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良書生!
?
曾經有個人長得像是火星人的馬氏土豪在一次演講上對陳生說過“是懶人在改變世界,懶人嫌棄走路太累,便有了被馴服的馬,懶人嫌棄用牙咬肉太麻煩,所以便砸碎了石頭,作出刀子。”
假期的時光,充分暴露了很多人慵懶的本性。
當然不是烈日下,阿三那個做任何事情,都要磨嘰的慵懶。
而是一種高雅,一種閒情逸致。
陳生和唐寅躺在分彆躺在院子裡巨大的假山石上,任憑威風吹拂著頭發。
兩人你一句,我一句討論者國學的經義,做學問的道理。
如今的唐寅少了當初那份落拓不羈,多了一份歲月的滄桑,多了一份夫子該有了沉穩。
“徒兒啊!”
“先生,您說。”
“你說我這輩子,還有希望回朝堂嗎?”
“當年學生不懂事,不知道天高地厚,自以為自己有了點本事,便能將先生您送回朝堂,現在想來當年您的案子,是陛下親自下的聖旨,若想給您洗脫當年的罪責,必定要翻案,翻陛下的案,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你小子總算是長大了,為師很欣慰。在村子裡這段時間,我也想通了。為師這自由的性子,也不適合當官,逍遙瀟灑,醉枕花叢才是為師該過得日子。”
“夫子,這話說的有些口不應心。”
“你小子。”
唐寅長出了一口氣,最後頗有些悲憤的說道“盛世明君也會做些錯事,為臣民的又該如何呢?君為臣綱,不得不從。為師能讓你為了這點事情違背聖意嗎?
為師已經將畢生所學,教給了你。你能在朝堂上有所作為,那就相當於為師在朝堂之上有所作為。
為師還要努力教學,培養出千萬萬萬個唐寅,造福整個大明。”
陳生默然不語許久。
他覺得人生總是充滿了遺憾,而且恰恰這些遺憾總是無法彌補的。
心中煩悶的思緒,讓陳生更加慵懶起來。
師徒二人,微微的閉著眼睛,李氏心疼兒子,牽著陳子姝的手給陳生蓋上了一床薄薄的毯子。
美美的打一個哈切,利用閒暇的時間,將心中的事情,一樁樁想起來,一條條的在腦海裡理順。
看似閒暇,卻最浪費頭腦。
李氏知道兒子心裡藏著事情,但是她尊敬兒子,兒子不說,她便不問。
她明白,兒子處理的都是軍國大事。兒子不告訴自己,自己一個婦道人家就不該過多的過問。
那個沒心沒肺的柳氏,跟著身邊的小丫鬟趁著出去放紙鳶,踢蹴鞠去了。
李氏看不起她這種沒心沒肺的行徑。
不過想想她一個大家閨秀,過慣了幸福日子,驀然要經曆九月懷胎,肚子裡天天裝著孩子,也夠辛苦了。
自然沒有心思去怪罪她。
不過李氏總是感覺,她如此身份拋頭露麵終究不好。
兒子怎麼在蹙眉,順著兒子的視線,李氏發現牆上有幾分發黃的牆頭草。
李氏的眉頭不由的皺了起來,看來自己往日裡真的是太仁慈了。
這些下人做事情怎麼能如此的不用心,牆頭竟然能長出了野草。
李氏正要發火,卻聽陳生幽幽的說了一聲“連侯府的牆頭草,都枯黃了,那百姓家等到收獲的時節,又能有什麼吃的呢?真的是愁煞人也。”
陳生一席話,李氏悄悄的閉上了嘴巴。
她知道兒子在為天下大事擔憂,自己一個婦道人家萬萬是不能插嘴了。
隻是兒子剛才似乎隱隱約約提到糧災,提醒了李氏,今年收成不好。
自己是時候多囤積點糧食了,畢竟是侯府,不能跟小家小戶相比較。
梁儲很羨慕年輕人。
他來的時候,陳生和唐寅已經躺在石頭上,發出了微微的鼾聲。陳生手裡拿著一份圖紙,被風輕輕的送到了地上。
梁儲撿起契約,上麵竟然有日本將軍幕府的大印。
梁儲有多次出使各國的經驗,各國的國書他都見過,這裡麵是中國和東瀛文字兩種式樣。
雖然這個叫做足利義稙的人他不認識,這個叫做足利義稙百合子的人他也不認識。
但是不妨礙他對於這份文書的密切關注。
這小子怎麼那麼不小心,這種重要的東西,怎麼可以在這裡隨便亂扔。
幸好被自己撿起來了,若是被外人撿到,那豈不是滔天的禍患?
越想越生氣,想要上去給陳生兩巴掌。
卻聽陳生在夢中囈語道“好小的饅頭,又不白,怎麼吃,還是給彆人吃吧。”
不同於陳生夢境中的香豔場麵。
老人家誤以為陳生憂心國事,連做夢都擔憂百姓吃不飽飯,一時間老人家對陳生的人格有一種無比的尊敬。
他發現老天爺真的太偉大了,派那麼一位優秀的孩子,來幫助聖上,是大明江山之福,是大明百姓之福。
就連做夢都在為百姓擔憂的侯爺,如何能不敬他呢?
再看看身後,那個望著牆頭草發呆的王守仁,心裡頓時又來了不少怨氣。
同樣是朝臣們看重的年青一代,怎麼差距就那麼大呢?
好歹也是有名的才子,怎麼就懶惰的令人發指呢?
人家侯爺在睡覺的時候,都在為百姓煩憂,而你卻有時間浪費在虛無縹緲的格物之上。
手裡拿著那份契約,看著上麵二十萬石糧食的數字,梁儲更是喜歡的不得了。
這才是好孩子啊。
不知不覺間,便有了二十萬石糧食,隻要這二十萬石頭糧食能夠運到大明,那麼便可以解決無數人的吃飯問題。
這種好孩子,不驕傲,勤快,懂事,又有毅力。
就是年紀小一點,若不是年齡太小,憑借他的能力,定然能夠在朝堂之上縱橫捭闔,無人能擋。
王守仁似乎對梁儲手裡的契約非常感興趣,上前欲要觀看兩眼。
卻被梁儲當寶貝似得藏了起來。
對王守仁道“對著那幾根牆頭草格物即可,天下大事還不用你操心。”
王守仁有些尷尬的說道“我隻是看見那牆頭草有些枯黃,所以……”
“所以就領悟了生死輪回的道理嗎?陽明啊,不是老夫說你,空談大道理,沒有用,我輩還是應該將心思放在更多的實事上。”
“老大人,事情不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