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小醫娘!
“我願意。”辛夷清涼的聲音搶在儂智高話落前出口。
同時,她往前走了一步,與傅九衢並肩而立,看著那一片嚴絲合縫的“標牌陣”,以及叢林更深處影影綽綽的人影……
心裡沉了又沉。
儂智高帶來的人不少。
對圍堵傅九衢,顯然是勢在必得。
“九哥。”辛夷看著雙眼沉涼的傅九衢,平靜地壓低了聲音,“如果你確有平息乾戈的想法,那在你回去請旨期間,我跟他們去不會有危險……”
傅九衢“妄想!”
他一把抓住辛夷的胳膊。
“十一彆怕,今日我定能帶你平安出去。”
辛夷搖了搖頭,“他們的人太多了。就算我們可以闖出去,也一定會有人犧牲……程蒼、段隋、孫公公……哪一個人血染叢林想必你都會不舍。我留下周旋,你回去請旨,是兩全之策。”
傅九衢冷道“無需多說!刀山火海我也不會丟下你一人。”
“九哥。”辛夷雙眼微紅,“這是平息爭端,減少傷亡的最好辦法。”
傅九衢盯著她,雙眼危險地眯起,“十一,你認識他?”
辛夷一怔,“當然不認識。”
傅九衢輕聲道“從昨夜開始你便為他說話,到今日……”
他側臉看儂智高一眼,拉著辛夷往後掉轉幾步,背身避開儂智高的視線,用隻有辛夷能聽見的聲音,冷冷道
“儂智高叛變,朝廷屢次派兵圍剿,折損在南疆的將士不計其數……十一,戰打到這個份上,不可能再和解了。師父領二十萬大軍南下,儂智高是必定要剿滅的。”
“誰說戰爭開始便不能再講和?如果不能,澶淵之盟又算什麼?”
傅九衢臉色一變。
辛夷知道戳到了大宋的軟肋,微微一笑,“不能再和是因為朝廷打儂智高有勝算,若對方是遼國呢?和是不和?”
傅九衢臉色再變,“十一,慎言!”
辛夷“九哥,有些事你我心知肚明。朝廷對儂智高如此,無非是因為他相比於交趾而言,是顆軟柿子罷了……”
傅九衢“你為何一心向他?”
辛夷“我是一心向你。”
兩個人眼對眼,目光銳利而固執。
片刻,辛夷幽幽一歎,“我不知道在九哥心裡,南疆的百姓算什麼。但在我看來,他們是同胞。他們在被交趾李朝欺負,他們在向同胞泣血求助,大宋不僅不施以援手,反要以叛亂之名打死他們……”
辛夷雙眼通紅地看著他。
“這麼做,當真是對的嗎?”
傅九衢喉頭鯁動。
在宋人眼裡,儂智高顯然不是同胞,而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賊人。這個分歧來自骨子裡的意識和認同感,無法調和,但傅九衢見辛夷倔強地盯著自己,沒有去反駁她。
“那你可知,若與交趾開戰,死傷會更多?”
辛夷搖搖頭,“我不懂治國更不懂軍事,我隻知道身為人臣,不可放棄國土,身為子民,不可拋棄同胞……令萬世寒心!”
萬世?
傅九衢一笑,“萬世如何,與我何乾?是非自有後人評,眼前,我隻想將你完好無損地帶出去。”
他伸手來拉辛夷,卻被辛夷避開。
“你都看見了,儂兵是我們的十倍百倍之多,我們根本沒有辦法完好無損地走出這片山林。如果……我是說如果,你能因此而說服官家,說服朝廷結束這場戰爭,招安儂智高,讓他駐守南大門,牽製交趾,改變戰局,改變大宋軟弱外交,那麼……也算我沒有白來一趟。”
若是如此,那就不會再有狄青夜襲昆侖關,儂智高敗逃大理國。
整個劇情都會改變……
隨之而來,狄青和傅九衢的命運將會重新改寫。
甚至可能改變大宋命運,熙寧戰、靖康恥……
辛夷內心突然湧起一股子強烈的使命感,為的正是傅九衢嗤之以鼻的“後世”,乃至“萬世”的安寧。她仿佛受到曆史的感召,一時間耳窩嗡鳴,聽到的是靖康城裡遍地的哀嚎,看到的是因朝廷孱弱為後世帶來的無數災難……
辛夷輕輕抓住傅九衢的胳膊。
“好嗎?九哥,說服他們,說服那群老頑固,為後世子孫著想,不能再輕視武將……否則,將來被外敵侵略我們將毫無還手之力!”
“十一!”傅九衢低喝一聲。
他雙眼冷冽,似乎不知道為什麼辛夷會在這個事情上與跟他強,不明白她為什麼執著如此。