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良書生!
?
聽秦老三這麼一說,楊虎心裡確實動心了不少。
這葫蘆俠是他們已經搶劫的地方,秦老三所說的點子,以前他也用過不少。
隻要事先踩好點,找準路過的商旅,事先布置好埋伏,幾乎就沒有失敗的時候。
不過,這一次是有官兵掩護的,兩萬大軍確實有點嚇人。
其實說起兩萬大軍,陳生當初是反對的。
因為陳生認為兩萬大軍實在是有點太多了,自己派兩萬大軍運送這些糧食,很可能弄巧成拙。
以山賊的性子,多半看見這兩萬大軍,遠遠的就跑路了,哪裡還有膽量來搶劫。
不過玉麵諸葛姚文廣卻有自己的看法。
他認為,楊虎既然跟韃子之間有默契,那麼楊虎的隊伍裡,肯定有高人在指點。
不然以鄭龍濤的本事,不可能遇到一波山賊之後,輸得那麼慘。
而且如果沒有高人指點,他們也不可能在搶劫完糧食之後,散的那麼快。
既然他們有高人在背後指點,那麼如果弄來糧食之後,卻不布置兵馬,那才是真的弄巧成拙。
人家聰明人一眼就能看出陷阱來,那麼這塊肉人家肯定就不去吃了。
但是有了這兩萬大軍就不一樣了,敵人一看有兩萬大軍,肯定以為這是官兵有所防範。
自然也就不會認為這是陷阱了。
陳生又想到了,這兩萬兵馬的安全問題。
畢竟眼下上哪裡找兩萬兵馬去。整個順天府一支援軍都沒有。
最後還是姚文廣出了主意,既然沒有那麼多兵馬,咱們就直接在滄州府工廠裡拿人。
這些滄州府的工廠,都是施行的軍事化管理,本意是為了更好的管理工人,讓他們更加有效力的乾活。
但是時間久了,這些工人每日令行禁止,自然有了些軍人的氣息。
讓他們穿上滄州府生產的軍服,遠遠的望去,確實有一股精銳的氣息。
這支部隊最後若是到了京師,也可以助陳生一臂之力。不過有一點,姚文廣卻提醒陳生,這麼強的工人,一旦出現之後,那麼很可能就不屬於陳生了。
最後的結果,很可能是被朝廷沒收,成為朝廷的兵馬,或者朝廷學習陳生工廠的模式,重新建一個工廠,讓這些人都進去做工人。
在大是大非麵前,陳生還是非常理智的。
點頭答應了姚文廣的要求,國家如果都沒有了,自己就算是在厲害,工廠再能掙銀子,那也沒有用處。
至於以後的事情,就以後再說吧。
所以秦老三看將兩萬大軍,在前方護衛著糧草的時候,也大吃一驚,趕忙給主上發出了情報不說。
還相反設法一定要搶走這些糧草。
因為秦老三心裡清楚,這先遣的兩萬兵馬就已經那麼厲害了,那麼在咣當河那裡的兵馬,豈不是更加厲害。
其實他們哪裡知道,後麵那所謂的十萬兵馬,隻不過是十萬各地收攏起來的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