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良書生!
?
陳生不知道,因緣巧合,京師因為他變得熙熙攘攘起來。
剛下早朝不久的文武大臣們,突然得到了消息,新晉的渤海侯竟然跟一群禦史打起來了。
這還了得,小小年紀,因功封侯,就不知道進退,囂張跋扈,若不嚴懲,以後還了得?
而武將們,得到消息之後,則一個個心裡想的是,事情之中是不是有什麼蹊蹺。
為了維護軍方的尊嚴,不管跟陳生有沒有關係,很多武將也開始往宮城哪裡趕。
一時間京師變得頗為熱鬨,高級官員乘坐轎子,一邊聽取情報,一邊整理冠帶。
低級的官員,則彆提多狼狽了,既然想趕到京師出一份力,那麼就不能耽擱,從六部衙門往皇城跑,路程超過一裡半。
跑到宮城前的時候,不停的喘息,至於儀表更沒有時間整飭。
大明門前的大漢將軍一臉尷尬的看著眼前的這些大人,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怎麼突然有如此大規模的官員,盛裝來臨,莫非宮城要舉行什麼大典?
對方人多勢眾,大漢將軍也不敢阻攔,隻能放行。
衝在最前麵的是吏部尚書馬文升,老爺子心裡正納悶的,到底發生了什麼,怎麼自己一點消息都沒有收到,京師就亂套了呢?
一行人衝過端門,來到午門之前,見午門前的地麵上,有斑斑血跡。
不少大人握著鼻子,捂著嘴,有被炸,被打的,一臉尷尬的往外走。
“這位大人?這是為何?”有官員攔住一臉難堪的禦史。
禦史多清流,最愛護自己的臉麵,自然不能說,是因為毆打陳生不成,才落得如此境地。
隻能將前者隱去不提,咒罵說道“還不是渤海侯這個小賊,下手也太狠了一些。”
吏部尚書馬文升的表情最為難看,老爺子發怒的說道“太過分了,今日在朝堂之上,我還為此子講情,今日竟然在大庭廣眾之下,惹出如此大的亂子,諸位隨我走,無論如何也要求陛下削其爵,將其明正典刑。”
幾個聞訊敢來的國公,多半是跟當初跟馬文升有過合作關係的,受朱暉囑托,幫扶陳生。
軍方自古同氣連枝,見到陳生惹出了那麼大的亂子,依然咬著牙上前說道“馬大人,您彆激動,此事透著蹊蹺,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馬文升雖然年紀大了,但是脾氣很暴躁,在吏部長期工作也養成了老人家說一不二的性格。
“還什麼誤會?堂堂的禦史,都被他打的鼻青臉腫,還有宮廷之內燃放爆竹,這是侯爺該做的事情嗎?國法何在?必須嚴懲。”
弘治皇帝朱佑樘本來正在養心殿休息,嘴裡還不停的對蕭敬叨咕著“陳生這個小猴子,怎麼還不來?是不是上次你教訓人家過分了,讓孩子記恨了?”
蕭敬手裡抱著拂塵,臉色露出溫和的笑意,道“陛下,這您可冤枉老奴了,渤海侯那可是好孩子,上次老奴心中有些怨氣,故意在三軍麵前刁難他,人家渤海侯可是一句怨言都沒有,事後還跟我道歉來著。那麼好的孩子,怎麼可能記恨奴才。”
朱佑樘指著蕭敬說道“這事兒太子倒是跟我說了,不過朕不怪你,年少封侯確實要考量他的品性,若是心高氣傲,不懂道理的年輕人,對國家來說未必是好事。”
蕭敬說道“陛下不必勞心,渤海侯陳生少年老成,做事持重,是軍方難得的英才。”
朱祐堂點點頭道“朕聽西廠和錦衣衛提起不少陳生的事情,這孩子是個真正的人才,讓他輔佐太子,將來定然能成為一代名臣。隻是此子少年得誌,必然多風多雨,多災多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