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自己和馬院士研發的“刑架”,真的可能會成為未來的標配
“轟!”的一聲巨響,響徹在太倉市工業區。
不少人茫然的抬頭,卻什麼都沒搜尋到目標以絕快的速度,已經消失在天際。
指揮中心內,一道道反饋傳來。
“速度突破3馬赫!高度兩萬米!”
刑天無人戰機的起點,就已經超過了世界上99%戰機的上限了。
而它甚至還沒有發力,動用自己的超燃衝壓發動機。
“速度突破5馬赫!高度五萬米!”
“壓燃模式切換,超燃衝壓模式啟動成功!”
“速度突破7馬赫!高度六萬米!”
“速度達到9馬赫!高度八萬米!”
幾分鐘時間,這個比導彈還要猛的小家夥,就接近了卡門線,也就是太空、大氣的分界線。
指揮室內,馬衛明聽著一連串的播報,張了張嘴。
太快了.這爬升能力,完全就是高超音速導彈的水平嘛!
也對,周院士本來就是以導彈/火箭的思路,在設計“刑天”。
將其稱之為長著翅膀,能精密控製的小導彈,好像也沒問題。
馬衛明摸了摸下巴小導彈.小搗蛋?
聽上去還怪可愛的嘞.
思慮之間,刑天戰機的高度已經接近九萬米,速度接近10馬赫,這是它在離開大氣層前,可以達到的極限。
“接近卡門線,姿態平穩。”
周瑞沉聲道:“變形翼啟動倒計時.5、4、3、.”
數萬米高空之上,頭頂已經不再是藍天,而是接近深邃的漆黑。
這裡氧氣稀薄,即便是“超燃衝壓發動機”,也無法提供足夠的動力了,空氣密度也提供不了什麼升力。
一架水銀般的奇特飛行物,以恐怖的速度劃破大氣,但也似乎已經到了速度極限。
能到這個高度,甚至利用了一些慣性。
突然,接受到指令的“智能核心”,開始操縱自己的軀體。
刑天戰機的兩翼,開始機腹折疊。
如果是在濃稠大氣中,以它的速度做這個動作,恐怕會直接解體,但在此時的卡門線附近,卻又剛剛好。
原本流線型的戰機,兩翼收縮後,變得越發類似乘波體導彈,細長的機身失去了僅有的氣流升力,開始向下墜落.
但很快,其恐怖的速度,和高度變化帶來的大氣濃稠度變化,讓其又彈了起來
一下一下,但速度依舊極快。
就像是.在大氣層的分界線打水漂.
——————
太平洋中心,中途島
此時這裡還未天亮,狹小的島嶼上,人類總數不超過1000人,大部分都是美菌,小部分是生態研究者。
太平洋上的孤寂島嶼,夜空也會格外璀璨,滿天繁星是這裡的常態,也是為數不多的美景。
兩個美國大兵躺在海灘上,忘情的擁抱在一起。
突然,位於下方的壯漢說道:“托尼!你看!那是什麼?!”
名叫托尼的大兵微微一笑:“又想騙我,伱個磨人小妖精.”
壯漢將其一把推開,仰頭望向天空。
隻見夜幕之中,一道錐形軌跡,正在急速劃過..
流星?不!那尾跡帶著曲線,而且高度似乎並沒有下降。
人造飛行器?
“我得立刻通知上級!那東西在朝著西海岸飛去!”
其實他想多了
刑天的目的地不是美國更不會是西海岸.
刑天的目的地其實就是太倉。
隻不過,是從另一個方向返回.
——————
指揮中心內,周瑞觀察著遙感數據和擬態模型.
錢學森彈道的測試很成功.這也得益於自家在這個方向上積累了大量經驗。
以這種方式,可以非常節省燃料,且軌跡難以捉摸
當然,如果考慮到四象隱身技術,軌跡難不難捉摸已經不重要了,視覺上看到了又如何?
不過這種打水漂,不能玩太久,一來要保存燃料,二來在大氣層內視覺可見(視覺可見和可被攔截是兩碼事),有些招搖過市了。
“準備進入軌道,火箭發動機預啟動,5、4、3、2”
近乎半個地球以外,大氣層臨界點。
一個水漂十萬八千米的刑天一號機,收到天基測控網絡傳來的指令後,開啟了新的測試項目。
再一次“打水漂”後,機身前部上揚的時候。
尾部機腹的火箭發動機,瞬息啟動。
空氣阻力近乎於無,但火箭發動機的動力卻依舊強勁。
朝著遙遠的深空,再次爆衝!
如果說剛才它像是“導彈”,現在又像極了“火箭”。
小小的身軀,拉出長長的尾焰.所謂太空和地球的分界線,被輕易的甩在了身後,仿佛不值一提。
13馬赫
15馬赫
18馬赫
最終,突破了第一宇宙速度。
來到了屬於它的真正領域,專屬領域。
近地軌道。
由於“有人飛行器”的速度太低,也許大家會覺得18馬赫,亦或者第一宇宙速度聽上去格外離譜。
但其實,無人飛行器這個水平並不快。
比如東風快遞,人均起跑線這個水平,中段更快。
火箭也是一樣的,甚至遠超第一宇宙速度(23馬赫)左右。
很大程度取決於高度,隻要出了大氣層(或者接近稀薄區域),且有火箭發動機,速度會瘋狂往上頂。
大家不要把“高超音速空天無人機”和“有人機”放在一個範疇內,技術層麵它其實更接近於導彈技術。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