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良書生!
?
推薦閱讀?
官員代表著朝廷的臉麵。
從古至今,無論是哪個王朝的法律,毆打官員都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甚至民告官都是不受法律保護的,更不要說,你找個機會揍官員一頓了。
這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藐視王法,挑戰皇權的做法。
一般的來說,發配充軍是一個小的懲罰,嚴重的很有可能滿門抄斬。
秦懷仁好歹也是朝廷命官,替皇帝牧守一方,他這杯揍了一通,對皇帝的聲威來說,甚至可以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秦懷仁的憤怒和委屈,陳生都非常理解。彆說是他這種身份了,就算是一個平凡的老百姓被揍了,心裡還難過的。
但是當聽到秦懷仁的嘴裡提到了反賊兩個字的時候,陳生的表情凝重起來。
“秦大人,慎言,您話中這反賊二字,不知道作何解釋?”
秦懷仁勉強著掙紮起來,旁邊的老婦人趕忙給他墊了一張褥子。
喘息了半響,秦懷仁方才喘息著說道“下官這些時日,全都在昌平城外的螺口鎮,周圍村鎮謠言四起,以螺口鎮最甚。
下官經過多方打聽,聽說上個月因為糧草被劫,鎮民便有詭異的舉動,不僅多次發生了強盜劫掠的事情,甚至一些過分的謠言都在村子裡傳出來,鎮子裡裡的百姓的內心都很不安定,鎮長前去勸說,不想沒有成功,反而換來了一頓暴打。
本縣身為地方父母,自然不允許這種事情蔓延,帶著十幾名差役去維護秩序,目的就是為了將這種謠言斷絕了,以維護昌平的穩定。
”
陳生想了想,問道“秦知縣,不知道這螺口鎮的謠言,都說了些什麼?”
秦懷仁聞言,不禁悲從中來,說道“下官治下無方,眼下這些謠言都是些誅心之言,什麼
什麼今上不仁,故上天降災於人間,是為警醒百姓,若不能改換天地,不僅是今年,往後十年裡,天下都將災難不斷,謠言還說,這些都是可以證實的,不然我大明為何這些年兵災不斷呢?”
陳生皺著眉頭說道“這種鬼話也有人相信?”
秦懷仁露出了苦笑說道“百姓為什麼不信?眼下這日子過得那麼困苦,鄉親們對朝廷多少是有怨言的,如今又有人傳出這種謠言,百姓結合自己的處境,自然寧可相信這些謠言,也不願意相信朝廷了。“
陳生也不由的露出了苦笑。
謠言這東西,大家吃飽喝足了,如果有人在你耳邊叨叨,你頂多當他是飯後的談資,但是若是連飯都吃不飽,腦袋發暈的是時候,就免不了胡思亂想了。
尤其是這謊言這東西,當你開始不抵觸他的時候,你若是跟他說上十幾遍之後,你自己就會催眠你自己,讓謊言便成你內心真實相信的東西。
從古至今,多少野心家就是借助一次次的謠言,最後讓他們名正言順的造反。
史記·陳涉世家就描述了標準的造反套路。
先是老天爺降下各種異象,當然這東西根本就是人為的,什麼有鬼火啊,什麼有狐狸叫啊,什麼魚肚子裡有傳奇的小紙條啊。
讓老百姓開始半信半疑,接著就有人站出來,開始煽動造反。
什麼,今日我們已經陷入了苦境了,等著被餓死,被殺死是死,造反也是死,等死,為國事而死好不?
這口號喊得是心安理得,老百姓自然也會跟著喊。
野心家們自然就有了征伐天下的機會,而老百姓心裡也跟明鏡兒似得,混口飯吃而已。
陳生揉了揉鼻子,沒好氣的看了朱厚照一眼,目光很清楚,你瞅瞅,這麼大的事兒,你也說句話,一直讓我在前麵頂著。
朱厚照渾然沒有陳生心目中的覺悟,很是憂心忡忡的對著陳生說道“生哥兒,聽知縣這麼一說,昌平的處境真的很危險了。”
陳生反問道“對於此事,太子殿下準備如何處置。”
朱厚照見到陳生看著自己,神情一變,換做一副惡狠狠的神情說道“本王倒是想看看,到底是何方惡徒膽敢乾這種大逆不道的事情,隻要抓住,就地誅殺。”
陳生睥睨著他,說道“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這壞人和好人參雜在一起,你能分得出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嗎?”
朱厚照憤怒的神情頓時一滯,像是蔫了的茄子,無比頹廢的說道“這個,我做不到。”
陳生歎息了一聲說道“明年我就去遼東了,這些事情將來都是你自己要做的。記住,等你能夠分得出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在發狠話。少說,多聽,多看。多餘的暴躁,對處於事情沒有任何的幫助。”
秦知縣佩服的看了陳生一眼說道“公爺如此年輕,看待事物就如此的透徹,就算是經年老吏也未必比得過公爺,下官佩服的很。往日,聽聞侯爺的威名,下官還以為公爺憑借的是皇爺的寵愛,今日一見,心中釋懷儘數拋去。
盛名之下豈有虛士,陛下能夠譴公爺和殿下巡視各地,實在是陛下的英明啊。”
陳生笑著說道“這種客套話,將來等事情辦成了,你在慶功宴上再說。現在你需要告訴本官,你是如何知道毆打你的不是鄉民,反而是反賊的?”
秦知縣說道“下官主政一方也有些時間了,想下官在山西,也曾做出一番政績,不然陛下也不會調下官來這裡。遇到事情,下官自然不可能失去理智。下官聽聞有人造謠生事,第一時間也是打聽消息。
從保長和裡長那裡,下官的來的消息,最近鎮上來了不少外來人,他們操著河南的口音,做的都是些小買賣的營生。
要知道這邊剛剛經過了兵災,老百姓吃飯都是問題,就算是有商人,也應該是做糧食買賣,他們這些小買賣做的有些虛假了。
更奇怪的是,這些商人就算是貨物賣不出去,也不著急,每天就是跟鄉民聊天,甚至將一些小禮物無償的贈與百姓。”
“下官知道這謠言的危險性,這才帶領著衙役去平息這件事情,結果剛到螺口鎮便聽聞鎮長想我稟告,外麵聚集了不少災民。
說什麼今上無德,百姓們沒有了生存的希望。要找下官找個說法,到底朝廷還管不管他們死活之類的話。
下官知道不好,這要鬨出民變。朝廷剛剛經曆了韃子叩關,大軍又全都調到河南圍剿流寇,此時無論如何也不能生事。
所以下官哪裡敢耽擱,第一時間趕到人群中,對百姓好生相勸,求他們聽我的話,不要相信那些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