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淡定的說道“兒臣之所以不想作詩,實在是因為兒臣覺得自己實在是年幼無知,見過的風雨實在太少,弱在諸位大人麵前作詩,實在是有賣弄之嫌,故而一直未曾開口。”
聽了朱厚照這麼一說,諸位大人內心稍稍有了些原諒的意味。
太子說的沒錯嗎?年紀輕輕的,懂什麼人生經曆,做出來的詩,也不過是矯揉造作罷了。
一時間對太子有什麼不滿,也就忘記了。
楊慎剛要開口,被楊延和狠狠的瞪了一眼,罵道“還嫌不夠丟人?”
朱厚照繼續說道“既然父皇想要斧正兒臣的拙作,兒臣自然不敢違逆皇命,既然是以詠雪問題,兒子便做一首《沁園春·雪》先給父皇吧。
大臣們頓時紛紛驚訝的看著太子。
本來以為太子頂多會用一首打油詩來糊弄一下了事,誰都沒有想到,太子竟然要寫一首詞,而且還是頗有難度的沁園春。
太稀奇了,太子才十四歲,難道真的是才華橫溢到不行?
還是說太子感覺才是太丟麵子了,難道是準備打腫臉充胖子?
一定是後者。
不少人帶著看笑話的心思看著朱厚照。朱祐堂對於朱厚照的話,隱隱有些擔憂,“朕素聞楊大人並不善詞,太子還是不要勉強自己了。”
朱厚照認真的說道“兒臣畢竟才十四歲,選一個難點的詞牌,如果做不好,諸位臣工也不會笑話我,若是選一個簡單的,最後還是最不好,那豈不是貽笑大方,兒臣還請父皇準許。”
見到朱厚照堅持要那麼做,想到先前是自己一直要求太子作詩,如果最後卻不允許做了,反而害了他的自尊心。
當下說道“既然如此,你將你的作品念來。”
朱厚照突然起身,說道“既然唱詞,豈能沒有伶人助興。”
朱祐堂是一個樸素的皇帝,自然不太在乎這個,見到太子突然提起要有伶人助興,眾大臣便要上前進諫。
卻被朱祐堂用眼神製止了,並吩咐叫來幾名負責敲擊樂器的伶人。
見到朱厚照擺出了那麼多大的架勢,楊慎暗暗的得意道“接著折騰,折騰的越熱鬨,到時候越丟人。”
朱厚照吩咐幾個太監,打開宮門,寒風猛然襲來,凍得不少大臣直哆嗦。
一臉怨氣的看著太子,心裡埋怨陛下,任憑太子胡折騰。
就在這時,耳邊雄渾的唱腔傳來,“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隻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詞就這樣被朱厚照唱完了。
中間沒有一絲停頓,伶人敲擊樂器配合的也紋絲合縫,古聲古韻,讓所有人都無比的震驚。
屋簷的雪依然會被寒風吹落,灑在大人們的頭上,一會遮白了頭。
所有人的失望和輕蔑之色全然變成了驚訝。
剛才出言諷刺的楊慎,更是一臉的羞紅。
剛才還在醞釀的下闋也直接沒了。沒臉想了。
許久之後,朱祐堂深深的呼了一口氣,臉色無比的激動。
“好詩,這才是帝王之詩,太子能作出這麼空前絕後的詩,將來定然能成為一代明君,諸位臣工,還不舉杯相慶?”
列位臣工紛紛舉起手中的酒杯,隨朱祐堂一飲而儘,口中喊道“恭賀聖上。”
至於作詩一事,整個酒宴,再也沒有人敢提起。
朱厚照安靜的回到自己的座位,默默的拿起一條烤魚,看著那些震驚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大臣們,心裡突然感覺。
人生,寂寞的果然像是一場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