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電銃當然是打明軍爆的。
劉承宗的元帥府連重鳥銃、抬槍,這些已經列裝的製式火器都造不夠。
儘管他手握西北所有手工業重鎮,但較之不斷擴編的軍隊、短時間過度擴張的勢頭,裝備缺口始終很大。
所以更不可能去浪費工力,再去打造擎電銃這種高精尖且並未列裝的單兵火器。
當然劉承宗在去年冬季得到擎電銃之後,確實有將其加入工衙打造序列當中的想法,送了幾杆給師成我。
得到的答案令人失望,這玩意沒半年,元帥軍的造銃匠玩不轉,再加以改進,又是半年,等到大規模生產,至少要崇禎十年了。
好在劉承宗也沒那麼執拗,本來他弄到這玩意就是意外之喜。
這批擎電銃來自張天琳一炸白廣恩,一共繳了一千多杆,都是嶄新的好物件,據說到手時銃床上的油味還沒散呢。
但當時張天琳的仗確實難打,人家一營人孤軍深入甘肅,既沒有補給也沒有支援,把甘肅腹地攪個天翻地覆,劉獅子也不可能跟手下搶戰利品。
就連所謂的處罰,都隻是那些馬匹,來安撫被搶奪裝備的粆圖台吉而已。
這種好東西,劉獅子肯定不會索要。
所以擎電銃就一直在張天琳手裡,直到去年進關中。
張天琳先升任潼關總兵,後來改革軍製設立駐防旅,又就任關內道總兵官,一個大營擴編為下轄四營的關內旅。
他的裝備缺口很大,這才在調整軍備的時候,把擎電銃當成廢品交上去,以換取新造的重銃、抬槍和火箭車。
擎電銃是好東西沒錯,否則張天琳也不會一直在手上拿了一年多。
但這東西在他手裡,確實和廢品沒什麼兩樣。
這跟擎電銃生不逢時的曆史有關。
創造它的人是趙士楨,發明於萬曆二十五年之前。
當時正值萬曆援朝之戰,趙士楨上進器疏,將自己仿製、研究、改進、研發的四種新製陸軍火器交給朝廷。
四種兵器,分彆為魯密銃、西洋銃、擎電銃和迅雷銃。
其中西洋銃,是西洋水兵的輕型火槍,管長銃輕裝藥少,彈重八分、裝一錢,口徑非常小,打得準、威力小,易用於南方步兵,針對無甲敵軍。
這玩意當時在南方仿製很多,都叫鳥銃,民間也會用它打獵,因為裝彈小、用藥少,打中小鳥也不會打碎。
魯密銃則仿製自奧斯曼火繩槍,管長且,重於西洋銃但輕於倭銃,便於步戰。
擎電銃則是佛朗機式,用於精兵戰場速射,能在最快的速度打放六發。
迅雷銃則有五個管子和一麵盾牌,是三眼銃的替代升級。
趙士楨的進器疏有很大野心,因為這是火器花隊的一係列裝備設計。
隻不過當時的大明,張居正已經不在了,萬曆皇帝也過了親政的熱情,軍器改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不過也不能說沒意義,至少被工部記錄下來,並製造了一批交付京營。
而趙士楨則在此基礎上,創造了製造更簡單、後世影響更大的兵器:三長銃。
不過比起三長銃,這個時候的人們普遍都管它叫鳥銃。
所謂三長,指的是西洋銃管輕便致遠、魯密銃機的迅捷並加上火門機、倭銃床的穩重,兼具三種單兵火槍的長處。
最重要的是這種改進僅在於形製設計,不會花費太多工夫。
也就成了崇禎年間的鳥銃。
而改變構造的迅雷銃、擎電銃,一直要看各地督撫喜好,對軍器感興趣的就造一批,但都不能取得什麼實績。
畢竟新兵器,需要專門訓練配套戰術,甚至還需要配套的戰車裝備等支援武器。
所以真正大規模列裝部隊,要等到天啟年間的山東新軍了。
不過那支新軍,後來跳槽了。
擎電銃確實是個好兵器,針對性很強,設計的敵對目標就是倭子和北虜。
這倆對手的共同點是鎧甲很差。
而張天琳需要的兵器剛好相反,他的核心武器是火箭彈和戰馬,需要對付的是挨了一輪火箭彈之後還站著的敵人。
這種對手要麼運氣好,要麼運氣一般但鎧甲、盾牌、戰車厚實。
前者用馬刀就能解決,後者則需要抬槍和重銃才能撂倒。
擎電銃不行。
它本質上是一種槍式佛朗機,而且在劉承宗眼中,是佛朗機非常成功的改型。
使用佛朗機標誌性的榫式結構,母銃尾部不用螺絲封死,就是前後用兩根插銷、兩個銅圈固定在銃床上的管子。
配備六根五寸長的子銃,表麵上這玩意是子彈殼,但實際上它是真正扛膛壓的銃管,造價高昂一多半原因都在它們身上。
子銃前後都有凸出小嘴作為卡榫,預先裝填彈藥後,前麵的小嘴卡進管子裡,後麵的方形小嘴卡在銃床尾部的卡榫槽裡。
同時子銃尾部還有一個方孔,用一個外部插銷,穿過銃床和子銃,把它固定在銃上,以防射擊時後跳。
子銃的兩個卡榫和插銷嚴絲合縫,並且在子銃上裝有帶照門的小銅盤。
這個構造是趙士楨將新造銃呈進朝廷後發現漏氣弊病,再度改進的結果。
但這個銅盤設計不是為了減少漏氣,而是為避免泄氣燎傷射手眼睛。
所有火槍,或多或少都泄氣,前裝火繩、燧發的傳火孔也泄氣。
隻要能擊發、把彈藥打出去,泄氣對威力的影響……有很好的解決方式。
它不是不計成本的減少零件間隙、減少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