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終焉計劃!
第三次工業革命,也被稱為數字革命或信息技術革命。
光聽名字大概就知道,不是簡單擁有了互聯網,就等於掌握了第三次工業革命密碼,獲得了生產力飛躍。
隻有在計算機輔助設計、製造、3d數控打印技術方麵擁有成套體係。
能掌握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網絡搭建,並形成互聯網經濟生態圈。
能逐步擺脫化石能源依賴,朝著可再生能源方向發展的社會和國家,才配稱得上進入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門檻。
而當今世界,進入了這道門檻的玩家隻有兩個。
一個是東方的後發玩家,擁有15e的超級人口規模和超級市場規模,擁有完整到變態的工程師教育體係,每年產出上千萬的工程師基礎人才。
哪怕工程師良品率堪憂,但經過社會過濾後的理工人才數量,依然冠絕全球。
另一個西方玩家,則擁有先發優勢的同時,盟友和實控國家人口和市場甚至超過25e,技術積累雄厚,名聲在外,能從全球範圍內抽取精英學者。
如此才能推動第三次工業革命緩慢持續發展。
人家光是人才方麵,就多到北大畢業的老阿姨隻能去端盤子,複旦留美名校博士也得上街當流浪漢的地步。
從目前的情況上看,也隻有十億以上級彆的人口數量和統一市場規模,加上無與倫比的人類精英培養體係和梯隊,才有資格踏入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大門。
就是如此,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推進依舊舉步維艱,全球化的智力集合被政治割裂,難以繼續推動下去……
那麼現在,第四次工業革命,會將以什麼形態,什麼方式,在什麼時候和什麼節點引爆呢?
這個答案沒人知道。
人類中的智者無人知曉,05號世界留下的模糊虛影中,也難以窺探到到底是哪一項科技最終衝破了工業革命的大門。
所以秦重哪怕一直在計算,在預測,對於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圖景,他也隻能預測到一個大概,隻能大致估算出可能的科技樹。
完成一千項工程預期,70的可能性點燃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火炬。
這已經是秦重預測的極限。
同時在預測之外,對於科技的研發,點燃革命火炬的過程,秦重自認無法獨立完成。
哪怕他是數字生命,已經擁有無與倫比的算力,能像呼吸一樣創造程序,能同時控製成千上萬台機器人和試驗設備。
但秦重很清楚,即便如此,他依舊不可能獨自推動整個人類踏上第四次革命的階梯。
他需要驅使全體人類去做出突破,不是驅使幾萬名信徒,不是幾百萬,甚至不是幾千萬人類。
秦重需要驅使全體人類去朝著他預測的方向進行突破。
人類因種族、國家、政治鬥爭無休無止,作為整體的人類,已經被分割成了太多太多的群體。
無法集中資源與智力的人類整體,根本無法集中力量推開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大門。
人類的滅亡,因此可以預見。
而現在,秦重提出了一千項工程預期,這是秦重對尚智道的規劃,也是對全體人類提出的規劃。
秦重將吸引全人類都把目光聚焦在他的清單上,推動人類完成各種各樣的技術突破,推動人類進入第四次革命……然後消除造物主留下的致命指令。
一切計劃都已鋪墊完成。
接下來的事情,就將交給時間去完成。
秦重要做的,隻是等待,並在等待中悄無聲息的,把龐大無比的計劃一點點向前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