奇怪,她心想難道高通出了什麼事了嗎?
確實,高通的欒城亂了起來!
最近有一夥高通的士兵趁著後胡死了老大王,新王繼位時,衝出欒城去打殺後胡。
後胡的新王邦振花子勃然大怒,東西丟了,人被殺了,他感覺自己臉上被人扇了好幾個耳光似的,心說“好你個多裕多,趁著老子繼位,不給我送賀禮也就罷了,還敢派人來燒殺搶掠,欺我年輕嗎?哼,我可不是好惹的!”
邦振花子立刻調兵遣將,開始攻打欒城。欒城的外城遭到後胡人的猛烈攻擊。後胡的人帶著滿腔的怒氣,一個個麵目猙獰,衝鋒陷陣,玩命地打。欒城的外城很快被攻破了,後胡把外城的兵丁和百姓屠殺殆儘,又調集兵馬來到了欒城城下。欒城的守將趕快派快馬將後胡來犯的消息傳報給朝廷。
多裕多這天正準備去彆院呢,他喜滋滋的,幻想著懷抱美人的情景,心裡產生了一種甜絲絲的幸福的顫動,讓他幾乎站立不穩。
“哈哈哈,小美人,我馬上就來!”多裕多的臉上露著邪惡的笑。
“陛下,欒城急報!”一個小太監在門外說。
“什麼?欒城?叫進來!”多裕多吩咐道。
欒城派出的信使呈上急報。多裕多看完急報後問“後胡這次為什麼會突然起兵?邦振花子才繼位,他怎麼會來攻打我高通?”
“回陛下,據探子來報,說我高通先出兵攻打後胡。”
“先出兵?誰出的兵?”
這幾年,後胡和高通相處得還比較友好,後胡和高通還互相交換一些物品,邊界也比較平靜。
多裕多想不明白了,原本平安無事的邊境怎麼就突然爆發了戰爭。
“是、是……”信使不敢說。
“說,是誰?”多裕多暴跳如雷地說。
“是海、海蘭朵將軍!”
“啊?”多裕多吃驚地說“海蘭朵,寡人沒有下令給他,他怎麼敢調動軍隊?反了,他這是要乾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