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家是關係戶,但是卻絲毫不敢懈怠,他們可聽說了,侯爺是大股東,是個嚴格的人物,在戰場上領兵的人,要是得罪了,還不直接給殺了。
更有消息靈通的,知道就算是劉公公看了侯爺都給繞道走,更不敢得罪了。
大家好好乾,日子自然和和美美,歲月靜好。
昨天秦大掌櫃說了,要繼續招收新的學生,去滄縣的義塾讀書,將來畢業以後直接來商行上班。
不少人都琢磨著,家裡的小子也不小了,也不指望他們考什麼狀元。
去義塾讀點書,學點本事,將來能夠有秦大掌櫃一半的本事,自己將來老了也不用擔心沒人養老了。
義塾的日子過得了不得。
義塾裡還有名師教導,又有專業的技工師傅,傳授真正的技術,聽有些去過義塾的小子說。義塾一天管三頓飽飯,而且還有錢拿,這是做夢都不敢享的好事。
在義塾裡學點本事,將來多攢點錢,在京師裡買上大宅子,又是侯爺家裡的工人,說個大家閨秀做媳婦,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有了認字的大家閨秀做媳婦,教育好下一代,沒準就能出當官的孩子了。
侯爺和太子的歸來,讓朝氣蓬勃的壽生商行更加努力起來。
每個人都有用不完的力氣。
侯爺的座右銘就粘貼在商行的每一個角落。
人如果不努力,和鹹魚有什麼分彆。
每個人都時刻牢記侯爺的話,侯爺曾經也隻是海邊村落的一個寒門出身的少年,在這裡每個人都將侯爺當做自己的榜樣。
順天府專門派人來安排秩序,每一次發新書,雖然那個叫做秦昌才的大掌櫃都能妥善的控製秩序,能夠引導百姓們在街道上排成長龍。
甚至這種長長的隊伍,被禦史們讚歎為京師的新景觀。
但是膽小的順天府尹依然擔心出現大亂子,這裡可是京師,馬虎不得,尤其人家壽生商行還是納稅大戶。
背後的老板更是太子和侯爺,更是不能得罪的存在。
壽生商行,一千多人,組成了一個龐大的機器。
後勤負責上貨,會計們算賬,銷售們負責聯係客戶,掌櫃的領著一群行政負責管理店麵,製作計劃。
一個原始的公司的運轉,對於一個管理過十幾萬夫役的陳生,完全構不成壓力。
朱麟帶著一群勳貴子弟,早早的趴在書店的門口,抓耳撓腮的等待。
渤海侯和太子的店麵,讓他們搗亂不敢。
但是吩咐幾個下人子時就來排隊買書,還是可以做到的。
一本叫做的小說瞬間在京師風靡開來。
那些被人看膩的小說和話本,瞬間被扔到了一邊,天天呆在閨閣的閒的不行的小姐也扔掉了手裡的女紅,焦急的等待派去買書的丫鬟。
在部堂裡,坐的肚子都大起來,閒的蛋疼的清水衙門的大人們,派出手底下的閒人,買回來,一邊品茶,一邊讀小說,不知道有多愜意。
勳貴家族的臭小子們,一個個張嘴便是齊天大聖,閉嘴也是俺老孫。
陳生也很鬱悶,看著隔三差五就跑到自己這裡催更的小廝和各部堂的小吏,心裡在想自己會不會嚴重影響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禦史們會不會狀告自己,成為大人們不好好工作的元凶?
起初挺近京師的時候,老爹還擔心賠錢。又抱怨陳生選了一個從妓院找來的小夥子做了大掌櫃。
陳生起初也隻想做一下市場培育,打開自己在京師的知名度。誰曾想到,這一切發展的那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