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良書生!
陳生從房雪鼐的背上抽出他的寶劍,寒光四射的劍,跟他的眼神一樣鋒利,從袖子裡掏出手帕,輕輕的擦拭著鋒芒,“其實我根本不想去參合這件事情了。”
房雪鼐輕笑說道“京師潛伏著不知道多少良女閣的舊人,這事兒你能不在乎,我卻不行,彆忘了,我還是六扇門的總捕頭呢?維護京師的治安,也是我的職責啊。
況且,你就不對良女閣的事情上心嗎?他們為什麼竭儘所能的扶持你?你死去的母親到底是什麼身份,你就不好奇嗎?”
“所以說,你跟我提起這件事情,就是為了滿足你的好奇嗎?”
“不,我好奇的是什麼讓良女閣一直存在,而良女閣中分裂出來的紅袖招這個組織,又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還有你真的放得下嗎?”
陳生搖搖頭說道“如果那個老家夥還活著,這件事情也許能有個答案,但是他死了,這就說明,這件事情有通神一般的存在,所以不是我們應該繼續去關注的事情了。我即將去遼東了,我不想橫生枝節了。。”
房雪鼐砸吧一下嘴說道“算了,聽你的,對了,你身份順天府尹,那麼禮部的夷人館你應該能去吧?我想去吃他們洋人的西餐了。”
陳生笑著說道“晚點再去,聖上上一次駕臨夷人館,留下了一瓶法蘭西進貢的紅酒,味道不錯,我們可以嘗嘗。”
“法國皇室的進貢的葡萄酒?為什麼其他的勳貴沒有這個待遇?聖上如此的寵待你,難道他們就沒有怨言?”
房雪鼐很是奇怪的看著陳生。
眼神中的憂慮之色不言而喻,有的時候,太受寵愛,未必是一件好事兒。
陳生放下房雪鼐的寶劍,看著窗外小聲說道“前些日子,歐羅巴來了幾個使者,用番邦的語言進貢了國書,滿朝堂的大人看著國書都是一臉懵逼,丟儘了大明官員的臉麵。那使者說,大明既然是天朝上國,自然就應該通曉各國的文化,不然算什麼天朝上國。”
房雪鼐緊張的說道“他說的不無道理,我們既然是天朝上國,自然應該通曉各國文化,不然如何做到領先呢?對了,滿朝大人都看不懂,最後怎麼辦了呢?”
陳生笑著說道“我認識啊?你忘記我在渤海那邊有海外貿易了,外文合同一大堆,都是我自己批閱的。我自然認識了。”
房雪鼐笑道“自從我認識你以來,你仿佛什麼都懂,什麼都會,這個世界上到底有沒有你不懂的東西?莫非你就是傳說中的神嗎?”
陳生笑著說道“哪裡有那麼厲害,這個世界,我不懂的東西也有很多。隻不過是,我不知道的東西,彆人也不知道,所以他們不會去問罷了。”
房雪鼐有些不耐煩的說道“那我問你,滿朝的文武大臣就沒有嫉妒你的嗎?你年紀輕輕就已經是公爵了,現在本身就應該是低調做人的時候,你這麼張揚,早晚有一天禍事會降落在你的身上的。”
陳生瞪了一眼房雪鼐說道“我每次見到年長的大人,都會恭敬的向他們行禮,走到路上相遇了,更是會給他們讓路。
交談的時候,我肯定會將他們的優點無限的放大,而將缺點視而不見,你說他們會嫉妒我嗎?”
房雪鼐笑著說道“也就是說,你以極快的度墮落為一個嘴裡一句實誠話都沒有的官僚了?”
陳生搖搖頭,笑了笑,對朋友的嘲笑根本不會放在心上。
“那個禦史的人頭,你已經想好怎麼拿走了嗎?”陳生瞅著四下無人,壓低了聲音說道。
“我不懂你在說什麼?”房雪鼐故作疑惑的說道。
“跟我你還裝什麼?我就不信有人把你弟妹的父親罵了,讓你兄弟也要去給笑臉的人,你能讓他一直活得好好的。
另外,你如果在我允諾這個禦史一個大好前程的時候,暴跳如雷的話,我就不會像那麼多了。”
房雪鼐笑著說道“就是那麼回事兒罷了,這個禦史也不是什麼好人。他如果是個好官,他罵你我就當他是個屁,把他放了。”
陳生大笑道“平生就喜歡你這種兄弟,好的,今天我親自下廚,給你做火焰牛排,這可是我最拿手的西餐。”
兩人說說笑笑的換下外套,秋水將兩個人的衣服收起來,吩咐其他人洗乾淨了。
太陽落山的時候,陳生和房雪鼐方出門,遇到了正準備回宮的朱長寧和嬤嬤。
朱長寧似乎還在跟陳生耍小脾氣,倒是嬤嬤收了幾百兩的銀票,心情好的很,很懂事兒的躲到了一邊。
陳生自然知道,小孩子要轟的,吩咐一聲,小齊麟便推著一輛自行車過來。
車的主要框架是木頭的,周圍綁了橡膠,因為技術的原因,內胎做的並不是很合適,但是已經算的上是一輛合格的自行車了。
伸手不打笑臉人,朱長寧騎在自行車的軟墊之上,身後幾個小太監扶著,小長寧笑吟吟的離去了。
最後嘴裡不忘說了大壞蛋三個字。
房雪鼐看著陳生出神的眼睛,笑著說道“誰曾想到,名震天下的滄州府的小公爺,卻是一個孩子控。”
“總比你放任自流,縱橫欲海要強很多。”
越快過年了,京師的生氣恢複的越是快了幾分。尤其是滄州府和山西以及京師的商人們,竭儘所能,將各種京師需要的物資運到了京師,讓京師的市場看起來格外的繁榮。
京師已經成為西洋商人最喜歡的地方。
也隻有這裡,會收購他們從遙遠的非洲搶劫來的奴隸,他們喜歡在這裡用這些健碩的非洲奴隸換成大明那足色的紋銀。
然後去人市裡去換一些東瀛的奴隸,這些東瀛的努力不僅長得好看,而且乾活很努力,比這些笨笨的非洲努力強太多了。
也隻有仁慈的大明人才會收納這些黑鬼。
也隻有大明這個地方,會有數不儘的銀子去購買他們從東亞搶劫來的糧食。
這裡簡直就是他們的天堂,因為這裡的稅法健全,也就是說商人在這裡交易,是可以得到法律保護的。
每日都有無數的商船從滄州府卸貨,然後走水路或者6地趕到京師。
大明喜歡蠻夷商人運送來的糧食和昆侖奴。
而蠻夷則喜歡大明人生產的玻璃,圖書,美麗的絲綢,甚至火器。
當然火器這種東西,按照慣例是不允許外購的。
各路巡檢在各處設立關卡,隻許那些來自西洋商賈帶走,紙張,茶葉和陶器,絲綢,以及百十種雜貨,至於糧食隻許帶走足夠商隊自己路上食用的部分。
而關於火器的禁令就更加嚴苛了,番商的護衛們隻能帶走與進入大明時數目相等的武器,多一件,就會被沒收掉貨物,這道禁令被執行的極為嚴苛,據說,沒有任何通融的可能。不過,陳生認為隻要是人把守的關口就一定是有漏洞的。
但是就算是有漏洞,陳生也不會畏懼,因為陳生堅信,先進的生產力是不會畏懼彆人的學習的。
兩個人踩著京師最後一絲餘光遊蕩在京師裡,街道兩邊的燈籠像是一條條長長的蜈蚣。
登聞鼓,這是京師一個比較特殊的地方,昔年太祖起於民間,知道百姓的疾苦,和麵對貪官汙吏的無奈,便設立此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