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你再闖禍,哥哥我就要篡位了!
天地文宮內。
回想剛才那道壯碩身影的動作。
蘇長歌有些茫然。
畢竟文宮裡麵,出現一道教自己練武的人影,怎麼看都很奇怪。
但很快,蘇長歌就想起自己曾在書房中看到的一篇雜記。
據上麵記載,數千年前,天下還未一統,儒道還未興盛之時,儒生們時常會周遊列國,傳道授業,教化百姓。
但那時的天下遠沒有現在安寧。
諸國紛爭,妖孽橫生,人心不純。
儒生們的浩然正氣隻能夠震懾妖邪和仙佛術士之流。
可人心叵測,麵對心懷歹意的武夫或者士卒。
浩然正氣所能起到的作用就很渺小。
再加上道路不便,儒生們去其他地方,隻能靠雙腿長途跋涉。
也正是這樣,千年前的儒生,不僅要精通君子六藝,禮樂射禦書數,而且腰間常配三尺劍,武藝比尋常武者都要高。
甚至那本雜記上還寫到。
當初立下儒道的文聖。
武道同樣超凡脫俗,氣血旺盛,振臂一拳有千鈞之力,震懾無數宵小。
隻是後來到了禮聖時期,大楚王朝結束了長達千年的紛爭,執棰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統禦六合,重整中州。
從此天下按照律法來行事。
世間太平了很多。
再加上大楚王朝修建了無數條官道,交通便利,儒生也就漸漸沒在修煉武藝。
再往後,到了董聖時期。
直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修煉武道者被讀書人視為粗鄙武夫。
而又過了幾百年的朱聖時期。
儒道日益昌盛,天下讀書人有千萬之多,武道更是走向落寞。
隻有那些軍中武將士卒,或者是落草為寇的山賊才會修煉。
但歸根到底,武道沒落的源頭,還是因為武道總共八品,前路斷絕,自古以來最強者也才修煉到三品武聖境。
而且最多以一敵千。
沙場拚殺或許還行,想拳碎虛空,劍開天門,趁早洗洗睡吧。
想到這裡,蘇長歌眼中有些怪異。
儒道八品修身境。
莫非不是陶冶身心,涵養德性,修持身性的意思,而是修煉身體意思?
但隨後,蘇長歌又搖了搖頭。
世上哪有非此即彼的事。
修身既可以是修心,也可以是修煉身體,千年前的儒生不正是內外兼修。
君子尚德,修仁義,凡事以理服人,但沒說這個理,就一定是講道理,有時候碰到點子紮手的,物理手段可能更快。
尤其是在千年以前,世道險惡。
沒點手段。
誰肯坐下來聽你講道理?
想到這,蘇長歌腦海中突然浮現怪異的一幕。
人高馬大的文聖、亞聖、禮聖,提著劍四處和人講道理。
要麼聽,要麼挨完揍再聽。
心念至此,蘇長歌嘴角不由噙笑,抬頭望著麵前這座宏壯的雕像、
再也沒有之前的違和感。
隨後,蘇長歌意識退出天地文宮。
“雖然以我現在的年齡修行武道有些晚,但反正無事,不如試一下,能強身健體也不錯,至少可以健康長壽一些。”
蘇長歌心中如此想著。
從床上站起,開始模仿剛才腦海中那道身影的動作。
端正身體,收腹含胸,頭頸正直,兩臂好似神人擂鼓一般,氣勢不凡。
而就在他擺好姿勢的一刹那,文宮內蘊含的浩然正氣化作一股暖流,朝著丹田湧去,然後自行運轉一個周天。
霎時,他全身上下每處毛孔,每處竅穴和經脈都仿佛得到滋潤。
體內氣血愈發旺盛起來。
“浩然正氣可以加快武道修行?”
念頭剛剛升起,就被蘇長歌給否定了。
畢竟若是浩然正氣可以加快武道,那天下讀書人早就修煉了。
何故需要拋棄武道?
隨即,蘇長歌心中有升起另一個念頭。
“看樣子,應該是天地文宮的作用。”察覺到這點,蘇長歌麵露驚喜之色。
他剛才還怕武道起步晚。
隻能強身健體。
但有了天地文宮利用浩然正氣加速,自己未必不能追上那些武道修行者。
更何況,他也沒想著沙場上以一敵百,隻要能搏鬥十幾個人保證自身安全就好,至於仙佛之流,浩然正氣一言鎮壓就行。
就這樣,蘇長歌繼續修煉著。
但是約過了一個時辰。
隨著體內的浩然正氣再次枯竭,蘇長歌的修煉也不得不停下。
“儒道境界還是太低啊。”
蘇長歌感歎一句。
體驗過加速版的武道修行,再恢複正常速度瞬間索然無味。
但奈何,浩然正氣需要經過時間恢複,他白天引動天地異象幾乎全消耗光,到了晚上剛恢複八成,又全貢獻給武道。
而白天做的詩詞雖然流傳出去。
但也僅僅隻是在皇都權貴圈,對他的儒道修為沒有太大提升。
“看來提升儒道修為勢不容緩。”
想到這,蘇長歌眼神變得極為堅定,決定將心中定好的計劃提前。
有了天地文宮。
他和普通讀書人已經不一樣。
畢竟如今天下太平,其他讀書人不需要依靠浩然正氣來鎮壓妖邪。
可他不同,異象、武道都要靠浩然正氣支撐,而且據他猜測,將來天地文宮出現新的能力,一樣要靠浩然正氣為基石。
心中如此想著。
蘇長歌看了眼外麵漆黑的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