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利堅到法蘭西!
巴讚率領4萬援軍抵達時,共和軍已經撤的乾乾淨淨。
胡亞雷斯是不想撤退的,但那些誌願軍軍官在收攏了遠征軍戰俘後,表示仗要一點點的打,急不得,就自顧自的撤退了。
他有5萬大軍,但怕被相當數量的敵人兩麵夾擊,隻得帶了保守派的萬把戰俘,撤退了,臨走前,還將遠征軍據守的要塞給炸了。
我胡亞雷斯得不到的,你也彆想好好的拿!
遠征軍又損失了2000士兵。
巴讚元帥欲哭無淚。
豬隊友拉不動,再堅持下去,怕是他要成為光杆司令。
共和軍不敢攻打遠征軍主力據守的薩卡特卡斯州,但遠征軍數量有限的城池,他們往往出其不意的生吞活剝。
就那麼點遠征軍,巴讚能怎麼辦?
瓜納華托州,沒有遠征軍幫忙駐守,皇室軍隊和保守派軍隊,都不想要這塊地方,哪怕是銀礦豐富的地方。
遠征軍都被乾沒了,他們不覺得自己比遠征軍還強大。
何況他們算是傾巢而出,還得回去顧一顧老窩吧?
巴讚覺得,皇帝為什麼要扶持這樣的垃圾政府?白白犧牲法蘭西小夥!
南墨和遠征軍焦頭爛額之際,北墨笑開了花。
至少這些戰俘,可以收編,可以送去挖礦。
薩科齊知道羅伯特·肖又抓了一千多法軍戰俘,累計突破了三千五百人,十分開心。
畢竟第一座要塞的遠征軍,熏的有點慘,傷亡有點大,後麵兩個要塞,都沒怎麼放火之前,麻利的投降了。
遲早要投,就不要折騰遭罪了。
要塞內的白銀,胡亞雷斯和誌願軍互相分了分,算是滿載而歸。
有這些法軍戰俘,薩科齊是不準備再主動出擊了,胡亞雷斯的共和軍和誌願軍,啃不動,徒增傷亡。
胡亞雷斯瞄了很久,本來還想再打一把,結果南邊的直接不駐守這塊地方了!
瓜納華托州,成了詭異的真空地帶,雙方都不敢駐軍。
也是5月,關於盧森堡危機的國際會議在英國的倡議下,在倫敦召開。
3月份,拿破侖三世無法得到普魯士的支持(見397章),便索性以武力威脅荷蘭,要求荷蘭將盧森堡賣給法國。
荷蘭國王無奈之下隻好同意,但堅持要把這個消息通知柏林,希望借助普魯士的力量抗衡法國。
俾斯麥哪裡能放過這個機會?當即認定,這是個在外交上孤立法國的大好機會,立即將此消息透露出去。他不僅挑起了德意誌聯邦的怒火,還主動往大英這個攪屎棍上湊。
正如俾斯麥所料,這引起了英國的強烈不滿。
英國幾百年來的對外政策,就是反對大陸上出現最強大、最富於侵略性和最霸道的國家,特彆是防止低地國家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落入這個國家手中。
盧森堡是比利時的屏障,拿破侖三世強行吞並盧森堡,就是吞並比利時的前兆。
於是英國自然也介入這場紛爭中來了,而這正是俾斯麥所要達到的目的。
與會的有普魯士、法國、英國、俄國、奧地利、意大利和荷蘭。荷蘭沒有什麼實力,基本隻能聽任大國的擺布。俄國、奧地利、意大利在盧森堡並沒有什麼利益,所以保持中立。普魯士和法國都沒有壓倒對方的把握,所以會議最終作出了最有利於英國的安排,盧森堡成為中立國,所有的與會國共同擔保其獨立與安全。
然後盧森堡的堡壘,都被炸毀了,省得以後再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荷蘭是倒了大黴,本來指望普魯士主持公道的,結果白白丟了一塊地盤,連一分錢的補償也沒有拿到!早知道還不如直接賣給法國,好歹口袋裡還能聽個響。
但,沒有人在意一個小國的榮辱了。
拿破侖三世在這次會議上遭到了徹底的失敗,已經談好的買賣被俾斯麥給破壞了,自己還被迫承認了盧森堡的中立地位,並且因此還得罪了英國,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然後質問歐仁·魯埃爾,他的國務大臣(相當於政府首腦,副皇帝),美利堅那邊怎麼還沒動靜?皇帝已經忍不住要把外麵的大軍撤回來了,主要是這個也是虧本買賣!要及時止損。
忍不住皇帝的催促,魯埃爾隻得親自約談了駐法大使。
大使能怎麼辦?繼續催國內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