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錦衣衛負責抄家的日子!
第160章為忠良洗脫冤屈(五千字章)
一個月之後,禦門早朝。
正六品文官是有資格參加禦門早朝的。太醫院判劉文泰亦在此列。
常風昨夜讀書用功到後半夜,困得都睜不開眼了。
沒辦法,皇帝是工作狂,從不輟朝。臣子得天天起大早來奉天門。
司禮監掌印蕭敬扯著嗓子高喊了一聲“議!”
劉文泰第一個出班“臣,太醫院判劉文泰有本奏!”
太醫院判雖有資格參加早朝,但按照約定俗成的規矩,這個官兒就是在早朝上站樁充門麵的。
從未有過院判早朝奏事的先例。
文臣武將們的目光全都聚集到了劉文泰身上。
弘治帝也有些好奇,太醫院判能奏什麼事?
於是弘治帝道“奏來。”
劉文泰義正言辭的說“臣與京城、地方各衙官員共計二百四十六人,聯名參劾吏部尚書王恕大罪三。”
劉文泰此言一出,奉天門前廣庭嘩然!
一個小小院判,竟參起吏部尚書來了!
常風也豎起了耳朵。今日王恕告病,未參加早朝。這是劉文泰對七十多歲的老王發動的無恥偷襲!這好嘛?這不好!
劉文泰朗聲道“王恕共犯有大罪三!成化朝時,王恕辭官居鄉期間,曾托人為他寫傳記,雕版印行。”
“在傳記中,王恕沽名釣譽,自比伊尹、周公,誹謗君王!此大罪一。”
“王恕擾亂選官法則,凡不依附於其者,動輒罷免、貶謫!此大罪二!”
“前朝時,王恕還將臣子給憲宗爺的奏疏扣留下來。一概說宮中不回複,編造憲宗爺拒諫的謊言。此大罪三!”
“此番聯名參劾王恕者,署名共計二百四十六。請皇上諫納群臣之言,嚴懲王恕,以肅法紀,安先帝之靈!”
接下來,劉文泰誦讀了揚揚萬字的參劾奏折。
前廣庭下站著的常風,跟龍椅上坐著的弘治帝有相同的想法
第一,劉文泰有後台。不然一個小小的太醫院判,如何能串聯兩百多名官員一同上折?
第二,王恕主管吏部六年,得罪的人實在是太多了。那些聯名的官員,恐怕大部分都是被王恕貶謫過的。
罷黜庸官其實是弘治帝的意誌。王恕是在代弘治帝受官員們的攻擊。
弘治帝問“你們的參劾是風聞言事還是有實證?”
劉文泰道“有王恕的傳記為證。與奏折一並呈上!”
蕭敬將劉文泰的奏折、證物一並呈給了弘治帝。
果然,聯名的那些官員基本都是六品、七品的小官兒。幾乎都被王恕收拾過。
那本《王天官傳》中,凡誹謗先皇的文字,已經被劉文泰做了記號。全都是大逆不道之言。
始終是幾百名官員的聯名參劾折,弘治帝不能不表態。
弘治帝心想這事得查。交給常風查吧,還王恕一個清白。
劉文泰似乎已經猜到了這一點。他高聲道“稟皇上,王恕定要徹查。但不能讓廠衛去查。”
“王恕與東廠督公錢能交好。錢公公雖公忠體國,絕不會徇私。但如果廠衛去查,定會有閒話說錢公公偏私。”
弘治帝想了想,說“此事命刑部徹查。”
刑部尚書彭韶出班“臣領旨。”
常風下差,回到了北鎮撫司值房。
錢能、錢寧兩父子氣衝衝的走了進來。
錢能拿起茶盅喝了一口,隨後把茶水吐了,“誇嚓”將茶盅摔了個粉粉碎!
錢能大罵道“下麵的力士也太沒眼力價了!這麼燙的茶水,想燙死我啊!”
常風知道錢能是因王恕被參的事發火。他連忙道“錢公公息怒。”
錢能大罵“息怒,我怎麼息怒?什麼狗雞脖卵子也敢參劾咱大明的一代名臣?”
“常風,抓!把劉文泰抓起來,大刑伺候!”
“敢汙蔑王公,看我不把他的卵黃子擠出來喂蒼蠅!”
錢寧附和“對!乾爹說的對,應該把劉文泰抓起來,把大記性恢複術的諸般酷刑給他上個遍!”
常風卻道“萬萬不可!”
錢能麵色一變,怒視著常風“常風,你怎麼胳膊肘往外拐?你彆忘了,王公跟伱乾爺懷恩公公是至交!”
“當初王公從南京調到京城當吏部尚書,就是你乾爺推薦的。”
“劉文泰參劾王公,就是打你已故乾爺的臉!”
常風冷靜的給錢能分析“錢公公,劉文泰有三不可抓。”
“他一個小小院判,哪裡有這麼大膽子串聯二百多名官員,參劾吏部尚書?定然是有後台。”
“我已猜出他的後台是誰。”
錢能問“是誰?”
常風答道“如果我沒猜錯,是新入閣的閣老丘濬。丘閣老本就跟王部堂水火不容。”
“上個月,咱們的耳目探知劉文泰曾夜訪丘閣老,還送了一匣宋版書當禮物。”
“皇上暫時需要丘閣老杵在內閣,以安天下讀書人之心。也就是說,劉文泰的後台是倒不了的。”
“投鼠忌器,此乃一不可抓。”
錢能道“錦衣衛不是擅長綁票嘛?可以將劉文泰密捕審問。”
常風解釋“天下人皆知管著廠衛的錢公公您跟王部堂交好。如果劉文泰參劾了王部堂,立馬離奇失蹤。”
“那天下人都知道是您指使廠衛綁的劉文泰。於王部堂跟您的名聲不利。”
“劉文泰身後站著丘濬,丘濬身後又站著普天下的讀書人。這麼乾,是在得罪普天下的讀書人!”
“此二不可抓。”
錢能冷靜了下來,仔細的琢磨著常風的話“是啊。那些雞脖卵子讀書人不好惹。”
常風繼續說“皇上在早朝時當著文武百官的麵下旨,此案由刑部負責。咱們錦衣衛若出手抓了劉文泰,豈不成了抗旨?”
“此乃三不可抓!”
錢能誇讚道“常風,還是你心思縝密。可是,這件事難道咱們要袖手旁觀?”
“難道眼睜睜的看著奸臣陷害忠良?”
常風微微一笑“屬下已經想出了辦法。錦衣衛、刑部皆管刑獄。當今刑部尚書彭韶是位經驗豐富的老刑名。”
“我會請旨皇上,到刑部觀政。跟著彭部堂學習如何辦案。”
一旁的錢寧聽出了門道,他伸出了大拇指“常爺,您高明啊!皇上的確說讓刑部查這件事。但刑部是由一個個人組成的。”
“您暫去刑部觀政。不就可以名正言順的介入此案了?”
常風道“正是如此。剛才錢公公說的對。咱們錦衣衛不能眼睜睜看著奸臣陷害忠良!”
錢能坐到椅子上,讓力士給他上了一杯茶,穩了穩心神,說“其實大家心裡都明白。無非是王公這些年裁汰庸官冗員,得罪了太多的人。”
“這些人串聯起來,這回要找王公報仇。”
常風坐到了錢能對麵。以他當今的權勢,已經可以跟司禮監秉筆對坐。
常風道“錢公公此言精辟!普天下的讀書人都有這樣一個想法。隻要寒窗苦讀、金榜題名,就能確保一輩子當官榮華富貴。”
“可是,王部堂執掌吏部後,打破了常規。凡能力平平、不做事、亂做事的官員,就算有一甲前三的出身,照樣會被貶謫、罷官。”
“普天下的讀書人自然視王部堂為敵人!”
“丘濬這個理學大師,是讀書人在朝中的總後台。他指使人攻擊王部堂就不稀奇了。”
錢能起身“事不宜遲,走,我領你進宮覲見皇上。”
半個時辰後,乾清宮大殿內。
弘治帝正在憂心忡忡的看著那份參劾折子。
劉吉以前是弘治帝在內閣的替身。王恕何嘗不是弘治帝放在吏部的替身?
裁汰庸官冗員,是弘治帝的意誌。王恕隻是執行者。
如今替身遭到彈劾,原因還是出在弘治帝身上。
弘治帝不希望王恕這樣的忠良老臣不得善終。
可是,作為證據的那本《王天官傳》就擺在他麵前呢!
這是王恕的自傳,裡麵足有兩千字的篇幅,是誹謗先皇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