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你再闖禍,哥哥我就要篡位了!
第二百一十四章闡明仙道,逍遙之意!鯤鵬現,舉世震撼!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鯤之大,不知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幾千裡也”
忘憂口中喃喃自語。
此刻,她的心中湧出無窮感悟。
何謂北冥?
何謂鯤?
何謂鵬?
鵬又為何要遷徙到南冥?
蘇長歌雖然沒有解釋,但她上千年的道也不是白修的。
北冥者,看似是北方的大海,但正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北冥代表的就是天地,天下所有人皆居於北冥當中、
而鯤。
乃是指他們這些掌握大神通,舉手投足間可以影響世間秩序的強大修士。
相比於普通人。
修士不論是在壽命還是力量上,對凡人來講都可以說是龐然大物。
就如那大小不知幾千裡鯤、鵬,與渺小無比的蜩、學鳩;夏生秋死的寒蟬,與八千年為春八千年為秋的大椿,兩者差距甚遠。
這也是經文中所提到的小大之辯。
就好比夏蟲不可語冰。
為何不能語?
因為夏蟲的生命隻有春夏秋三季,活不到冬季,人的壽命卻有百載。
而能否得道成仙,跟壽命、修為有著直接關係,畢竟活的越長看到的東西就越多,修為越強,眼界也會變得越開闊、
至於何謂鵬。
若將世人比作北冥中的小魚,修士為北冥中的大魚。
那修士化作大鵬。
便是徹底脫離了水的限製。
不在受規矩束縛,自由自在的翱翔於天空,向著南冥遷徙而去。
至於化鵬,是否喻義著得道。
忘憂覺得還不是。
鯤和鵬的大小無疑是驚人的。
鯤長達數千裡,在北冥中無意間的一次騰挪,便能掀起滔天巨浪,影響無數生靈,而鵬同樣恐怖,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裡,絕雲氣,負青天。
然而,不論鯤在北冥中鬨出的動靜如何大,鵬在天空中如何自由翱翔。
鯤和鵬最終隻有一個目的。
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
南冥,是鯤、鵬心向往之的地方,而每個人的南冥都不相同。
但有一點卻是相同的,所謂的大法力,大神通,還有長生久視,這些都隻是飛向南冥的手段,而不是鯤、鵬的最終目的。
唯有達到南冥。
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得道成仙。
尋到那一切的終極答案。
道。
心念至此。
做完閱讀理解的忘憂看向蘇長歌,目光中露出無比複雜之色。
她不敢相信,蘇長歌竟然真的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作出比肩道祖的無上經文來,但心中那源源不斷生出的感悟騙不了人。
而此刻她隻想說。
瑪德,蘇長歌你寫得這麼牛比!
貧道我嫉妒啊!
要不是現在邊上人多,忘憂真想上去揪著蘇長歌的衣領打一頓。
而此時,仙道各宗的老祖聽著蘇長歌所念經文,心中頓時浮現無窮無儘的感悟,並同忘憂一樣,在腦海中做著閱讀理解。
但越是細品。
就越覺得這篇經文深不可測。
若說之前蘇長歌那篇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文章。
詮釋的是‘我’與自然萬物之道。
那麼他的這篇北冥有魚。
便是在詮釋‘仙’。
鯤遨遊於海,鵬展翅於天,二者逍遙自在,不受拘束。
這不正是他們修士畢生所追求的‘仙人’嗎?
而若想成為鯤,必須不斷積累,不斷變強,也就是提升修為、心性,等到一個化鵬的契機,由此再去尋那南冥之地。
也就是道之所在。
徹底成為那沒有任何束縛的仙。
“蘇聖之言,發人深省。”
說完,玄霄的目光看向蘇長歌,眼神中滿是敬重。
正所謂道無先後,達者為先,蘇長歌的這篇道經意境深遠,以鯤、鵬等物隱喻仙道,等同於替世間所有修士闡明仙道之路。
而就在玄霄的話落下。
不遠處的仙道修士紛紛點頭。
“貧道代世間修士。”
“謝過蘇聖。”
衍星宗的老祖朝蘇長歌行禮作揖,其他人見狀也跟著一起作揖。
看到這一幕,龍王眸中卻是不屑一顧,雖然明白蘇長歌誦念的這篇經文不一般,但在他看來,蘇長歌隻不過是在垂死掙紮。
畢竟眼下優勢在他。
隻要等雷劫一過。
什麼鯤啊鵬啊,寒蟬啊大椿啊,全都要跟著蘇長歌一起死在他手上!
一念至此。
龍王剛想出言譏諷蘇長歌。
但就在這時。
天上的劫雲陡然消散,那股無比龐大的壓力也隨之瓦解。
感受到套在身上的枷鎖被解下,龍王麵色頓時大喜,目光倏地轉向蘇長歌,眼神中帶著野獸看見獵物時的暴虐和興奮。
“哈哈哈蘇長歌!”
“現在你們最後的底牌都沒用了,你拿什麼跟本王鬥!”
龍王開口。
隨後萬丈身軀一騰,盤旋於空,居高臨下的俯瞰著蘇長歌。
看到這一幕,在場所有人心中猛地一驚,忘憂更是一臉難以置信,道祖經文的法力明明還在,怎麼劫雲這就消散了呢?
不過她也知道。
現在不是想為什麼的時候。
如何活命才是關鍵。
隨即,忘憂從袖中取出一張大挪移符,想要施法將蘇長歌跟清玄兩人轉移走。
自己留下來拖延已經脫困的龍王。
然而,龍王雖然自大,但他能在妖族叱吒數千年,靠的就是狠辣和果決,眼看已經到嘴的鴨子,怎麼可能輕易就放走?
於是他立即運轉神通。
水麵升起一隻覆壓百裡巨大的龍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向蘇長歌三人。
看到這一幕。
忘憂下意識的想出手擋下龍爪。
也就在此時。
天地間傳來一道悠遠縹緲的聲音。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幾千裡;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伴隨聲音響起。
剛才還來勢洶洶的龍爪,此刻就像被紮破的水球一樣,從天空中灑落下去。
緊接著。
一陣白霧從四麵八方湧來。
將此域完全籠罩。
這一刻。
整片天地仿佛置身於迷霧當中。
即便是二品大神通者,目光也不過隻有數百丈,無法窺破這重重迷霧。
“蘇長歌,你這是搞什麼鬼!”
龍王看著眼前突然出現的迷霧,想到那唾手可得的真龍可能會趁此逃掉,到時龍遊大海,他不知道要花多少精力去尋找。
一時之間,他變得無比焦躁起來。
“你們逃不掉的!!”
龍王怒吼一聲。
隨後,他依照記憶中蘇長歌和清玄的方位,猛地朝前方撞過去。
龐大的身軀在濃霧中衝鋒,攪得霧氣翻湧不止,但此霧就像是沒有儘頭一般,龍王不知衝了多久,依舊陷在此霧當中。
而此時,其他人也差不多如此。
目光所及霧氣彌漫。
不管是向上,還是向下,亦或者向左向右,永遠都無法逃脫此霧。
耳邊也隻能聽到那虛無縹緲的聲音。
“窮發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魚焉,其廣數千裡,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
霧氣內,仙道各宗老祖在試探幾次無果後,知道此刻急也沒用,於是盤腿所在半空,閉上眼睛,靜心體悟蘇長歌的這篇道經。
這一刻。
時間、空間,亦或者其他概念。
一切都沒了意義。
仿佛置身於道祖昔日所言的混沌當中,茫茫渺渺無人見。
不知過了多少歲月,似乎隻是一瞬,又像是漫長的永恒,霧氣終於開始消散,就像是暗無天日的地底迎來一抹曙光。
所有人的心頭俱是一鬆。
龍王更是已經想好,之後該如何折磨蘇長歌,以泄心頭之恨。
但下一刻。
龍王整條龍直接呆愣在原地。
隻見濃霧散去。
他的麵前出現一頭無比龐大的巨魚,宛如一道天塹屹立在他麵前。
至於究竟有多大。
這麼說吧。
身軀有萬丈之長的龍王。
在這頭大魚麵前就像一條小蚯蚓。
“嘶!!”
龍王倒吸一口涼氣,滿臉驚駭之色。
不隻是他。
此刻不論是仙道大神通者,還是妖族的大妖,全都呆愣在原地。
看著麵前這頭龐然大物,他們心中不約而同的浮現同一個詞,鯤,也唯有蘇長歌所言的,那頭不知幾千裡的鯤才能有如此巨大。
正此時,一道興奮激動的聲音響起。
“鯤!這就是鯤!”
眾人循聲抬頭向上看去。
隻見三道人影站在鯤的頭頂,而發出興奮聲的便是忘憂。
“前輩,矜持一點。”
蘇長歌開口。
“你管我!”
聞言,忘憂瞪了他一眼。
接著整個人不顧形象的趴在鯤的身上,像是撫摸寵物一樣。
看到這一幕,蘇長歌很想說這鯤是自己的精神顯化,但看忘憂這樣子他終究還是沒說出口,有些美好隻適合停留在表麵。
而此時,鯤的出現。
就像是往小池塘內投入一頭大魚。
瞬間吸引了世間各方的注意。
大晉皇都內。
朝堂上,那名說北方有天子氣的禦史被老皇帝讓人拖出去斬掉後。
文武百官和老皇帝,全都在殿內等待北方傳來消息,所有人都迫切的想知道前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是否跟蘇長歌有關。
也就在這時。
外麵響起太監那刺耳的聲音。
“北方戰報送到!”
“傳!快傳!”
聽到此話,群臣眼睛瞬間一亮,老皇帝連忙開口呼喊。
很快。
一位將領從外麵急匆匆趕來。
“陛下,北方急報!”
“東海妖族擾我山海關安寧,楚國公同仙門修士正在竭力抵擋!”
話音落下。
蘇子由的臉色陡然一白。
他雖然不知道東海的妖族有多強,但根據先前北方的那陣極光來看。
此刻山海關上,雙方的鬥爭必然十分激烈,而自己弟弟身在其中,就算儒道佛三家同修,可難保不會出現什麼意外。
畢竟跟妖物鬥法非同小可,
正此時。
一道聲音突然響起。
“你可知那妖族為何而來?”
老皇帝開口。
他數十日前接到一份奏折。
說是東海之畔疑似有妖物血洗村莊,數百名百姓慘遭屠殺。
當時因為蠻夷入侵一事,他並沒有放在心上,隻是讓錦衣衛的人先去調查,確定有妖物後,告知就近仙門的修士。
剛聽到有妖物滋擾山海關。
一瞬間便想到此事。
老皇帝的直覺告訴他,這兩件事之間存在某種聯係。
正想著。
上殿稟報的將領開口回答。
“據楚國公告知,此番妖物乃是為了劫掠真龍而來,非同小可。”
“此戰過後,他他說不定會與妖物同歸於儘,到時山海關或將被夷為平地,所以他特派末將前來稟報,請陛下早做安排。”
話音剛落。
老皇帝頓時感覺天昏地暗。
蘇長歌身死?
山海關被夷為平地?
這兩件事,不論哪一件都不是大晉現階段所能接受的。
畢竟蘇長歌一死,社稷必然動蕩,蠻夷剛被挫敗的士氣也會死灰複燃,到時卷土重來,大晉又沒有山海關作為天塹來守。
可以說,幾乎離亡國沒有多遠。
也正是想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